程騰鴻
摘 要:大部分小學語文學困生除了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不高之外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很少或者基本沒有進行課外閱讀,廣泛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的語感、閱讀理解水平和表達水平的有效途徑,筆者認為課外閱讀對語文學困生是有積極的影響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培養(yǎng)語文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促進他們的智力及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語文學困生;課外閱讀;積極影響
學困生通常是指智力正常,但學習成績顯著落后于一般水平的正常學生。學困生一般表現(xiàn)在上課不專心;對教師的提問不感興趣,不去積極思考;完成作業(yè)很被動、粗心;考試成績經(jīng)常低于全班平均水平并長期處于班級后幾名。學困生既有個性特點,也存在著一些共性,就語文學困生來說,他們最大的相同點就是很少或者基本上沒有進行過課外閱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課外閱讀是相對于課內(nèi)閱讀而言的一種課外學習活動,是指除了為完成課堂任務及要求而閱讀的一系列教的課外讀物。
本人認為課外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取課外知識和信息,滿足自己的求知愿望,富有興趣和自主性的閱讀。通過對本校的調(diào)查研究表明,語文學困生的課外閱讀量遠遠低于成績優(yōu)秀學生的閱讀量,由此可見,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有一定的影響,而語文學困生對語文學習成績不高,也是因為平時進行的課外閱讀少,沒有在閱讀中感受到文字的美,得到情感的熏陶。
一、課外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困生語文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上,興趣是一種個性心理特征,指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及愛好的心理傾向。
大部分語文學困生成績不好,大多是因為對語文學科沒有學習興趣,覺得語文很枯燥乏味。這是因為他們沒從語文學科中體會到樂趣,沒有通過大量的閱讀體驗文字的優(yōu)美,得到美的熏陶。
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目大多是一些有趣的故事書,漫畫書,科幻類的小短文……學困生對課文比較排斥,如果讓他們接觸這一類文本,就可以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可以讓他們知道文中不僅只有枯燥的文字敘述,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在里面。現(xiàn)在我們使用的語文課本大多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的,與課外閱讀有一定的共性。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nèi)容就是“神話與傳說”,在學習這一單元的課文時,我們班的語文學困生都表現(xiàn)得比較積極,這是因為課文內(nèi)容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完《女媧補天》這一課后,我向同學們推薦《中國神話故事》,并且選一篇他們自己最喜歡的故事寫讀后感,結(jié)果在那一次的讀后感中,我們班的語文學困生完成的情況比以往布置的作業(yè)都要好,原來是因為他們都比較喜歡這類書籍,都進行了閱讀。所以,閱讀這類課外書,然后將閱讀的課外書籍與語文課本相結(jié)合,是可以提高他們對語文課本的閱讀興趣,在慢慢的積累中,從而提高語文學習興趣的。
二、課外閱讀可以促進學困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當今社會,拜金主義盛行,物欲橫流,很多人都越來越抵擋不住外界的誘惑,于是做出對社會有危害的事情。其實歸根到底,是由于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偏離,因此,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
很多學困生都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三觀的養(yǎng)成,不僅要靠他人的引導,更需要孩子自己內(nèi)心的認同感,而課外閱讀就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老師和家長通常都強調(diào),孩子要看內(nèi)容健康、積極向上的書,正如歌德說的:“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品德高尚的談話”,這是因為書籍對人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閱讀,可以讓孩子與文中人物有一個近距離的接觸。學困生在閱讀時,就會反觀自己的日常行為,或者把自己代入到書中的人物中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就會不自覺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zhì)。
三、課外閱讀可以促進學困生智力及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現(xiàn)在依然有很多家長或老師都認為,孩子成績差,學習不好,更應該牢牢掌握教科書的內(nèi)容,讀其他的書反而讓他們分心……其實這類想法都是很片面的。我們語文教師通常也有一個誤區(qū),就是逼著學困生去學習,看著他做作業(yè),靠不斷的補課來拉近學困生與普通學生的差距,往往這種效果甚微,而且學生和老師都非常辛苦。因為老師不敢放手讓學困生進行閱讀,他們的學習能力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也無法體現(xiàn)。
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我們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通過有組織、有目的地讓學困生課外閱讀一些有趣讀物,他們的思考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活躍。
學困生的問題是教育界長期存在的問題,許多教育專家都對此現(xiàn)象做過不少研究,致力于消除學習學困生的現(xiàn)象。每個學科的學困生的特點不盡相同,就語文學困生來說,教師不應該只注重他們的成績的提高,而應該多鼓勵、引導他們進行課外閱讀。讓他們在閱讀自己喜愛的積極的課外讀物時,尋到到自己心中的英雄,感受到祖國文字的優(yōu)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從根本上轉(zhuǎn)變他們的思想,轉(zhuǎn)變對語文學習的態(tài)度,從而成功轉(zhuǎn)化語文學困生。
參考文獻:
[1]彭莉凈.尊重差異,淺談提高語文“學困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