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碧
摘要:信息技術手段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整合,是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拓展歷史教學內容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教學需要,科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構建高效歷史教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歷史;信息技術;整合對策
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同時也是當今時代的映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所謂博古通今,學習歷史,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歷史知識對現代學生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改變過去應試化的歷史教育現狀,科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將歷史圖片、影像資料等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方式直觀地在課堂教學中展現,強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質量。本文以初中歷史教學為例,探索歷史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價值及其對策。
一、初中歷史教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重要作用
1、激發歷史學習興趣
任何一門學科,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直接決定學習的效果。初中歷史的教學,教師也應當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信息技術手段與初中歷史教學的整合,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手段。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演示功能,將圖片、音頻和視頻等資源整合運用于歷史教學課堂,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時,針對教學重點內容“達賴、班禪和駐藏大臣”,通過視頻圖片資料的放映,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直觀。此外,在第二子目“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和第三子目“土爾扈特部回歸”的教學中,教師都可以通過視頻資料的融入,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質量。當然,圖片資源、視頻資源等,只能成為輔助教師教學的手段,而不應當占據整個教學課堂。教師要通過課堂講解+視頻資料放映的方式,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拓展歷史教學內容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要改變過去應試化的、條款化的教學現狀,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現狀,讓學生像學習故事一般地學習歷史,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質量。在歷史教學課堂上,初中歷史教師要善于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借助互聯網資源的優勢,借助微視頻、歷史故事等的融入,有效地彌補傳統歷史教學的不足,同時不斷拓展學生的歷史學習思維,突破歷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戰略大決戰”的教學中,該部分教學的重點是掌握:三大戰役、渡江戰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歷史事實要素。為了拓展歷史教學內容,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能夠清晰地梳理知識點,筆者在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解放南京的相關歷史資料等融入到歷史課堂中,并指導學生用圖表的方式閱讀資料,區別和掌握三大戰役等基本歷史事實要素和歷史意義。在這里,筆者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的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搜集有關三大戰役、解放南京等相關的歷史事件,讓學生能夠從更加全面的角度了解整個歷史事件,拓展歷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質量。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對策
1、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創設歷史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廣為流傳的一種教學方法,對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課堂的感染力,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在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下,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創設歷史教學情境。例如,在歷史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改變過去單一的依靠復習導入的形式,優化課堂導入的效果。如借助影像視頻資源導入,聲色并茂的導入形式,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導入的效果;又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需要,將與歷史教學有關的史料圖片、音頻資源等融入到歷史課堂中,創設富有趣味性的歷史教學情境,進而達到全面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目的。
2、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突破歷史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下,歷史是一門“背多分”的科目。即學生通過背誦,就可以取得高分。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理念。筆者認為:教師的歷史教育,不應當建立在“背多分”的基礎上,而應當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時空觀念、家國情懷、史料實證以及唯物史觀等,發展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而以上的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積極革新傳統落后的應試化教育模式,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突破歷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在《南京大屠殺》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不應當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意義、歷史背景等,而是可以結合歷史史料資源的運用,也可以整合微課教學手段,讓學生對南京大屠殺的認知更為透徹,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和家國情懷意識,讓學生以史為鑒,為振興民族而奮發圖強。
3、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構建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指導學生科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史料視頻資源,也可以借助互聯網手段的方式,自主搜集有關的學習內容。如在“五四愛國運動”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五四愛國運動爆發的歷史背景極其原因等,當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已經充分了解了相關知識后,在課堂中,師生之間就可以結合五四愛國運動展開交流討論,有助于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
綜上所述,在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要科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拓展歷史教學內容,優化歷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立申.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15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