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文
蒲地藍是一種常用的中成藥消炎制劑,可以清熱解毒、抗炎消腫,常被用于癤腫、腮腺炎、咽炎、扁桃體炎等。因其臨床起效快,又具有“中成藥”的身份,所以在人群中應用較為廣泛。
不過,不久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要求對蒲地藍消炎制劑(包括片劑、膠囊劑、口服液)的藥品說明書增加警示語。其中,“不良反應”項應包括: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乏力、頭暈、皮疹、瘙癢等過敏反應;“禁忌”項應包括:對本品及所含成分過敏者禁用;“注意事項”應包括:①孕婦慎用。②過敏體質者慎用。③癥見腹痛、喜暖、泄瀉等脾胃虛寒者慎用。
蒲地藍從成分上看,它由4種藥物組成,包括蒲公英、黃芩、苦地丁、板藍根。蒲公英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黃芩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苦地丁可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板藍根可清熱解毒、涼血利咽。這4味中藥,都是苦寒之藥。根據中醫治則,用寒涼藥治療熱證,因此,該藥是典型的清熱解毒藥物,其適應證應限定為癤腫、腮腺炎、咽炎、扁桃體炎患者之熱性證候。專家提示,應嚴格按蒲地藍的適應證用藥,不主張在這4種疾病外超適應證用藥。否則,不僅對疾病無益,大量苦寒之藥還會敗壞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