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在系統分類上屬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是一種RNA病毒,其遺傳物質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一種。
冠狀病毒感染在世界各地極為普遍,它會感染人、鼠、豬、貓、犬、禽類脊椎動物。到目前為止,大約已發現了10多種冠狀病毒毒株。
2019年底,因武漢發生的不明原因肺炎而被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經科學家對其病毒基因組進行全面測序分析后發現,其基因組與已知的冠狀病毒相差甚遠,不是已知病毒的近期變種,而是一種新的冠狀病毒。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其所致的肺炎命名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2019-nCoV)。
之前,人們對冠狀病毒的了解,是由于在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我國稱為非典(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其實,在更早的時候,人們就已知2種冠狀病毒,它們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體,兒童感染率較高,主要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
冠狀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統感染(包括上次的SARS和這次的新冠肺炎)。另外,少數有消化道癥狀(主要是嬰兒和新生兒),極少數情況下也引起神經系統綜合征。冠狀病毒對溫度很敏感,在33℃時生長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由于這個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該病毒疾病的流行季節。
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已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