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慶,王 娟,于正強,彭 西★
(1.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西南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637000;2. 四川揚克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611130)
卵巢透明細胞癌占卵巢上皮性惡性腫瘤約5%~10%, 多發于單側,以囊管狀、乳頭狀、不典型小梁狀為主要病理特征,具有易耐藥、早期復發、預后差及對化療不敏感的特點[1]。 發病部位也見于陰道、子宮內膜、子宮頸及闊韌帶,卵巢透明細胞癌在動物病理中較為少見,人類臨床病理學發生較多。 筆者對1 例患犬的卵巢透明細胞癌進行病理形態學診斷, 為臨床上透明細胞癌的病理診斷提供借鑒。
6 歲雌性金毛犬, 就診前發現陰道流出少量血液。 臨床觀察,患犬精神萎靡,腹脹,消瘦,貧血,多尿。 病理活檢取卵巢直徑約3mm3大小樣本, 呈白色半透明狀, 固定在4%多聚甲醛溶液中,備用于組織病理學診斷。
將所取樣本固定24h 后,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石蠟包埋,4μm 石蠟切片, HE 染色。用Leica 顯微成像系統觀察并拍照記錄特征性組織病理變化。
在低倍鏡下可見癌細胞呈乳頭狀混合排列,纖維結締組織將腫瘤組織分為多個小葉。 在高倍鏡下見腫瘤細胞主要以透明細胞為主,透明細胞呈圓形,胞膜界限清楚,胞質透明豐富,核居中,細胞核大、呈圓形、核仁明顯;同時可見靴釘樣細胞突起,胞質較少、透明,襯覆于管腔及乳頭狀結構表面;此外,在鏡下同時查見少量嗜酸性細胞,透明細胞和鞋釘樣細胞,細胞核分裂象少見,卵巢細胞瘤組織中央區見壞死灶和出血灶。
卵巢透明細胞癌是特殊類型的上皮性卵巢癌,常見三種細胞類型為透明細胞、鞋釘樣細胞和嗜酸細胞,透明細胞呈圓形或多邊形,細胞核呈圓形居中,胞核深染,核仁明顯,排列成乳頭狀、小管狀或巢團狀,胞質擴大,內含大量糖原;鞋釘樣細呈圓形居中或偏向一側,胞質少、呈透明狀,核大深染,核膜界限清楚,突向管腔,襯覆在管腔或乳頭狀結構表面,癌細胞排列呈腺管或腺泡狀;嗜酸細胞呈橢圓形或多邊形,胞質豐富[2]。 卵巢透明細胞腫瘤分為良性、交界性和惡性三種類型,良性是由透明細胞和鞋釘樣細胞組成;交界性由鞋釘狀細胞組成,核分裂象少,間質無浸潤,瘤體大小不等,分葉狀,實性;惡性多為囊實性,由透明細胞、鞋釘細胞及嗜酸性細胞組成,胞核異形,可見核分裂象,病灶區可見出血、壞死[3]。 本文報道的患犬組織病理學特征與文獻報道描述的惡性卵巢透明細胞癌的病理變化特征一致, 即由三種類型的細胞混合組成,且癌灶內見有出血灶和壞死灶。
卵巢透明細胞癌的病理診斷需要注意與卵巢漿液性癌、子宮內膜樣癌及脂質細胞瘤進行鑒別。 卵巢漿液性癌可見局域的胞質透明化,高級別漿液性癌可見鞋釘樣細胞,而卵巢透明細胞癌主要以透明細胞為主,可見靴釘樣細胞及嗜酸細胞,兩者可進一步采取免疫組化方法鑒別; 子宮內膜樣癌可見局灶性透明細胞,核無異形性,可見復雜分支結構或篩孔樣結構,透明細胞癌細胞的核具有明顯的異形性;脂質細胞瘤的細胞質呈透明狀,以脂質細胞為主,無鞋釘細胞[4]。
參考人類醫學的治療方法,手術切除配合放射治療、化療及生物靶向治療是卵巢透明細胞癌最主要的治療手段。 手術療法分為兩個階段,早期采用全面分期手術,晚期采用腫瘤細胞減滅術,嚴格按分期進行手術,完整切除病灶,避免腫瘤破裂,保持瘤體完整性,術后輔助治療通常使用化療(如鉑類、紫杉醇聯合鉑類、依利替康和絲裂霉素聯合使用)、放療、生物治療等[5]。 臨床分期是影響術后復發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分期越晚,預后越差,越易復發,生存率越低,應早期及時發現并采取治療。 寵物惡性腫瘤疾病的治療任重而道遠,目前主要參考人醫的治療方案,治療成本高是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