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禮
(石阡縣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中心 555100)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是支原體導致的一種高度接觸性的傳染性疾病,患病后有纖維素性肺炎與胸膜炎癥狀,不僅會帶來經濟損失,帶菌牛的感染性問題也不能忽視,還需加強有效診治與預防,實現有效控制。
可根據持續不退高熱等肺炎常見癥狀結合病理變化確診,病理診斷依據包括肺呈大理石樣變、肺組織壞死、肺間質增寬水腫及漿液纖維素牲胸膜肺炎等指標。
疾病常與牛巴氏病混淆,還需根據病程長短與敗血癥及內臟出血點、肺間質增寬明顯程度等指標做進一步的區分。 疾病常與大葉性肺炎混淆,大葉性肺炎病程快,肝部色彩一致,有小葉間質輕微增生, 無淋巴管擴張表現。 疾病常與創傷性心包炎混淆, 心包炎病牛心臟部位呈過敏反應, 有明顯的清水音及撥水音;體溫通常無變化,可做病理學等檢查確診。 疾病通常與化膿性肺炎及牛結核混淆,病??人杂辛εc胸前淋巴結硬腫,但無胸知覺過敏與支氣管呼吸音等牛肺疫的癥狀表現[4]。
從病原體培養檢查方式入手分析,檢查MmmSC(病牛分離到絲狀 支原體絲狀亞種SC 生物型)可確診牛肺疫。 MmmSC 對類脂化合物與核苷酸等多種營養基質的需求大, 利用葡萄糖發酵代謝,能量來源范疇廣,包括淀粉與果糖等;MmmSC 對有氧與厭氧生長條件要求不高,通氣可增長培養速度,在培養基中呈絲狀生長。
第一種治療方案,用1.5~3mg/kg 體重的咳必清+1~1.5mg/kg四環素片+1.5~3mg/kg 體重的復方甘草片藥物,用適量涼開水灌服,每天服用2 次,一個療程為4~7d。 或是1.0~1.5mg/kg 體重的復方甘草片,用白酒20mL 灌服,每天服用2 次,一個療程為3d。
第二種治療方案,肌注混合液(160 萬IU 青霉素+2mL 穿心蓮+5mL 地塞米松磷酸鈉+200 萬IU 硫酸鏈霉素)2d 后,減少硫酸鏈霉素一半劑量,每天肌注2 次,一個療程為7d。
第三種治療方案,肌注混合液(5mL 地塞米松+2mL 維生素C+10~15mg/kg 體重的卡那霉素), 每天肌注2 次, 一個療程為3d。
第四種治療方案,肌注0.1mL/kg 體重的氟苯尼考,每天肌注1 次,一個療程為7d。
在治療中應減少采取靜脈輸液方式,防止對肺部壓力的影響,從而引發呼吸急促或窒息等風險事件。 靜脈輸液方式可用口服補液鹽的方式取代,按照3g/kg 體重單位,用500mL 溫水灌服,每天服用2 次,連續治療4d。
第一種治療方法,方劑組成包括黃英30g、黨參30g、白芨30g、北沙參45g、麥冬45g、桔梗45g、連翹60g、合歡皮60g、冬瓜子60g、金銀花90g;加水煎煮晾涼后灌服,1 劑/d,連用3 劑。
第二種治療方法,方劑組成包括茯苓25g、貝母25g、五味子25g、澤瀉25g、阿膠25g、黃連40g、黃芩40g、厚樸40g、知母40g、白術40g、白芍40g、白苓40g;以火麻仁13g 為引,研成粉末后用開水沖調,混合晾涼后灌服,1 劑/d,連用3 劑。
采取自繁自養的養殖方式,與疫區牛做好隔離工作,防止傳染源在本地區傳播。 從外地區引入牛后,應當做好90d 的隔離觀察與日常檢查工作, 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對健康牛進行入群飼養。加強圈舍及周邊環境消毒,消毒1~2 次/周,防止病原菌蔓延。營造良好養殖環境,減少牛群擁擠,確??諝饬魍?,減少長途運輸中的擁擠與饑渴或吹風感冒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飼養以富含維生素與蛋白質的日糧為主,確保營養與體質。 定時清理牛棚,禁止堆積雜草垃圾與糞便。
合理劃定疫區,控制牛群流動,加強疫區牛的血清學檢驗與臨床檢查,分群隔離飼養,尤其是病情流行地區應當施以封鎖。嚴禁放牧,放置疾病蔓延傳播,實現本地區疾病有效傳播。 被污染的場地與圈舍、飼養用具等,應當嚴格無害化消毒處理。 發病病牛應當及時合理治療,死亡病牛銷毀或深埋,用1:1500 倍丹維菌毒滅藥液,徹底消毒污染場地,每天消毒1 次,連續消毒1 周。
定期做好疫苗接種工作,連續接受3~5 年,以確保牛肺疫病菌的控制成效。 必須引種時加強嚴格檢疫,進行2 次補體結合試驗,對檢查陰性牛接種疫苗,觀察一個月后允許啟運。 尤其是疫區與威脅區,應當做好疫苗接種工作。 做好疫苗接種工作與日常飼養管理等方面的記錄工作,確保飼養管理科學性與規范性。
發現牛肺疫病牛不盲目處理, 應當采取科學的隔離消毒與診療措施,盡可能的減少養殖經濟損失。 強化責任意識,加強疫區與病牛的規范處理,切實控制疾病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