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清
(海南省定安縣龍河鎮農業服務中心 571231)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影響下, 養牛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其中的疫病防治也成為了大家都重點關注的問題。 犢牛血痢是比較常見的疾病,是一種急性細菌性傳染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就是劇烈的腹瀉、下血痢、敗血癥、里急后重、消瘦,會給犢牛的生長發育造成極大的影響。
犢牛一般都有脾胃陽氣不足和衛氣不固的現象, 一旦受到氣候驟變的影響,比如說陰雨連綿或者是飼養管理不當的影響,就會容易對犢牛的脾胃造成影響。 再加上犢牛在養殖的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挨餓的現象,因此也會導致脾胃受損。 在養殖的過程中,如果衛生條件不好,圈舍的面積過小,犢牛沒有足夠的運動,也容易引發牛血痢的發生。 按中醫理解認為:由于飼養管理不科學,天氣寒冷,潮濕、水濕困擾脾胃,脾胃運化水濕功能失調而引起。
犢牛血痢多發生于2~15 月齡的犢牛,處在這個階段的犢牛最易感染, 病原性大腸桿菌一般存在于帶菌牛腸道內或患病的犢牛腸道內或體內組織器官內繁殖, 隨糞便等排泄物擴散于外界環境中,革蘭氏染色陰性。 這種疾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的方式進行擴散,通過臍帶也可以進行感染,一般是呈現出一種流行性或者是零星式散發的特點,經常是在冬春季節發生。 一般都是由于牛欄內陰冷潮濕,沒有通風透氣;或者說是受到賊風入侵的影響,天氣驟變;母牛的乳房部位如果污穢不潔,犢牛吮吸到不潔的母乳也有可能會引發該??; 犢牛如果在出生后沒有吃上初乳或者是母牛懷孕后期營養不良也會造成該病的發生; 犢牛的飼料中如果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也有可能會誘發本病。犢牛血痢的病原菌對于外界環境沒有很強的抵抗力, 因此只需要在50℃的環境中,35min 就可以出現死亡, 在60℃的環境中,15min 就可以死亡, 而且該病原菌對于一般的消毒劑都比較易感,很容易就會被殺滅。
本病傳染源是帶菌的母牛和發病的幼畜, 主要的傳播途徑就是:帶菌的母?;虬l病的犢牛由糞便排出致病微生物,污染母牛的乳房或者欄舍地面、生產工具、場地等,易感動物犢牛吃入經消化道感染。
患病犢牛在剛開始的時候會有精神萎靡的現象, 被毛會出現粗亂豎立的現象, 并且沒有光澤感, 體溫也會出現升高的現象,吮奶量也會出現減少。 患病犢牛喜歡躺臥,并且糞便稀薄并混有黏液,很快就會出現下痢的現象。 在起初的時候會排出一些淡黃色粥樣帶有惡臭的糞便, 中期會變成白色或者灰色的水樣糞便,還會混合有沒有被消化的凝乳塊,后期就會排出混有血液膠凍液體,呈現暗紅色,俗稱血痢,氣味腥臭難聞,經常還會伴有腹痛感。 發病后期,犢牛鼻鏡干燥、眼窩下陷、共濟失調、預后不良。 此時患病的犢牛會表現為嚴重的脫水癥狀,會伴有臥地不起的現象,有時還會出現抽搐或者是全身強直的現象,行走也比較緩慢,如果不進行及時地救治,一般會在1~3d 出現死亡的現象。一些慢性病犢經常會表現為食欲不振, 其精神也會表現為時好時壞,糞便時干時稀,還會伴有咳嗽和流鼻涕的現象,患病牛只的身體也會逐漸地消瘦,整體發育比較遲緩,脈象沉數無力,如果診治不當就可能會因為極度衰竭出現死亡的現象。 本病主要危害初生犢牛,發病急促,病期短,死亡率高。
真胃內有許多凝乳塊,黏膜水腫、充血,黏膜表面有膠凍狀黏液,胃腸內容物混有少量血液和小氣泡,小腸黏膜有大面積的彌漫狀的出血、充血。 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切面充血多汁,心內膜有細小點出血。
犢牛血痢病的治療原則就是在治療的初期清熱解毒、 涼血止痢,因為這個階段正盛邪弱,還需要對驅毒散邪進行重視;中期階段正盛邪實,在對初期階段的治療手法的基礎上,讓毒邪可以隨著清熱解毒的過程而散之,從而達到涼血止痢的目的,后期階段正衰邪盛,在重視清熱涼血、止痢解毒的前提下,要著重扶正驅邪,使病邪在扶正中被驅亡,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而起到邪去正扶疾病療除的效果。
采用恩諾沙星15mL 進行肌注, 同時使用穿心蓮注射液20mL 進行肌注,每天1 次,連續使用2d。
采用火炭母100g,一點紅100g,旱地蓮200g,鳳尾草150g,金銀花200g,馬齒莧150g,車前草100g,白草霜100g,搗爛之后取汁內服,每天1 次,連用2d。
采用白頭翁35g,金銀花30g,黃連30g,車前子20g,茯苓20g,白芍25g,連翹35g,甘草15g,白術20g,黃芩25g,煎水內服,每天一劑,連用2d。
對于失水嚴重的病畜進行補充體液,平衡體內酸堿度。使用恩諾沙星15mL,加入氯化鉀1.4g、氯化鈉3.6g、碳酸氫鈉2g、葡萄糖18g、滅菌水1000mL 注射,靜注滴注,每天1 次,連用2d。
犢牛血痢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對于該病來說,除了要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之外, 還要對其護理以及預防控制進行關注。 要提高飼養管理水平,關注天氣變化的情況,對犢牛精心呵護,防止犢牛被雨淋受濕、賊風侵襲或飲用污臟水源;對于初生犢牛來說,一定要及時地做好初乳的喂養,因為初乳中含有較多的抗體,早食初乳可以進一步提高母源抗體水平,提高犢牛的身體免疫力, 強化疾病抵御能力; 要持之以恒地進行消毒工作,用3%福爾馬林或20%火堿(NaOH)或消特靈,對飼養欄舍、運載工具、生產工具、飼養場地等周圍環境進行徹底消毒,避免養殖場的不良環境造成疾病的傳播;母牛臨產時用1%高錳酸鉀溶液或溫皂水沖洗母牛乳房及其周圍污染, 再用生理鹽水2000mL 沖洗干凈,并保持牛欄內干燥和清潔衛生。
本人一直在鄉鎮基層從事獸醫28 年,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犢牛白痢56 例,治愈康復54 例,成功率96.4%,治療方法科學易懂,值得推廣。 犢牛血痢病的辨證施治是治療本病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采用辨證治療的方式,保證辨析的準確,用藥的協調合理,只有這樣才能收到癥明、藥準、病除的結果。 在對該并進行診治的過程中,一定要對犢牛的基本情況進行關注,要根據病牛的體質和患病的表現來及時、準確、合理、靈活地用藥,同時要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尤其是對于危重體弱久病的患犢來說,效果極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