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政委
肛周膿腫屬于發生率極高的肛腸科病癥,主要是指肛管直腸周圍間隙有急慢性感染的情況發生。在目前的臨床治療方式中,主要采用手術的方式治療肛周膿腫,但是,手術后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如:淋巴回流障礙、組織充血水腫等,并且由于創面疼痛的發生會延長創面愈合時間,因此,對于肛周膿腫術后患者而言,加速術后創面愈合是治療的首要任務;有研究資料顯示,對肛周膿腫術后患者予以中藥熏洗配合利多卡因凝膠治療,可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并大大降低患者術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本研究分析中藥熏洗配合利多卡因凝膠在肛固膿腫術后換藥中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擇肛周膿腫術后100例患者,時間:2017年3月—2018年3月,所有患者均實施骶麻下行肛周膿腫切開掛線術,之后依據不同的術后處理方式分組:對照組、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9~49歲,平均(39.76±5.12)歲;輕度創面程度、中度創面程度和重度創面程度患者例數分別:30例、16例和4例。研究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27~50歲,平均(39.65±5.09)歲;輕度創面程度、中度創面程度和重度創面程度患者例數分別:31例、15例和4例。2組資料對比,無差異性,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患者的臨床癥狀與肛周膿腫的診斷標準相符合;患者為早期發病且沒有破潰。排除標準:存在其他肛腸病癥;妊娠期間女性;有手術禁忌。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研究組分別予以利多卡因凝膠處理、中藥熏洗+利多卡因凝膠處理。利多卡因凝膠處理:患者取左側臥位姿勢,將創面充分暴露出來,于創面上使用利多卡因凝膠進行涂抹,待3 min之后,采用碘伏棉球清洗干凈創面,之后于創面外敷紅油膏或生肌玉紅膏的紗條,使用紗布無菌覆蓋后并用膠布固定處理。中藥熏洗:基本藥方:黃芩、金銀花、當歸、川芎、黃柏、白及、延胡索、黃連和蒼術各30 g,桃仁、姜黃各20 g,在患處進行熏洗,每天2次,每次維持10 min。
1.4 觀察指標對比2組的疼痛評分、水腫程度評分。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VAS)進行評定,分數在0~10分,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感,0分代表患者不存在疼痛感。肛門水腫嚴重程度采用積分法進行評定,分數0~3分,其中,0分代表創面及其邊緣處不存在水腫情況;1分代表創面及其邊緣處存在輕度凸起且有皮紋情況;2分代表創面及其皮緣中度凸起且有皮紋情況;3分代表創面及其皮緣重度凸起但無皮紋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疼痛評分、水腫程度評分)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研究組在疼痛評分(2.56±0.23)分、水腫程度評分(1.67±0.23)分方面均比對照組更低,P<0.05,有統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2組患者疼痛評分、水腫程度評分比較 (例,
肛周膿腫屬于肛腸科中十分常見的臨床病癥,該病癥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疼痛感劇烈,同時會伴隨出現寒戰、高熱等不良反應,待破潰后會有肛瘺形成;任何年齡階段都會發生肛周膿腫情況,而青壯年的發生率會更高一點,手術可以有效治愈肛周膿腫,但是術后會發生多種類型并發癥,如:局部疼痛、肛緣水腫等,該種并發癥情況十分不利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會影響創面愈合;對肛周膿腫患者積極防治并發癥是治療的關鍵,以此可以有效促進創面生長,及時預防和處理并發癥有利于肛周膿腫術后患者盡快康復[1,2]。
肛周膿腫術后患者在換藥的過程中發生疼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因素:①肛門神經豐富,因此對術后疼痛感刺激十分敏感;②術后由于創面水平和發生炎癥的刺激所導致的;③換藥的過程中引發肛門括約肌痙攣;④發生掛線刺激;⑤患者的精神緊張。若創面不能徹底清洗則會引發感染的發生。有眾多資料顯示,中藥熏洗配合利多卡因凝膠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清洗干凈創面,大大降低了創面發生炎性反應的幾率,能夠達到局部止痛的目的。
利多卡因凝膠的治療優勢在于:通透性強、彌散性強、藥物起效快、沒有組織刺激性、有極高的用藥安全性;利多卡因有全能局麻藥物的美稱;對肛周膿腫術后患者進行換藥過程中應用利多卡因凝膠能夠大大減輕機體的疼痛程度,以此達到有效且徹底換藥的治療目的[3,4]。
中醫學將肛周膿腫劃分在“癰疽”的范疇,且依據不同的發作病癥部位又有不同的病名,如:“懸癰”“坐馬癰”等[5,6];外感火熱毒邪并在肛門結聚是引發肛周膿腫的外因,其他因素也會導致肛周膿腫的發生,如:嗜食辛辣厚味的食物、濕熱內生等;手術治療肛周膿腫患者需要在術前進行確定病癥具體情況,而術后患者由于元氣受到損傷會致使發生氣血失養的情況,因此,術后患者需要采用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生肌的方式緩解病癥癥狀,并且可以依據具體情況加入一些調和氣血的藥物;中藥熏洗屬于中醫治療中的特色方式,該種治療方式可以達到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目的,以此加速創面的愈合速度[7~8]。
中藥熏洗的基本方藥有:黃芩、金銀花、當歸、川芎、黃柏、白及、延胡索、黃連、蒼術、桃仁、姜黃,其中,金銀花可以達到解毒去膿的作用,黃芩、黃連和黃柏都可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姜黃則可以活血止痛,桃仁能夠和緩藥性,白及可以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延胡索則活血散瘀、理氣止痛,當歸補血又活血,川芎行氣止痛,蒼術益氣健脾;上述藥物共同治療則能夠起到活血之功,有利于促進局部微循環和加速創面的愈合速度[9,10]。
采用中藥熏洗的方式于創面治療可以讓藥液直接接觸機體的創面,并且能夠有效促進藥物滲透于組織血管之中,讓皮膚組織有效吸收藥物的有效成分,以此加速創面愈合;據相關的藥理學研究發現,在創面修復的過程中采用中醫藥治療,可以直接與機體的炎性部位進行接觸,并控制炎性因子和抑制炎性細胞發生生殖分裂的作用,以此控制細菌再生,為創面修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調節,與此同時,中藥熏洗可以將內外環境有效隔離,能夠防止創面發生異常的增生情況,可以防止肉芽組織過度生長,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環,且加快創面的愈合時間[11,12]。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在疼痛評分(2.56±0.23)分、水腫程度評分(1.67±0.23)分方面均比對照組更低,P<0.05,有統計學差異;由此可見,在肛周膿腫術后予以中藥熏洗配合利多卡因凝膠治療,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緩解患者的水腫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