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江
【摘要】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既是委托代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外部信息使用者獲取信息,合理決策的重要依據。而企業的會計信息的發布也會引起資本市場的相應反應。財務重述作為企業對經營狀況的再評估和修正,是企業信息披露的必要補充。在財務重述背后存在重多動機和原因,同時其影響也是深遠的。合理規范企業財務重述行為,對維護企業自身的形象和利益,以及信息使用者的權益,乃至整個資本市場的有序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財務重述;動機;影響;措施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企業在財務信息以及非財務信息的披露上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新的提高。無論是一般的財務報告,或者企業股東大會決議的披露,還是上市企業招股說明等等不同的信息披露方式,既會對信息使用者,包括內外部使用人的合理決策產生重要影響,也會對企業的信譽和公司形象產生深遠影響。因此,企業不僅應當及時準確的披露財務信息和其它有關信息,更應考慮披露信息可能引發的經濟后果和社會影響,做到既保證信息質量,又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財務信息的重述是企業表外事項的擴展,也是正確反應企業新的經營狀況的說明,其所產生的影響和后果也應當引起高度關注。狹義的財務報表重述即財務報表的重新表述,是指企業在發現并糾正前期財務報告的差錯時,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財務報告。而廣義上的財務重述則可以拓展到一切企業新披露的與財務信息有關的更正信息,其內涵更加寬泛。本文所指的財務重述就是指廣義上的重述。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綜述
對于財務重述的原因和動機,Panl(1986)發現,內部控制能有效降低發生年報差錯的概率,二者之間負相關,內部控制的不健全是引發財務重述的重要原因。Chan(2003)發現,高管薪酬契約大多依賴于會計業績指標,高度集權下會計重大差錯概率更高,高度集權增加了自利行為的能力,因此導致財務重述的概率更高。Epps(2010)發現,發生財務重述的公司被審計師出具內部控制重大缺陷審計報告的概率更高。Haiyan Jiang,Ahsan Habib(2014)認為盈余管理動機增加了中國企業的非現金流財務重述。
而對于財務重述發生的影響。Hribar and Jenkins(2004)認為財務重述會導致公司資本成本的上升。Oliver(2006)發現財務重述的公司極可能發生內幕交易,財務重述會誘發股東更多訴訟。Gleason(2008)的研究發現財務重述影響了行業的價值。Wilson(2008)認為財務重述給資本成本帶來負面影響。
(二)國內文獻綜述
對于財務重述的動機和原因,杜興強(2002)以中國上交所為研究樣本,發現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與財務重述顯著正相關。韓洪靈和顏志元(2008)認為以會計差錯變更為理由而進行重述的上市公司總是存在盈余管理的動機。喻焱文(2014)認為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重述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調整收入、成本、費用等會計科目的調整來最終調整利潤。王玉翠,杜鑫(2017)認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與財務重述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齊魯光,韓傳模(2017)當公司出現高管變更時,公司上年的財務報表更加容易被要求進行重述,且多數是調減利潤的財務重述。
李世新和劉興翠(2012)認為上市公司的財務重述除了具有顯著的負面市場反應,還會導致同行業其他公司的股價隨著下跌,表現出明顯的傳染效應。潘克勤(2012)對上市公司發布重述報告前后所獲取融資規模進行比較研,發現一旦出現重述報告,銀行等債權人就會及時對授信額度進行下調。施繼坤(2014)分析發現公司發布重述報告后,會增加債務融資難度、提升債務融資成本。
三、結論
財務重述是一個指標信號,財務重述發生代表了公司治理的低效率,對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造成嚴重的經濟后果。財務重述的原因既有自身管理層的利益動機,也有企業內部控制的不完善。外部監督的缺失,監管部門的消極作為等等也是造成財務重述的潛在原因,也以此會放大重述所產生的影響。而發生財務重述后,企業的社會形象會因此受到影響,加大自身的融資成本,甚至招致監管部門的處罰等。而資本市場對企業的財務重述也會產生不同強度的反映,企業股價因此波動,投資者改變投資行為等。因而加強對企業財務重述行為的規范和監督,對企業自身和外部信息使用者來說都非常重要。
四、相關措施和建議
(一)加強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水平
減少財務重述需要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內部監督力度,充分發揮董事會,監事會和內部審計部門的職能和作用。同時注意發揮外部治理的功能,尤其是獨立董事對上市公司的監督職能。一方面加強會計信息系統運行的有效性,防止財務部門的人為操縱以及對會計信息處理不當造成的重述。另一方面建立制約機制,約束管理層自利行為,防止大股東偷空等行為,減少人為的財務重述。
(二)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財務重述的法律法規
對于財務重述,相關監管部門不能被動地接受,消極的對待。由于財務重述所引發的經濟后果可大可小,監管部門應當健全相關重述披露的形式規則以及違法違規披露的懲戒制度。對于已發生的財務重述,根據會計信息重要性水平和影響范圍,向企業發送詢問函,問詢相關問題,對于產生了重大負面影響地企業,予以警告直至處罰,提升企業謹慎對待會計信息,合理合規披露的意識。
(三)加強外部監督力度
除了監管部門的立法外,加強外部市場的監督也是規范企業財務重述行為,維護相關利益人權益的重要途徑。首先應當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的作用。在對企業進行審計的時候,獨立,客觀地評判風險,保持應有的謹慎性,對存在的問題,積極與管理層溝通,減少財務重述的數量,其次,發揮信息使用者的監督和舉報作用。如投資者,債權人對企業的監督和對披露信息真實性的質疑等。
參考文獻:
[1]陳紅.外部盈利壓力與財務重述的相關性研究——兼論分析師跟蹤的調節效應[J].財會通訊,2018(27):118-123.
[2]袁方敏,陳凌云.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重述的關系研究[J].時代金融,2018(02):252-253.
[3]夏賢蘭.財務重述的研究現狀及評述——基于國內期刊文獻的共詞分析[J].河北企業,2018(7):19-20.
[4]孔令煜.上市公司財務重述的驅動因素及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7(15):96-98.
[5]陳沉,王磊,李哲,蔣水全.財務重述的國內外研究綜述及啟示[J].現代管理科學,2017(4):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