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聯網,指通過互聯網技術與信息傳感設備連接各物品,實現物品信息交換,使物品可在識別與管理上實現智能化效果。一件件物品作為現代供應鏈和物流的工作對象,在物聯網的作用下,將實現智能化和現代化的物流產業狀態。本文從物聯網的概念入手,著重分析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中物聯網的應用,然后對物聯網中的新工具作出探討。
【關鍵詞】物聯網;現代物流;供應鏈管理;新工具
繼計算機、移動通信網和互聯網技術后,物聯網成為新的信息產業趨勢,是現階段科技發展的新形勢。傳感網,是國際上對物聯網的別稱。最早于1999年有了物聯網的概念一說,RFID技術是為當時物聯網的核心技術。溫家寶總理曾在2009年8月視察無錫時,就提到了物聯網技術,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中作了相關報告,因此其在國內發展時間較早。在互聯網與信息傳感的連接下,實現物物相連,信息交換,實現現代化智能識別與管理。
一、概述物聯網基本含義
物聯網是在計算機互聯網和全球統一標識系統的基礎上,通過無線數據通信、射頻識別等技術,將每個物體生成一個相應的代碼,形成覆蓋于世界上各種實物的互聯網。在這種實物網絡中,可對其中任何物體進行實時、自動定位、識別、監控和追蹤等。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曾這樣概括物聯網的特征:一是全面的展示性,通過二維碼、RFID、傳感器對物品動態的隨時采集;二是傳送的可靠性,將種種物品信息通過網絡技術實時傳送,將感知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快捷可靠的輸送;三是處理技術智能化,對物品的海量信息,通過云計算來達到人與人的靈活溝通,實現物與物的聯通。
二、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中物聯網的應用
(一)在采購環節中物聯網的應用
作為對經濟利潤的提高和產品質量保證的關鍵環節,采購環節若能選擇到質優價廉的供應商,那企業將節省大量的成本。通過物聯網可在海量的供應商中作出大規模的比較與篩選,以選擇出較為合適的供應方。另外,還可實時跟蹤原料供應過程,以對產品性能質量與售后服務的保證。同時,結合產品交易過程中的價格與原料質量情況,利用物聯網技術還能劃分供應商的具體等級情況,以作為后續合作的基本參考。運用物聯網技術,節省了企業采購產品的時間,提高了采購質量,還大大節約了采購成本。
(二)在倉儲環節物聯網的應用
以往的倉儲工作,一般都需人為對物品的盤算與清點,無疑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與財力,耗時較長,人工操作還易出錯,很難對倉儲物品信息作出及時的更新。物聯網技術出現后,則使得倉儲工作獲得了智能化的管理效果。在每件物品入倉時對其條碼或標簽的掃描,便能實行自動的盤點;同樣在物品出倉時,對條碼或標簽的掃描即能自動更新儲備信息;其次,在對產品堆放場地與堆放次序的規范安排下,還能有效節約倉庫的空間;在需要某一物品時,只需定位技術就能快速找到該物品,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在生產環節物聯網的應用
產品質量的保證,來自于生產環節。在生產線上,通過物聯網技術,可達到智能化的生產效果,它無需進行人為識別或是人工操作,而只要人員對相關機械設備的控制即可。在機器的大批量生產規模下,不僅提高了產品生產的效率,也極大減少了出現次品的可能性。另外,物聯網對生產進度還能作出及時的跟蹤,提供準備的生產信息數據,掌握生產原料儲備情況,利于企業作出及時的生產調整。
(四)在配送環節物聯網的應用
為了提高用戶的體驗滿意度,產品的配送環節至關重要。企業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對產品配送路程實時掌握。對于產品的物流進展情況,用戶也能自主查詢,以對產品到達時間的掌握,以對取貨時間的適時安排。配送環節通過物聯網的運用,使得物流配送的可靠性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旦出現貨品異樣或丟失情況,可以及時的查詢得知,做出相應的應對方案。其次,在物品的包裝、分揀、堆放等環節上,物聯網的作用一樣不可小覷。
(五)在銷售環節物聯網的應用
庫存不足和貨物囤積,是貨物銷售最嚴重的問題,這意味著銷售方缺乏有效的管理。通過物聯網的應用,可精確計算每一件商品的數量,針對物流周轉、貨品囤積、監管不當等各種問題,可憑借物聯網技術來降低企業的資金流失和浪費,實現貨物運營效率的提升。同時,對商品的擺放或是儲存,通過物聯網采集到銷售信息,進行合理的安排,可對產品銷售率的大大提升。除此之外,還能通過采集到的信息來對客戶情況作出分類,以對用戶市場的劃分,針對性地提高用戶的體驗滿意度,促使商品銷售額的提升。
三、物聯網——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新工具
(一)記錄與采集物流信息的新工具
物聯網的核心技術為射頻技術,是運行物聯網的關鍵性工具。英文縮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其主要技術又為無線射頻識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電子標簽是通過電子數據存儲形式,來作為標識物件代碼的標簽,其實也就是射頻卡。非接觸式的電子標簽可以進行自動識別,對目標對象利用射頻信號來識別到相關數據,無需人工干預,且能在各種惡劣環境中使用。應用物聯網,在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過程中,能獲得對物件信息的實時記錄、跟蹤、采集,便于用戶對產品物流進程的及時掌握,帶來全新技術的便捷應用體驗。
(二)供應鏈透明管理和現代物流全程監控的新工具
全球供應鏈中的數據流,通過射頻技術來處理,是人們對信息流引起重視以來的一次重大變革。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在自動化技術與IT行業的進展下,極大的提升了管理效率。但他們對于數據錄入和盤點貨品的工作上,還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雖通過手持式進行對條形碼的識別,仍有易出錯且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在互聯網與射頻技術的應用下,物聯網針對物流信息存在的實時性與可靠性問題,作出了有效的解決。物品一旦貼上標簽,通過射頻技術的掃描,能夠快速并準確地找到商品。另外還能對商品原料、產品加工、運輸過程、配送、存放、銷售或回收等全過程中獲得實時的跟蹤與監控,以能對所有物品的隨時查詢,降低出錯率,提高智能化的生產與銷售流程,實現供應鏈管理的透明化效果。
(三)節約供應鏈管理成本的新工具
企業想要提高經營利潤,就需合理降低供應鏈的管理成本。在物聯網技術出現后,無需人為對商品作現清點,也省去了人工質檢的程序,大大減少了以往將成品搬來移去的問題,也就降低了因為人工操作而損壞產品質量的機率,對產品運送質量作出了保障。
另外,對于物品庫存狀態,也省去了人工清點的程序,采用物聯網技術對庫存數量準確及時的掌握,以作出對倉儲貨品的合理調控,降低了企業囤積貨品的情況,使企業的流動資金明顯增加。
(四)提高用戶滿意度的新工具
各用戶因為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獲得更具便利性的使用體驗和更優惠的價格。供應鏈的工作效率會因物聯網的應用而得到極大地提高,因為供應鏈中一些冗余環節的減少,如無需搬運和驗收貨品,從而節省供應鏈的投入成本,也繼而降低了商品的售價。在智能化的物聯網技術應用下,可幫用戶快捷地查詢到目標商品,并結合采集到的產品數據為用戶設計最為合適的路線,和合理布局貨品框架,幫助用戶獲得愉快方便的購物體驗。此外,商品的售后服務也能在物聯網的應用下,提供給用戶更為貼心的便利,如通過遠程對商品運行狀況的查詢,以作出更為合理的采購措施;當商品臨近保質期時,提醒用戶的及時使用;商品一旦存在異樣的位移情況時,向用戶作出必要的警告。
(五)供應鏈智能化管理的新工具
顧客對每個物品查看的次數、停留的時間、購買頻率、購買人數等各種信息,通過物聯網技術,都可對這些數據作出自動的儲存和采集;分析這些信息數據便能幫企業了解顧客對產品的購買意向,并掌握企業各產品的銷售行情,也能在客戶再次購買時提供一些建議;另外,一旦產品低于設定值的庫存量時,物聯網可自動發出警告,以通知企業盡快補貨;而長時間未有變動的庫存產品,物聯網可就此對企業作出相應的提示,以謹慎對待后期此類產品的采購。供應鏈管理在物聯網的技術應用下,實現了智能化的管理效果。
四、結束語
在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是目前現代技術發展進程的大勢所趨,也是新時代對現代物流行業的必然要求。怎樣將物聯網技術更好的應用于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中,是值得企業作出不斷研究與探索的問題。只有不斷創新與發展,才能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從而獲得企業長久穩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崔濤.物聯網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新工具[J].中國商論,2017(21):1-2.
[2]許珂瑞.物聯網應用下的供應鏈管理發展新趨勢分析[J].中國商貿,2014(29).
[3]崔津渡,李誠邦.中國對外貿易條件:1995—2005年狀況分析[J].國際經濟合作,2006(4).
作者簡介:
郭柳萍(1992-),女,漢族,江西吉安人,本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研究方向: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