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滄州市地下水基底構造較復雜,根據地層劃分,在第四水系中,自上而下劃分為4個含水組,滄州地下水開采,主要集中在第Ⅰ含水組和第Ⅲ含水組。第Ⅰ含水組相當于全新統(Q4),底板埋深30~40米;巖性西部為細砂,東部為粉砂,砂層厚度一般為0~20米,局部大于20米,單位涌水量2.5~5.0立方米/時·米,礦化度一般小于2克/升,東部大于2克/升。第Ⅲ含水組相當于中更新統(Q2)地層,頂板埋深120~160米,厚度160~200米。該含水組為孔隙承壓水,含水層以粉細砂為主,夾少量的粉砂層,含水層厚度為30~60米;除東部沿海及青縣東北部為咸水外,大部分為淡水,單位涌水量5~20立方米/時·米;第Ⅲ含水組礦化度西部小于1克/升,東部大于1克/升,含氟量一般為2.4~6.0毫克/升。
【關鍵詞】滄州市;地下水;污染原因;防治對策
一、地下水質監測結果
2018年1、3、8月對轄區6眼深井(其中棉紡廠點位由于企業停產停電無法采樣,全年未監測;制酒廠和代家墳2個點位關停,無法采樣,全年未監測)和1眼淺井(氧氣廠點位由于企業停產停電無法采樣,全年未監測)進行了調查監測。全年獲監測數據210個,檢出數據72個,檢出率為34.3%。
(一)深層地下水
氯化物超標率為25.9%,氟化物超標率為100%,鐵、錳、銅、鋅、揮發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氰化物、硒、鎘、六價鉻、鉛和總大腸菌群12項指標全年均未檢出。
(二)淺層地下水
氧氣廠點位由于企業停產停電無法采樣,全年未監測。
二、地下水評價
依據地下水監測結果,采用《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推薦的單項組分評價和綜合評價方法進行評價。
依據地下水水質指標監測結果,計算出地下水綜合評價分值F。深層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高主要是由于地質構造所致,非人為污染,不參與評價。
(一)地下水污染原因
2018年,滄州市深層地下水在市區布設六個監測點位,淺層地下水布設一個監測點位,受監測點位覆蓋面較小的限制,監測結果不能完全代表和涵蓋整個滄州市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但從多年的水質監測結果不難看出,滄州市市區深層地下水中氟化物嚴重超標,這主要是由特異的地質結構造成的,非人為污染所致。據河北省地勘局第四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提供資料,氟化物超標主要原因:一是滄州市深層地下水的隔水層中蘊藏著云母、角閃石等含氟礦化物,它們易產生水解作用,把氟化合物釋放到水中;二是滄州市深層地下水呈弱堿性,且硬度偏低,地下水中的鈣離子含量低,氟離子和鈣離子不易形成氟化鈣沉淀,使氟離子易保留于水中;三是滄州市深層地下水徑流條件很差,水中的氟離子不易被帶走。
(二)地下水污染防治對策
1.淺層地下水污染防治對策
推廣綠色農業和節水農業,防止農藥、化肥污染淺層地下水。一方面,加強監督和宣傳教育,工商、技術監督、農業等部門聯合,加強技術指導,控制無機肥銷售和使用量,多使用有機肥和農家肥,根據土壤特性,做到合理適量施肥。另一方面,推廣節水農業,如栽種苜蓿、大豆、速生楊等節水省肥高產植物,多種植秋作物,適當減少小麥種植面積。采取節水灌溉方式,逐步采用噴淋、滴灌等節水、高利用率灌溉技術,防止大水漫灌時造成化肥、農藥等下滲污染地下水。認真執行《滄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在全市禁止銷售和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決定》,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嚴把“三證”(農藥登記證、農藥生產許可證、農藥生產標準號證)審核關,防止無證假冒偽劣農藥充斥市場。
提高工業固體廢棄物、生活和醫療垃圾污染資源化利用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對工業固體廢棄物、生活和醫療垃圾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以減少污染源的數目,變廢為寶;回收廢舊電池等危險廢物,避免對土壤、植物、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減少廢水和污染物排放。采用清潔生產和先進的污染治理工藝,做好廢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實現廢水和污染物減排和零排放。如電鍍廢水采樣閉路循環,鍋爐煙氣治理廢水經沉淀、冷卻后再用于洗滌;控制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回收有用產品,盡量使流失在廢水中的原料和產品與水分離,就地回收,這樣既可降低生產成本,又可減少廢水中污染物排放量。
2.深層地下水污染防治對策
禁止人工回灌地下水;在開采多層地下水的時候,如果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開采承壓水時要做好潛水的止水工作,防止汛期瀝水倒灌;報廢井要及時做好封井工作,防止出現“天窗”而造成瀝水或上層水下侵污染。通過關停自備井,地下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對防止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的產生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齊志會.全球地下水形勢:機會與挑戰(一)[J].海河水利,2002(05).
[2]朱雪芹,徐秀娟,蔣麗艷.哈爾濱市地下水開采安全評價體系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02).
[3]朱雪芹,文麗杰,孟慶國.哈爾濱市地下水開采安全警戒量的研究[J].水文,2003(03).
[4]王平,田自紅.保護地下水 讓我們行動起來[J].河南國土資源,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