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時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財政管理也加強了管控,經濟技術的騰飛離不開行政事業單位的每一份堅持和付出,在工作人員的合理有效安排工作的時候達到財務管理的最佳階段。在以往的管理方式上發揮了崗位應有的職責,并做出了社會貢獻;在新時期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還存在著體制內部和結構管理上的一些弊端,經過本文的探討希望能帶來改善。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在履行工作職能的時候具備一定的市場性質,具有調節市場功能、發揮經濟建設的作用,加強內部財務的管理是有效保證財務制度內部結構緊湊、人員合理配置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監管能履行自身的工作職責,更好的為國家做貢獻。財務管理分為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評價三方面,在內容上分為內部控制、資產管理、財務監督等,在市場上通過內部的結構管理能實現內部結構的平穩運行,達到財務上真正技術管理的革新和創新,為行政事業單位將來的深化改革奠定基礎。
一、財務管理的含義分析
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當中屬于單位管理的一部分,通過內部和外部的有效聯控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資金資產的有效配置,優化財務資產結構和加強人員機制管理,增強內部的抵抗力與單位內部的競爭優勢,從而更好的為上層建設奠定基礎。加強統籌協調和配合,加大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改造傳統產業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實現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建設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不僅通過財務管理能實現企業的資產流動的有效配置,也能使單位內部的經營戰略有所調整,在經營戰略不斷的調整之下,能更好的適應市場的需求,達到經濟效益的增加。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面臨著一直以來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首先就要解決這些根本性的問題;雖然無法從本質上根本解決爭端,但通過長時間的執行落實能將問題進行很好的處理,實現單位的內部有效管理。
(一)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重視程度不足
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在單位財務管理過程中缺少足夠的重視度這是目前根本上存在的問題,不加強重視度,改變自己的心態在財務管理工作上是非常怠慢和松懈的。財務管理是行政事業單位的核心,也是單位發展的根本,將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上的位置擺正才能在日常的工作管理當中有效開展工作,切實將財務管理落在實處。其次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任務繁重,領導的工作重心基本都放在人員的安排和人脈的維護上,無法將心思放在內部管控上,這是根本原因,也是長期工作執行下來的實踐經驗,在短時期內要想得到改善解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二)財務管理體制不完善
由于上文所闡述的領導的工作重心不在內部管理上,而是在外部的關系維護上,在內部工作上的管理時間幾乎為零造成財務管理體制的不完善,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領導的重視度。財務管理體制不完善體現在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評價三方面,在內容上內部控制、資產管理、財務監督等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弊端,這些財務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需要長時間的修葺完善,加強財務管理的形勢已經刻不容緩。體制內部的不完善將造成行政事業單位無法實現內部管理的有效結合,不利于工作任務的實施開展。
(三)財務監測機制不到位
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的管理監測不到位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當中存在的最關鍵的問題,在進行行政內部監測管理當中應當加強對內部人員的結構安排,尤其是對于監測管理這一點,加強內部人員的分工協作,在分工協作的過程中,將財務審計和財務會計區分化對待,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從而減輕在財務監測當中的監測不到位的情況。目前的情況是財務會計和財務審計都是在一個部門下,在分工協助的時候人員不能有效將會計工作和審計工作有效區分,不利于工作任務的順利開展。其次在財務監測當中,沒有對監測結果進行適當的反饋總結,缺少反思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導致監測失誤,適當的反思總結是保證在以往的經驗上實現創新和發展,達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革新。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的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的中心是單位的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時刻關乎著單位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要對財務管理制度有一個新的認識。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也就是在維護著單位的健康平穩運行,使單位在發展中能減少錯誤方針的制定,走正確的改革發展道路。
(一)樹立法治理財觀念,提升思想層面的認識
事實上,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建設離不開方針政策的制定,正確的方針制定需要不斷的加強對思想層面的認識,只有思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才能在制定方針政策的時候能清理出自己的思路,為單位的發展建設提前做好方向的規劃。
樹立法治財務意識觀念要從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上進行相關的補充,即技能知識培訓,加強財務管理的法治意識能將財務制度走向正規化、嚴格化的渠道,讓財務跟法律聯系在一起,能提高單位領導人的重視度并加強對財務體制的建立修葺。財務本身就應當跟法律聯系在一起,法律是國家制定的道德規范以及行政事業單位運行的準繩,具有權威性、認證性和不可侵犯性,牢牢將二者聯系在一起,也就是將財務規范的條例條款中加入法律的內容條款,能更好的制定法治理財措施。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系建設
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分工意識,積極構建財務管理體系是約束員工的重要途徑。財務管理當中內部控制、資產管理、財務監督這三方面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分別對這三方面加強建設是保證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建立的關鍵。建立起財務運營的整個流程,在內部人員的管理上實現“權責統一,分工協作”;加強對財務體制法律法規的建設并適當的加以人性化的條款,以被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確保每一項內部條規條款的設置都是恰到好處,讓員工從內心接受這些條款,認真工作、積極履行工作職責,更好的實現單位的財務管理。
(三)強化單位內部監督
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加強單位的內部有效監督,單位的內部監督體制的建立是確保內部清正廉潔、公平公正公開的首要條件。內部監督是確保內部管理和內部人員有效結合的關鍵,必要的監督體系的設立是實現財務管理的創新發展。
所謂的內部監督無非就是內部的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能及時給予反饋并適時的調整戰略計劃,及時糾正單位在決策上的錯誤決定,增強決策的高效性,提升決策的有效競爭力和信息的實時性。這是其一,其二是利用單位的經費定期的給審計工作人員加強工作內容的培訓,不管是職業道德建設,還是其專業的技術技能方面都進行培訓,穩定員工的內心并從源頭上解決了在以后工作當中的失誤,不斷的在自我約束下完善自己,是內部監督的有效手段。
四、加強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意義
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不容小覷,它不僅具有調節國家宏觀經濟的職能,穩定國民經濟的發展;還具有符合我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國情的作用。我國是社會主義經濟,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下實現內部團結、互相監督、共同發展是每一個單位應盡的職責和義務,加強對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是從體制上根本解決了管理體制內部人員結構缺陷、上下管理混亂的弊端,推動單位內部的高效運行并保證單位的效益。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下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當今時代很顯然創新和改革才是單位發展的根本動力,源泉就是要加強財務管理,利用財務管理的優勢使單位內部得到均衡有效發展。在對單位內部加強財務管理的時候要注意內部結構的調整優化,保證內部結構安排的合理性,實施全方位的監督和全面化的管理促使內部結構的有效性,達到財務管理在單位發展過程中的基礎性作用。因此加大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必要的監督措施和體系建設是必不可少的,在監督和體系上多添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參考文獻:
[1]周水敏.新時期下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納稅,2019 (4).
[2]呂鳳敏.關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關問題的探究[J].納稅,2018 (30).
[3]張渝渝.簡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經貿實踐,2018 (2).
[4]楊萍.經濟危機形勢下做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初控[J].生產力研究,201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