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芳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開放性發展,中小企業數量在我國企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資金作為企業正常運轉的保障,對于企業的穩步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當資金營運管理不善,融資困難,資金鏈斷裂等一系列問題產生時,企業將直接面臨著無法經營的狀況,嚴重者是破產的危機。而儲存的營運資金過多的話,對于企業的發展也沒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可以這樣說合理的營運資金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是企業長久性的有力支撐?,F如今,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對于營運資金的管理存在很多的問題,那么對其營運資金管理提出怎樣的措施,才能使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本文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營運資金;中小企業;融資;管理
營運資金的高效管理和有序運轉是中小企業得以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一個企業的長久發展是企業管理者對于營運資金的合理配置。企業管理者作為企業的先鋒,必須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資金,對于企業日常運轉資金不能認為資金越多越好,營運資金是企業發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因此在未對市場前景進行深入調查時,必須對營運資金進行合理規劃,不盲投,不積壓,使其發揮市場價值,增加企業有效收益。
一、營運資金的概念及意義
企業的營運資金指的是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簡單來說就是指企業經營中所有的收入減去外債后的凈資金額。具有周轉時間短、來源具有多樣性、波動性大等特點。而對于企業營運資金的合理配置,指的是企業中的相關負責人采用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辦法,分配企業的營運資金,使其到達既能滿足企業的良好運轉,又能在企業出現問題時,短時間獲得資金支持的雙贏局面。
二、中小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困難,渠道局限
融資是一個企業渡過難關的一種方法,但由于中小型企業規模小的特點,融資難在中小企業中普遍存在,當企業生產經營需要擴大或者償還負債需要籌措資金時,渠道很局限。就目前而言,融資體系在我國還有很大的局限性,金融市場的不完善,資本市場發展的不成熟,能給中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渠道[1]有限,這一系列因素都導致中小企業通過金融機構獲取的資金有限。另外銀行對于貸款企業都有相應的限制條件,在相關制度的約束下,一些中小企業又不具備持有股票和發行債券的資格,一時之間對于銀行的貸款也難拿到。如果能獲得經營過程中甲方的支持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一方面減輕了企業融資的壓力,另外還可以提高中小企業的工作動力,但是甲方在提供融資時也會建立一個衡量的標準,若是企業的信用滿足甲方的標準,才能得到甲方的融資支持。雖然說現在的金融機構很多,但是若是通過金融機構獲得所需的資金,企業雖得以短暫緩解,但是高昂的資金利率,會讓企業舉步維艱,負擔加重。
(二)企業對于營運資金管理的意識差
1.缺乏健全的現金與網絡管理制度
當今社會,網絡技術日新月異,智能科技也越來越進步,人們對于現金的使用率越來越低,日常出行一部手機即可滿足出行需要,企業的日常交易、工資發放等都可以通過網絡轉賬的方式實現,所以說持有現金是當下獲利最低的一個資產管理方式。雖然網絡轉賬方便快捷,但是并不代表企業的日常經營就不需要現金流動。目前由于許多中小企業公司對于市場需求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再加上管理人員的意識薄弱,并未對現金和網絡轉賬建立一個健全的管理制度,導致企業無法對現金的使用進行有效的控制,過度的網絡轉賬記錄增加人員的工作負擔,管理人員對于日?,F金的收支情況也不能有一個詳細的了解,這些都是造成資金短缺的潛在威脅。
2.應收賬管理制度缺乏
面對市場環境的激烈競爭,導致中小企業為了增強銷售競爭力,很多企業采用“產品銷售出去才是硬道理”的銷售模式,而銷售人員在這一模式的刺激下,為了提高自己的銷售額,只重視將產品銷售出去,而對于客戶不能及時匯款也不在意。這種偏斜式的銷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銷售量,但不可避免的是應收賬款數額占企業總銷售額的比重越來越大,如若賬款逾期無法收回,就容易發生壞賬[2],在統計收入時看似是盈利的,實際上卻是資金短缺的前兆。
中小企業對于及時收賬取款的意識薄弱,導致缺乏應收賬管理制度。從應收賬款的產生之初,沒有制定合理的信用標準,未對客戶的信用資質進行調查,對于準時償還或者拖欠收賬款沒有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增加了壞賬的可能性;應收賬款產生之后,對于長期欠款的采購商,也沒有制定相應的措施來規避壞賬帶來的損失。
3.缺乏市場調查,存貨積壓,易陷入資金周轉困境
社會在發展,市場需求瞬息萬變,由于不少中小企業管理者未對市場的需求做調查分析,單憑上一季度的銷售量認定未來市場的需求,從而制定采購計劃,這樣盲目的存貨管理,嚴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周轉。雖然充足的存貨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避免缺貨帶來的損失,不過有利就有弊,存貨的過多,也會增加持有成本,減少企業的來源。由此,對于存貨管理[3],企業必須認清形勢,合理配置,以防企業陷入資金周轉困境。
(三)缺乏營運資金管理人員
在我國,中小企業的規模一般都比較小,再加上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甚至一些中小企業抱著“不負債”的傳統觀念,對于營運資金管理意識差甚至不曾有,從而缺乏專業的營運資金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的缺乏使得企業不能對資本結構的配置有一個合理的規劃,不能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調整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例,也不利于企業對于風險和受益的評估,從而導致企業的配置結構失衡,使企業的狀態一直穩步不前。
三、對于提高中小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企業信用,增加籌資渠道
中小企業在面對多變的市場,必須完善企業的各項制度,提高企業的信譽度,增加籌資渠道,以備不時之需。簡單來講,企業的發展要站在一個長遠的角度,不管是“家族式”企業,還是大型企業的代加工廠,都必須制定屬于自己企業的規章制度,企業中的運營手續都必須依法走正規的流程,只有這樣在面對飽和的市場融資渠道,出具正規的企業運轉手續,才可獲取政府提供的完善資本市場的信任,從而獲得長期資金來滿足短期的資金需求,緩解企業償債壓力。還可以與長期合作的甲方建立商業信用融資方式,以獲取資金的支持。無論采用哪種方式,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經營情況,綜合考慮,權衡投入成本和負債融資成本,避免債務負擔過重產生破產風險。
(二)制定合理的營運資金管理制度
企業的穩步運轉離不開營運資金的管理[4],一套合理健全的營運資金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基石,也是一個企業長久發展的核心。資金管理:科學合理的資金預算方案,是企業把握資金使用方向,控制資金流動去向的前提。因此在企業的日常運營中,必須對收入與支出進行管理,通過對比與當下的實際情況制定嚴格的資金管理方案,把控資金的流失。存貨管理:要認識到存貨對于企業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企業必須采取先進行市場調查,再制定存什么樣的貨,存多少量的計劃,爭取做到既不積壓,也不缺貨的最佳運營狀態,提高存貨周轉率,除此之外,還要設立相應的責任部門,加快問題的解決速度,提高辦事效率。應收賬款管理: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對客戶制定相應的信用等級,通過調查對客戶進行ABC信用評級,通過資金折扣的方式加速資金回收,合理控制應收賬款占銷售額比重,避免將來壞賬的產生。
(三)對于閑置資金的合理分配
每一個階段中小企業在拋去日常運轉的開支、負債的償還后,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閑置資金。為了發揮出這些閑置資金的最大價值,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投資體系,對閑置資金進行合理分配,以期取得最大的收益。證券與理財投資都可以提高收益,為企業增加一項營收方式。
總之,中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必須保證營運資金的正常運行,健全營運資金管理的制度,做到規范、合理有序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吳莞婷.中小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8 (22):198.
[2]王璐.中小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河南Z有限公司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 (04):109+111.
[3]常艷美.中小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之道[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 (12):83-84.
[4]黃燕燕.中小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貿,2017 (09):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