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冬
摘? ? 要:環境心理學在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與重視,園林景觀的欣賞主體是人,園林景觀的設計者們也是人類,因此研究人對于環境的心理感受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綜述了環境心理學在我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現狀,發現我國環境心理學的應用大多在住宅設計、道路設計、商業街的設計中。提出環境心理學在我國園林景觀設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繼而做出合理的結論與建議。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環境心理學、應用研究
1? 前言
所謂環境心理學,是指人類的心理感受和行為因環境的變化而不同,環境心理學正是將環境的變換與人的心理與行為相結合,研究其中的深刻聯系。其重要內容在于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環境心理學研究需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以環境的變化作為立足點,研究人的心理感受變化及行為特征,增強人與環境的關聯,才能對環境心理學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所謂園林景觀設計,是指園林設計者們通過對自然景觀、建筑景觀、社會因素進行靈活運用、合理搭配,構建出自然與社會和諧平衡,帶給人們以美的舒適的享受工作生活環境。從一定程度上而言,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美的藝術,通過園林景觀設計達到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優秀的園林景觀設計不僅僅滿足環境安全和人的生理需求,更應該滿足人的舒適度、審美等方面的要求。
2? 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環境心理學應用
2.1? 安全性心理需求的應用
人在生活與工作空間中,對空間環境氛圍有一種私有和控制的欲望,包括安全和可控制的環境,當環境處于人的安全范圍內并且是可預測的,這種環境可以大幅度的避免大眾的生理不適以及心理焦慮。在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時刻注意保證滿足人的安全感以及可控感。比如在選擇景觀植物上,需要植物景觀高低搭配,寬疏有序,比如靠墻可選擇高一點的芭蕉以及爬藤植物,低處搭配矮喬木、草本花木等,這樣搭配起到分割空間的作用。又比如,園林中亭臺長椅、長凳長度需設計合理,使人們就座時不會擁擠,維護人的心理安全距離,使人們從心理上得到滿足。
2.2? 私密性心理需求的應用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這就導致了人們對于私密性需求更加注重。人們對環境的私密性需求主要體現在:(1)生活節奏的快速化,許多人希望在喧鬧的社會環境之外,有一個安靜舒適的場所,能夠自得的享受一個人的小時光,有獨處的需求;(2)在競爭激烈,壓力山大的工作環境之外,人們期望在擁擠的城市環境中,有一塊可以清凈放松內心的場所,不希望有人打擾;(3)在群眾中隱藏自我的需求,宅男宅女不論好壞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主要群體,在忙碌的工作之外,許多人都只想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被人注意,也不被人干擾。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人們私密性的心理需求,比如,在公園中,利用植物景觀、建筑景觀營造半封閉或封閉的空間環境,在城市中建造一個讓內心清凈安定的場所,滿足人們靜坐、讀書、私語等需求。
2.3? 開放性心理需求的應用
人們不僅僅有私密性的心理需求,也有開放性的心理需求。人的開放性心理需求表現在人們有社會交往、活動交流的需求以及對開闊景觀的需求。園林景觀設計中,要適當的引入像游湖、賞花、觀鳥等社會活動,能夠讓人們在活動同時實現溝通與交流。開放性的景觀、開闊的視野能夠讓人直抒胸臆,一吐日常生活中的不如意不暢快,能夠有效的舒緩人們的消極情緒,使人心情開朗。
2.4? 實用性心理需求的應用
我國傳統的庭院就是菜圃、花園、草藥園、果園以及馬場等活動場所的綜合體。在現今的私人庭院中也可以看到青菜茂盛、果實累累的景象,更有許多具有生活情趣的人,在家動手操持園藝。不論是私人庭院還是公共的景觀園林,其功能應該是多樣化的,園林景觀設計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游玩觀賞的目的,更應該具有直接讓人參與、使用以及起到生態保護和創造經濟效益的作用。園林設置可以開放的時間段,讓大眾參與設計種植庭院花木以及公益售賣花木等活動。
2.5? 觀賞性心理需求的應用
園林景觀不僅僅具有經濟和實用功能,隨著經濟生活的進一步提高,人們對于環境的可觀賞性愈加重視。優秀的園林景觀設計要具有美感和時代感,讓人們可以在觀賞放松的過程中感受到愉悅身心和積極向上的力量。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有積極意義體現的植物景觀和建筑景觀,既滿足園林景觀的實用需求,又能滿足民眾對于審美要求和觀賞宜人景觀的心理需求。
3? 環境心理學下的園林景觀設計研究現狀
3.1? 目前我國缺乏環境心理學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的基礎理論知識,國內的這方面的研究是在國外關于環境心理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案例的研究基礎上加以改進與完善,沒有結合我國國情,沒有結合城市特色,沒有針對老人、幼童、業主等人群展開調查研究,自然也就缺乏針對性的措施與園林景觀設計。
3.2? 目前我國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許多的問題與不足,首先園林景觀設計師們缺少現代景觀學意識,園林設計理論研究缺乏科學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園林景觀設計方面拿來主義盛行,導致各地建造出來的園林景觀千篇一律,模仿痕跡明顯,缺少園林所在地區的地方特色、文化背景內涵等。
4? 針對我國園林景觀設計的對策及建議
4.1? 園林景觀設計應融入地方文化特色
我國園林景觀設計師在著手園林景觀設計之前,應充分考察園林所在地方的歷史文化背景,了解當地的人文特色,將地方特色融入園林設計與建造中。比如,福建信奉媽祖、海洋文化,可在當地的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媽祖文化和海洋元素;湖南湘西地區的園林景觀,可融入當地的少數民族建筑樣式,植被可采用虎耳草,結合湘西邊城文化特色,讓游覽者第一時間內感受到當地的文化特色,了解當地的人文特色、民族風情。
4.2? 園林景觀設計應針對不同階段人群
從環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應該遵循統一和諧的原則。比如應該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人群設計活動區域,相應區域的植物景觀、建筑景觀應該符合該年齡階段人群的生理和心理活動,符合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比如兒童活動好動,對色彩鮮艷的事物關注度高,兒童所在的區域就應該選取顏色相對豐富鮮艷的植物和配套設施,且植物應避免帶刺、有毒,應選擇健康有益的,觀賞性強的植物,從而激發兒童的好奇心,滿足他們的求知需求;而老年人心態成熟,更偏好傳統事物,更加向往和諧自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場景,該區域內可采用傳統的花鳥魚蟲等做裝飾,配置棋盤、魚塘等活動區域,結合中國傳統的園景文化,促進老年群體身體健康,身心和諧。
5? 結束語
園林景觀沒有具體的大小規格要求,園林建筑工程也沒有統一標注,植物景觀更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園林景觀應該是一個可以“讓心靈散步”的場所。園林景觀設計和人的心理需求關系緊密,這就要求園林設計師們能夠有效地將環境心理學與園林景觀設計相結合,形成一門專門的學科,這樣我國才能可持續的構建出和諧自然地園林景觀,讓每個人置身于園林景觀中都能體會心靈飛揚的感覺,營造美好的生活和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 陳麗花, 彭超, 駱丙流,等. 環境心理學在大學校園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綠色科技,2017(15).
[2] 邵瑩瑩. 環境心理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明日風尚,2019(4):12.
[3] 張溪明. 環境心理學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5):3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