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雨
摘? ? 要:近年來,現代建設迅速,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進步,我國城市建設明顯加速,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導致城市環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惡化。我國政府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就是要在進行建筑施工時多利用綠色環保材料,減少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材料消耗以及環境污染,改善居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并促進整體資源的高效利用。通過整體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能夠為城市的后續發展和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推動我國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并行。BIM技術是數字技術在建筑業的直接運用,正在引領建筑行業一次史無前例的變革。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建筑業科技含量也在穩步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應用BIM技術進行綠色公共建筑的設計和施工,對于當代建筑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BIM技術;綠色公共建筑設計;應用分析
1? 引言
常規意義上的綠色建筑需具備能源節約、清潔無污染以及環境友好等特點,這依賴于技術上的創新和理念上的進步,只有不斷推進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應用,才能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建筑施工所帶來的污染,使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加的舒適。節能環保是綠色建筑實施的關鍵,在施工全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這一理念,尤其是在工程設計階段要確定綠色施工的總基調。而建筑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不論是在結構復雜程度還是多功能要求方面均有更高要求,有時單憑設計人員很難達到工程要求,給綠色建筑實施帶來困難。BIM技術的應用為綠色建筑設計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不僅可以實現建筑數據的快速驗算,而且還可以進行可視化模擬,有利于綠色設計性能的預先分析,不斷提高綠色建筑設計的效率和質量。
2? 什么是BIM技術
BIM技術能對整體建筑進行一定的表達,而且表達非常的客觀、準確、建筑模型會按照局部的設計變化,產生一定的改變,提高建筑設計的嚴謹性、合理性。如今,很多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對BIM技術進行廣泛應用,為綠色建筑的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舉個例子,早在90年代中期,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便將3D模擬以及時間維度進行結合,開發出了最早的4D模型,實現了在動態基礎上模擬施工的目標。不僅如此,軟件開發企業在技術方面進行了優化,為BIM技術在綠色建筑設計中運用提供了技術支持。舉個例子,Autodesk企業改進了BIM技術,而且在其中添加了Revit軟件,版本也得到了更新,能滿足一定的使用需要。因此,BIM技術在綠色公共建筑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且技術也在不斷的升級中。
3? 在綠色建筑設計中運用BIM技術的優勢
其一,在建筑工程項目選址及場地改造環節,需要針對場地規模、建設條件、建筑功能、經濟要求等要素進行全面分析,并基于分析結構在BIM技術的輔助下,實施場地開發、利用率分區等工作,讓土地利用率得以切實增強。其二,在建筑工程項目初期設計環節,需要在BIM技術的輔助下,從建筑結構、材料屬性、平面規劃、外部圍護構造等要素入手,對建筑能量進行全面分析,在全面分析各要素后制定設計方案,以提升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及適宜性。其三,在選擇機械設備環節,在BIM模型的輔助下,能夠依據相關信息技術對機械設備運用情況進行科學模擬,將水、電、建筑材料等的用量科學計算出來,以實現節能環保的目標。其四,在建筑設計全過程中,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各個專業基于BIM數字化平臺下更能高效的對建筑能耗進行綜合分析,為提升綠色建筑設計能力奠定基礎。
4? ?BIM技術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4.1? 室內光線設計及溫濕度控制
我國地域廣闊,由于不同區域氣候差異性,對建筑物室內采光和遮陽條件有不同需求。對南方地區來說,比較重視室內環境溫濕度的調節控制,對室外光線的采光需求較低,而更多的是采取遮陽措施來減少室內光照強度。但對于北方區域來說,尤其是高緯度地區更為顯著,不重視室外遮陽效果,而對室內采光的需求較高,這有利于保持室內溫度。設計人員應綜合考慮地區差異性,合理設計室內采光及遮陽措施,提高資源利用效果,節約更多的能源。BIM技術的應用消除了設計人員憑經驗設計的弊端,可以通過BIM軟件系統運算得出當前設計方案下的相關參數,如遮陽系數、采光系數、保溫系數等。設計人員可以通過對比建筑采光設計標準對原設計進行修改,可對外窗尺寸、材料、分割方式及遮陽措施進行合理調整,從而改善室內環境,減少光線不良影響的同時提高對戶外光線的利用率,提高綠色設計效果。
4.2? 實現建筑和環境的統籌
第一,BIM技術擁有完整的自然環境控制技術。其可以在一定的環境中驗算建筑功能的可開展條件,而且為后面的設計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和理論。所以,在開展建筑功能設計中,可以利用BIM技術的運用通過立體化的模式來進行一層一層的分析,借助墻體導熱、屋內采光、幕墻光線折射度等一系列的參數,對設計工作進行改進。第二,根據建筑空間使用條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從而保證在進行局部設計的過程中,能開展多種數據的核算。防止因為技術溝通不合理,對綠色公共建筑設計的專業性產生影響。同時,這也起到了綠色公共體系設備的功能宣傳作用,為后面的環境和建筑塑造的統籌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BIM技術還具有數據共享平臺,促使設計中無法協調的空間審核產生優勢,而且在后續細節部分的圖紙設計方面,也為模擬實驗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對于缺乏發展經驗的綠色公共建筑體系來說,特殊的渠道不但滿足了目前城市建設的功能需要,同時也保證了建筑環境的合理轉換。
4.3? BIM技術在建筑管理指導方面的應用
通過長期的研究工作發現,當BIM技術應用到綠色公共建筑設計中時,不僅能夠非常精準的計算出建筑施工材料的重量,并且還能夠根據計算的最終結果,對實際建筑用材展開科學化的管理。BIM技術所具備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可以從根本上對已有的建筑資源展開合理化的分配,從而使得整個工程建筑更加順利開展下去。從另一個方面展開研究可知,綠色公共建筑設計工作從設計之初到實際建筑施工過程中,都能夠全方位地圍繞BIM技術展開設計,而且BIM技術本身就具有無法改變的特征,這種特征極好的防止了設計以及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擅自修改設計的行為出現,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將施工的監督作用全方位的發揮出來。最后,BIM技術在全面分析綠色公共建筑設計工作時,可以將工程各個環節的形態憑借數據信息模式加以呈現,并且將所生成的數據科學的存儲到計算機系統內部,從而實現整項工程的遠程監督。
5?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BIM技術的發展和不斷成熟,將其應用于綠色公共建筑的設計當中,不僅能夠對傳統建筑理念的統籌不足這一缺點進行補充,還能夠完善現有的建筑環保體系,從而為城市開展后續建筑的建設提供統籌管理方法和綠色施工經驗。不難發現,BIM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公共建筑的施工效率,更為后續的綠色建筑施工提供了平臺和經驗,正應了這些詞,提高效率、節省資源、降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對項目投資方來說,節省出來的都是真金白銀。從而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又好又快發展以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婷.BIM技術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9).
[2] 李海銘.BIM技術體系標準在綠色公共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標準化,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