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和幾十名相同遭遇的考生,為了爭取自己的考試資格,在大西南茫茫群山中一個叫赤水縣的郵局,給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同志辦公室撥打了電話。
可以說,沒有黨中央的英明決策,我們這批考生也許是另外一種人生。
貴州赤水天然氣化肥廠(簡稱赤天化)是上世紀70年代初,國家全套引進的13套合成氨和尿素裝置,年產30萬噸合成氨和48萬噸尿素的大型國企。當時從全省抽調管理和技術人員,1975年底在遵義地區幾個縣的知青中招各工種學徒。我下鄉的綏陽縣,招收儀表車間和尿素車間工人。我有幸被招到儀表車間,成為了一名儀表學徒工。
1978年高考開始報名了,赤天化大約有138名員工報名。而1978年也是赤天化項目建設關鍵的一年,廠里1977年高考走了30多名學徒工,都是各車間的骨干,單位領導們悶悶不樂,都擔心半年多后的高考不知道又要考走多少人。1978年7月,赤天化設備安裝已基本完成,公司工程系統已進入儀表調試階段,報名參加高考的員工們白天上班,晚上準備高考。為了穩住報名的考生,臨考前幾天,廠里還給考生放3天假準備高考。然而,廠里早已通過省里備案同意,不許已報名的考生參加考試。
在考試的前一天,考生領不到準考證,廠里宣布:經省里同意,為了支持赤天化最后階段的建設,不允許已辦好準考證的138名員工參加1978年的高考。當我知道廠里的這個決定后,真如晴天霹靂,赤天化考生的一場爭取考試權利的行動開始了。
考試前我們還沒有領到準考證,部分考生知道了廠里在開領導班子會,我們進入會議室,詢問為什么不發準考證。得到的回答就是組織上決定不準許你們參加今年的高考,此決定是經過省里批準的。我們講了國家高考報名條件、已經辦了準考證、為何還放假復習等等,但講任何道理都沒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我們又到縣招生辦反映情況。縣招辦的同志熱情接待了我們,告訴我們赤天化考生的考試教室都已編排好了,口頭上說第二天你們帶好工作證來考試。
考生去了縣招辦的情況被赤天化領導知道了,他們通知縣有關領導連夜趕到赤天化外賓招待所,說明不許赤天化考生參加高考是省里同意的,要求縣里布置好明天的考試,預防赤天化考生到現場鬧事。
高考第一天,我們部分考生懷著一絲希望步行6公里來到赤水一中考場。考場的氣氛非常嚴肅,考試教室門口站著武裝部持槍人員,檢查準考證后才能進教室。我們只能站在考場的窗外,眼睜睜看著考生們開始答題。我們是有準考證的,但不能坐在該坐的高考座位上,顯得多么的無助和失望。但是,我們期盼參加考試的心愿沒有絕望,我們必須向黨中央反映我們的情況,我們要考試!
我們幾十個考生從考場走到了縣郵局,給鄧小平同志辦公室打長途電話。郵電局的同志們很同情和支持我們。考生們湊足了電話錢,郵電局通過層層轉接,很快電話打通了(共花50元錢,那張小發票我珍惜地保存了好久)。
電話中我們反映了貴州赤水縣138位赤天化員工的準考證被單位卡了,進不了考場,我們要求恢復我們參加高考的權利。總理辦公室的同志聽了感覺情況很嚴重,全國還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也不知道怎樣處理。便跟我們講,給鄧小平辦公室通電話要省部級領導才有資格,你們發電報反映情況也許能收到。于是我們又用加急電報發到了小平同志辦公室,反映了我們的情況,期望小平同志能幫助我們。
不久后的一天晚上,在華一紙廠看露天電影,在縣招辦幫忙的兩位女同學,居然找到了我,告訴我們要求參加高考的事中央同意了,省里過幾天將啟用第二套試題讓我們補考,文件這兩天就到,希望我們趕快抓緊復習。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情萬分激動。一是兩位女同學,走了5公里的夜路,來通知我們這個消息;二是我們爭取了半個多月要求參加高考的維權終于成功了。
后來知道,關于赤水天然氣化肥廠考生要求參加1978年高考的報告,中央是這樣批復的:經主管文教的國務院方毅副總理批示并經鄧小平同志圈閱同意:第一,同意恢復赤天化138名考生參加高考的權利;第二,啟用高考第二套試題考試;第三,考試被錄取的考生,屬于車間重要崗位不能離開的,可以保留學籍,第二年入學。
考試開始前,在赤水一中操場,縣招生辦同志找到我,說教育部學生司司長要同考生代表見面。見面后司長講,這次考試能爭取到不容易,你們要好好考,不辜負黨中央對你們的期望。
第一天考的是政治,司長走到我桌子旁站了幾分鐘。考完后聽招生辦的同志說我考得還可以。確實,我政治考得最好,考了78分。
8月底,我收到了貴州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我是學化工的,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化工行業工作,在大化肥、氯堿、大甲醇、煉油、精細化工企業工作直到退休。 ?(摘自《文史天地》2019年第7期 吳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