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周維和王霞經朋友介紹相識,不到4個月就領取了結婚證。三年后,兩人生育了一對雙胞胎。因為工作原因,周維很少回家,王霞認為其對家庭照顧不周,兩人多次爭吵。生完孩子后,王霞滿月后便將孩子帶回父母家撫養,導致周維無法探視。
隨著矛盾的激化,2019年7月,因孩子撫養問題未協商一致,王霞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法院起訴離婚,請求法院判令離婚,并由自己撫養兩個孩子。周維卻認為,兩個孩子應該由他和王霞各自分開撫養。
法院審理認為,原被告的兩個婚生子為雙胞胎,不到兩歲,年齡尚幼。考慮到雙胞胎子女成長的特殊性,結合兩個孩子一直共同隨王霞及其父母生活的事實,法院從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確認兩個孩子由原告王霞撫養更加適宜。
因此,天山區法院于2019年7月30日作出判決,準予原告王霞與被告周維離婚;兩個孩子均由王霞撫養,周維每月支付孩子撫育費3000元,至兩個孩子年滿18周歲時止。
周維不服判決,上訴至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烏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目前判決已生效。
審理此案的法官分析說,隨著二孩政策的逐步實施,離婚糾紛案件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二孩撫養問題。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將不分開撫養裁判理念融入個案裁判中,因為年齡相近的同胞兄弟姐妹可以有充分的機會互相學習技能、交流經驗、宣泄情緒及完善人格。(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 ?(摘自《現代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