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華文
1.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池州 247100;2.池州市建筑活動綜合技術服務中心,安徽 池州 247100
BIM 技術可以構建起三維可視化仿真模型,該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可以結合現場施工具體情況對調控和搭建施工場布,能提高建筑領域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建筑工程項目大量真實的數據資料在BIM 技術的輔助下可以集合在一起,將各個信息聯系在一起。期間一旦某個環節的數據信息發生改動,將導致整個的關聯數據受影響。因此BIM 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可以構建起動態化的網絡平臺,便于安全管理人員動態化監測現場施工情況[1]。
BIM 技術下構建起來的是三維模型可以讓項目管理者更加清楚的看到各個環節的實際施工情況,管理人員在可視化的三維模型下可以針對某個問題清楚明朗的討論。此外,三維模型下項目管理人員還可以及時辨識項目開始到竣工期間存在的風險源,能及時采取措施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建筑工程涉及的專業領域較多,施工期間不兼容問題較為常見。在不同專業不兼容、缺少溝通的情況下,容易導致安全事故問題的發生。而借助BIM 技術則可以構建起全面的三維模型,各個專業的參與人員可以在同一個遠端上相互交流,確保信息下達的同步性,能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施工期間出現的安全事故。
施工場地布置中可以使用BIM 技術,在該技術的支持下可以構建出完善的施工場地布置方案評估指標體系。按照施工現場功能區的不同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分開設置作業區和生活區,確保兩者之間的安全距離。功能區在布局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水電、衛生、交通、消防等,這些都是需要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建筑物墜落半徑之外設置辦公生活區,并與作業區兩者之間布置防護裝置,做好明顯的劃分隔離。各個區域統一設計好后借助BIM 技術用視頻進行模擬,篩選出最佳的施工場地布局方案[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可以借助BIM 技術來落實安全管理措施。一是在BIM 技術的輔助下構建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將施工安全管理責任具體到每個人員身上,用明確的管理制度和責任機制約束安全管理質量,在安全管理中應用BIM技術可以保證安全管理工作能直接落實到個人,一旦在工作中出現問題可以及時根據責任機制找到直接負責人,避免安全管理人員互相推卸責任問題的出現,從而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效率;二是安全管理人員參照構建出來的BIM 模型,及時發現潛在安全隱患,并上傳至云端實現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動態化管理,采取這樣的管理模式可以將整個工程的建筑安全情況在整個項目中進行明示,這樣不僅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因為不了解項目真實情況盲目施工造成的不良影響;三是借助BIM 模型強化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強化工作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四是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作業的技術交底環節借助BIM 技術,嚴格按照BIM 技術標準化要求落實技術交底任務[3]。
在BIM360Glue 的輔助下可以向云端上傳構建完成的三維模型。項目管理人員進入現場進行安全管理值需要借助移動端設備IPAD 就可以及時發現三維模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此時安全管理人員可以點擊模型中元素將相機打開,將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照片拍攝下來,隨后可以將其載入三維模型中,要求相關人員進行整改。此外,安全管理人員好可以借助云端安全檢查技術將警示信息上傳給所有的項目關聯人員,起到人人警醒的作用。隱患問題得到整改后可以拍攝照片并再次上傳到三維模型中,進行二次檢查,直到安全隱患問題消除。
現場真實的施工環境在BIM 技術的輔助下可以完整創建出來,對于施工現場潛在的危險源可以更加直觀的展示。危險源辨識人員明確施工環境中存在的危險源可以更加直觀分析出建筑項目各個施工階段存在的安全隱患。危險源辨識人員可以在BIM 模型中將不同視角的危險源用亮色標記出來,以便提醒施工人員進入該工序后注意施工安全。
綜上所述,BIM 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便于安全管理人員對整個項目進行可視化管理,及時發現項目中存在的風險源,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可以被廣泛應用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