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乃強
(平涼理工中等專業學校,甘肅平涼 744300)
溫總理曾指出:只有在做中教、做中學,才是真正的教與學。作為一種探究式教學模式,“做中學”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項目教學法,即以一個完整地項目串聯起整個教學活動,從而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促使學生在實際項目中,激發創新潛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實現“做中學”教學目標的重要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完成項目工作任務,增長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從而獲得綜合執業能力的提高。
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是一門集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專業,涉及建筑力學、建筑施工技術、建筑構造與識圖等多方面知識與內容。在此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實際項目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在“做”中提出質疑,從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針對項目教學法在建筑工程施工專業中應用,本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出探索與實踐。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企業對高素質應用人才的需求缺口不斷擴大。中職院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學生專業職業定位主要為建筑企業的施工員,通過以建筑施工安全員、質量監督員為就業范圍。建筑施工技術作為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的核心課程,其主要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掌握建筑施工過程中所必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建筑施工技術課程內容可為其中重中之重,其教學質量不僅影響學生核心專業技能的發展,更是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日后的就業、擇業。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提出:教育教學過程應注重學思結合。通過實施討論教學、探究教學、啟發教學、體驗教學,引導學生逐漸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培育、輸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更要強化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將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的教學思路明確為:依托實際工程項目,在工程項目任務的驅動下,提高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根據近年來中職院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反饋、跟蹤情況來看,中職院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普遍存在綜合表現不理想、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皆有所不足。這就要求該專業學生具備相應的合作意識、溝通協調能力。此外,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樣要求該專業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自身專業能力、技術能夠與時俱進,才能真正在這個行業立足。
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教學中,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基礎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注重學生語言表達、團隊合作、溝通協調、自主學習等方面能力的培養,通過在該專業教學中引入項目教學法,引導學生在做中學,促進該專業教學知識、能力、情感等目標的實現。
教材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載體,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的重要紐帶。但是教材中往往只為學生提供基本的教學活動材料。這就需要教師在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教學中,立足于實際學情,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認知水平,適當調整、優化項目任務,構建“做中學”理念下以實際項目為主線的建筑工程施工專業課程體系。項目教學法在建筑施工專業實施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實際學情,由淺入深、由淺至難地設計項目任務,引導不同層次學生實施開展相應的項目任務,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在項目教學中學有所得,以免項目任務難度過大、實施時間過長,而讓學生產生懈怠、畏難情緒,使學生能夠通過完成項目任務,產生學習滿足感、成就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產生期待。
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知識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其中一部分內容會接觸到運算、識圖等,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物理等知識。而這些知識對基礎知識本就薄弱的中職學生來說,必然存在學習困難與壓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教學中,合理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將抽象的專業知識轉化為具體的項目任務,引導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在“做中學”理念指導下,合理安排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踐操作教學的開展,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
首先,向學生發布項目任務,并詳細介紹項目進展情況以及項目要求。學生在了解項目的基本信息后,明確實際任務目標。實際項目引導下的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教學,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到項目完成過程中,與學生一起推進項目進程完成任務,促使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專業知識體系的構建,達到在做中學的目的。對此,本人專門邀請了建筑企業專業、高校建筑專業教授對本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項目教學展開深入、系統地分析與論證,對該專業課程設計了包括砌筑工程、混凝土結構工程、土石方工程、結構安裝工程以及裝飾裝修工程等不同項目,并在其中的每個項目中設計了不同的分項目,例如,在混凝土結構工程項目中又分別設計了混凝土工程、鋼筋工程以及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等。
教學引導學生對項目任務進行分析、講解,并為學生準備詳盡的項目資料,與學生就項目細節展開分析、交流,對學生提出的任務計劃與決策進行討論,并進行項目小組的劃分。課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整理建筑施工相關技術資料,然后根據教師發布的項目任務要求以及課堂討論結果,制定詳細的項目工程計劃,對每個小組成員的任務分工、項目實施流程進行細化,并將最終完成的項目工程計劃提交至教師,教師指出學生工作計劃中存在的不足,并為學生提供相應資源,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項目工程計劃。
在劃分小組環節,教師應注重小組的專業性,可根據項目任務的不同,將學生劃分為鋼筋組、土石方組、混凝土組等,以調動學生對項目任務的參與興趣。同時,每個項目小組還要選出一名基礎扎實、認真負責的組長,帶領小組其他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項目任務。在此環節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前規劃好項目實施流程,還要根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對教學計劃進行動態調整,耐心為學生提供指導,確保項目任務的有序推進。鑒于建筑行業本身的特殊性,在實際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很多問題并不是單純通過學習書本知識或查閱資料就能夠解決的,還需要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逐漸積累經驗。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著重為學生講解實際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其中的知識重點與技術難點,才能讓學生在項目任務開展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更加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執行項目計劃,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審視、了解自身在專業知識與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并在后續的學習中不斷補充與完善。
確定項目計劃后,便可進入項目實施階段。在學生分組的基礎上,由組長對小組成員的具體分工進行安排。組長應根據項目計劃,分解項目任務,并將項目任務分配至每個組員。在明確每個組員的任務分工后,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種種問題。針對學生存在共性問題,教師應在課堂中進行集中講解;針對其中的個別問題,教師應對個別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團隊的作用也就此凸顯出來,項目的實施推進,不僅需要學生能夠正確識讀施工圖,還要清楚理解設計說明的真正意圖,確保項目的有序推進。學生在鋼筋、土石方、混凝土等工程量計算或者實操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可尋求專業教師或實操指導教師予以幫助,使得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得到有效、專業地解決。
通過項目成果展示,評選優秀項目成果予以肯定及表揚,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獲得滿足感、成就感,還可促使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相互學習,從而實現共同進步。此外,項目課程評價同樣是項目教學法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對項目教學過程以及實際教學效果的檢查與反饋。制定科學地項目教學評級體系,促進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教學的持續改進與優化,從而有效提升改專業教學效果。項目教學評價體系應從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三方面入手,以實際工程項目為引領,基于學生項目實施過程與最終成果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評價。
在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教學中引入項目教學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意識,提高學生專業技術與能力,將專業理論知識的運用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進行有效結合,促使學生在項目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參悟專業理論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之,基于項目教學法的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教學的實施,對于培養建筑施工一線應用型人才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