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煤炭工業潞安礦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山西長治 046204)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既要監管參建各方責任主體的行為質量,又要監管工程實體的質量,涉及大量的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貫穿于工程施工的全過程。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和信息化技術的普及,要完成對以建筑結構復雜化、施工工藝多元化、施工形式多樣化為特點的建設工程的監督工作,依靠之前一貫的靠跑現場、手工輸入、紙質統計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建筑行業的監督需求。因此,在現有背景下,如何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中,實現更高效、更科學、更合理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成為建筑工程領域許多監督工程師們的關注點。
信息網絡技術在建設工程領域的實踐運用,世界許多發達國家早已有了相當廣泛的應用,例如日本的“公共工程信息系統”就是目前發達國家中規模最大的建筑市場和建筑產品管理信息系統。隨著改革開放和國內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引發的一系列建設工程質量事故,使國內一些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逐步認識到利用信息化技術來強化政府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以提高各級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監督力度和工作水平,在有效遏止工程質量隱患和質量事故頻發過程中所起的關鍵性作用。北京、南京、廣州、紹興等地的一些監督機構應發展要求,相繼開發了具有地方針對性的質量監督管理軟件,但因為地方發展的不均衡性,使信息化監督管理軟件在業內的推廣度和廣泛運用上做得并不是很好。
作為一個完整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管理系統,應保證轄區內所有建設工程的高質量實施為目標,以現行國家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強制性條文為保障,將監督機構的內部辦公管理和監督工作的業務管理納入統一管理。要實現上述功能,應考慮在系統建立時設置以下模塊:
該模塊主要是監督機構為了工作的正常開展,進行的內部管理。主要應實現以下功能:①專業監督工程師的基本信息、工作職責、任務分工;②監督機構工程程序、內部管理流程等。
監督業務管理是質量監督工作的核心,也是監督信息化系統的核心模塊。該模塊以工程監督流程為主線,從監督工程注冊申報、審批;監督任務分配;監督方案編制;監督交底;重要監督環節的監督申請、審批及實施;監督發現問題整改報告下發及回復;竣工驗收的監督;直至工程認證等各環節的信息化管理,通過該模塊主要是為了實現監督工作的條理化、規范化、透明化,提高監督工作程序的運轉效率。
①工程資料監督,建筑工程資料是反映建筑工程實體最終成果的重要性文件,它不僅是建筑施工過程的一種文字性記錄,同時也是對各參建方履職行為的體現,還是對后期工程質量出現問題后進行溯源的重要依據。因此,工程資料要與工程實際施工進步保持同步,并保證真實性,通過設置工程資料監督模塊,監督工程師可以要求參建單位按照實際工程進度上傳工程控制性資料,在遠程就可以實現對工程施工現場的實施把握。同時質量監督機構還可以要求參與檢測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監督工程的工程材料的檢測數據上傳,第一時間掌握工程材料的質量保證情況,在工程建設初期把好工程材料的入口關,為后期的工程施工質量提供保障;②工程實體監督,做好工程建設各重點環節的工程質量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下發整改通知書或進行停工整改,并對問題整改情況做好復查工作。同時要求監理單位充分發揮其職責,對于現場發現問題及時通過監督系統進行上報,并按照質量機構要求監督相關責任單位做好整改工作。
監督檔案是整個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監督工作連貫性、真實性、完整性的重要體現。該模塊是在監督業務管理模塊和現場監督模塊的基礎上生成的一系列監督檔案,通過該模塊一方面可以保證監督檔案的完整性,一方面可以消除監督工程師在進行監督工作時的隨意性,有利于明確工作職責,實現對監督工程師的工作成效的考核監督。
作為一個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不僅需要滿足使用者日常的工作開展需要,同時還應為保證使用者高質量開展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該模塊的建立主要就是為監督工程師提供監督工作開展過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規、規范性條文、強制性標準、行業內先進監督技術、監督管理經驗的查詢和下載功能,以滿足監督工程師在日常監督工作開展過程中的查詢和學習要求。
該模塊主要是對工程建設各參與方的備案資料查詢和不良行為記錄。備案資料查詢主要是指各參與方在進行工程建設注冊申請時提供的企業資質、人員配置、質保體系等資料。不良行為記錄主要是參照建設部《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不良記錄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記錄內容對各參建單位在建設工程過程中的履職行為進行考核,并將其中的不良行為進行記錄,作為以后相關責任方進行工程參建的準入性復核文件。
該模塊,主要是利用監督記錄基礎數據實現對監督信息的分類匯總,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設置的工作查詢條件對需要查詢或了解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查詢。例如,某年度,在監工程的工程項目數量統計、各工程的進展、監督跟進情況;或就某一工程項目從監督注冊至查詢時間為止的施工進展情況和各責任主體的履職情況等。通過該模塊,系統可自動生成“XX 年度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數據統計年報表”“XX 工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網絡圖”“XX 年度項目(單位)工程監督注冊臺賬”“XX 年度項目(單位)工程監督認證臺賬”等日常工作開展常用的管理表格。
隨著我國工程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相關的政策法規、檢測技術、質量監督方式和監督模式也隨之不斷發生變化,監督工作人員不僅要懂得工程建設過程中涉及的施工環節的相關法律法規,還要對建設工程的基本建設程序和重要環節監督要有全面把握,通過加設學習培訓模塊,可以建立良好的人才培訓機制體制,使監督人員實時了解行業內最新發展動態,了解國家和質量監督管理方針、政策、法規、規范、檢測技術等的變化,更好地提高監督人員的綜合素質,拓寬職業發展渠道,為更加高效、權威性地開展質量監督工作提供技術保障。
各地區、各行業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建設發展的緊迫性的認識和理解上存在很大差異,質量監督信息化系統的推動很大程度上受到監督機構系統開發經費、監督人員專業知識水平、計算機運用水平和專業人員配置等因素的影響,在發達地區的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系統的開發運用效果明顯要比欠發達地區好很多,在很多欠發達地區,對于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系統的運用仍處于起步階段,僅滿足于日常開展工作,再將系統進行深度運用采用信息采集、統計、分析、處理、運用甚至共享等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各地方對質量監督機構的行政職能的定位上存在很大區別,目前國內比較常見的監督機構有納入公務員編制的,有屬于事業編制的,還有一些行業內設的質量監督機構屬于企業編制。不同的行政職能定位帶來的話語權的權威性存在很大區別,相比于公務員編和事業編,許多企業編制的監督機構在實際工作中既要履行上級監督機構賦予的政府監督職能,同時還要為企業發展全局服務,充當著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角色,在工作開展時,很難做到獨立開展工作、公正執法,監督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
各省市的建筑行業發展不均衡,相對來說,發達的建設行業發展更為快速,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開發運用相對欠發達地區經驗也更為豐富,因此,想要實現全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系統的全面性推廣運用,就需要行業協會站出來發揮它的組織協調作用,通過進行監督信息化軟件推廣運用的制度性建設、監督信息化軟件的業務知識培訓和監督信息化軟件的考核評價,在全國范圍內營造監督信息化軟件的推廣氛圍,才能在整體上加快監督信息化軟件的快速運用。
隨著國家建設工程規模和技術的發展,“云技術”“智慧工地”的一系列建設領域新名詞的出現,不光建設工程各參建方要與時俱進,提高自身能力,監督管理機構同樣要適應時代發展,積極引進信息化技術,不斷創新監督制度、監督方法、提高監督人員的從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為新形勢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事業的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