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成龍
(煙臺黃金職業學院 黃金經濟與管理系,山東 招遠 265401)
隨著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認識到實驗室在新時代教學培養中的重要性。近幾年,國內各高校不斷加大實驗室建設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1],經管類實驗室的重要地位逐漸凸顯。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是經管類專業學生實驗、實訓、創新的重要基地,也是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的重要法寶,更是新時代造就大國工匠的不二法門。經管類實驗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高職院校經管類人才的輸出質量和數量。但是,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并不是十分理想。為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在新時代教學培養中的效能,落實高職院校“怎樣培養人”這一艱巨使命,急需梳理、形成一套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新思路。
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各種規章制度的保障,并且其相對于礦山類、機電類、化學類等實驗室管理工作較為容易,但從經管類實驗室實際管理工作過程中反饋的情況來看卻是不理想的。究其原因是實驗室管理制度不完善、責任分工不明確。雖然“制度上墻”,但執行難、落實難的現象較為嚴重。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主要由教務處、系部、教研室等多個部門共同負責,但具體的實驗室管理工作卻是由專職實驗室管理員來完成。由于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管理主體較多,并且多個主體之間缺乏具體明確的管理分工,更沒有相關的管理制度來規范各主體的管理行為,導致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開展變得十分混亂。
良好的實驗室環境是保證高質量實驗教學的基本前提。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承擔的實驗課程多、學生多,時間緊、任務重。經管類實驗任課教師很難在實驗教學過程將注意力覆蓋到每一位同學,不能及時提醒、制止學生的違規行為,這就形成一種“以點蓋面”的管理難題,時間久了很容易助長學生的麻痹、懈怠風氣。當前,大多數經管類專業學生對實驗課堂的認識不夠清楚,不能充分認識到將理論付諸實踐的重要性,更有甚者把實驗課堂當作休息放松的場所,攜帶早餐、飲料、零食等進入實驗室食用的現象經常存在,桌面上、桌底下、抽屜里經常有食用后殘留的包裝紙、塑料袋、飲料瓶等,對實驗室環境衛生造成嚴重破壞。
高職院校實驗室是一個特殊場所,在實驗教學應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事故會對師生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失。近年來,高職院校樹立安全發展理念,高職院校實驗室安全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實驗室事故仍有發生。實驗室安全是發揮實驗室效能的前提,縱觀國內外高校實驗室事故,爆炸與火災占68%。在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是防火災、防觸電、防偷盜三個方面,線路老化、漏電引起火災的安全隱患還是存在的且短期內不容易被發現。經管類實驗室雖然沒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的危化品,但成規模的計算機同樣存在被病毒入侵造成信息泄露、數據篡改的安全隱患。這種表面看似“風平浪靜”的現象很容易麻痹專職實驗室管理員、實驗任課老師、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在實驗室管理工作過程中應把實驗室安全放在首位,常抓不懈[2]。
高職院校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各部門的積極配合,為提高經管類實驗室管理能力和水平,很多高職院校都配備了專職實驗室管理員。在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實際管理工作過程中,部分老師認為實驗室管理是專職實驗室管理員的本職工作,與自己無關且無需參與。這種錯誤的思想導致其不能充分履行實驗室課堂管理責任,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學生做與實驗無關的事情,把實驗室環境衛生搞得臟亂差,實驗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更為嚴重的是部分老師在實驗課程結束后敞門而去,相關用電設備一直處于開機狀態,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清潔衛生、課后斷電、課下鎖門這些屬于實驗任課老師責任之內的事情都需由專職實驗室管理員二次完成,無形中加重了專職實驗室管理員的工作強度。
在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難點分析中,可以發現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之所以“難”,究其根本是思想上不重視,導致實驗室管理工作在實際行動上、落實上有偏差。為糾正在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認識問題,廣大教師必須牢記“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培養什么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第一,打造“系部一把手”工程。逐步形成系部領導統籌安排、指導實驗室管理工作,專職實驗室管理員具體負責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實驗室管理新格局。第二,持續開展制度學習。定期組織教師、學生學習實驗室相關制度,包括實驗室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守則、實驗室應急管理辦法等,讓實驗室管理者、參與者在思想認識上有高度、有深度。
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實際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制度約束、責任分工,導致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很難打開。為進一步發揮制度優勢的導向與約束作用,應從制度上嚴格把關。第一,制度建設要做細。結合經管類實驗室實際管理情況,不斷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運行等制度建設,切實增強制度落實的可操作性。第二,制度落地要做實。系部教師必須學懂、弄通、悟透實驗室相關制度要求,在實驗室實際管理工作過程中堅決杜絕“形式主義走過場”問題的存在。
由于受我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對實驗室教學的重要地位缺乏充分的認識,在實驗室師資配備上有所欠缺。現如今雖然很多高職院校配備了專職實驗室管理員,但經管類實驗室專職管理員的數量還是較少,難以應對繁重的實驗室管理工作。為確保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均衡配備師資已成當務之急。第一,培養專業實驗室師資隊伍。重點從層次、結構、數量三方面著手,對實驗隊伍進行整合優化,培養一批結構合理、能擔重任、專業過硬的經管類實驗隊伍。第二,完善激勵機制。要充分認識教師在實驗管理中的重要地位[3],適當提高經管類實驗教師工資待遇,通過激勵機制調動實驗室管理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三,探索校企交流合作新模式。積極吸引優秀企業、科研單位參與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教學與管理工作,以此提高經管類實驗室的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數量逐年增多,實驗室管理工作呈現出更加復雜的現狀。為了適應新時代高職院校實驗室教育教學要求,經管類實驗室在管理技術、管理手段上必須與時俱進,運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實驗室管理的科學化[4]。第一,引入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系統。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系統的引入將使得實驗室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實驗室管理水平。第二,借力“互聯網+人工智能”。重點在經管類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融入“互聯網+人工智能”,努力做到實驗室24h無空白監控、24h數據實時回傳。第三,探索新媒體的應用。廣泛利用公眾號、抖音、微博等媒介,宣傳經管類實驗室相關規章制度,推送實驗室相關通知和文章,占領輿論宣傳新高地。
新時代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必須從思想上、制度上、落實上多下力氣,努力探索、形成一套適合高職院校經管類實驗室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