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潔
遼寧省凌源市畜產品安全監察所,遼寧凌源 122500
過氧乙酸屬于酸性消毒劑,對豬口蹄疫病毒、禽法氏囊病毒和豬水皰病病毒等這些非囊膜病毒,具有超強的殺滅作用。所以在畜禽養殖場的清理消毒工作中經常應用,但是一些養殖戶對過氧乙酸的性質和應用方法還缺乏正確的認識,在實際應用中降低過氧乙酸的消毒效果。為此,本文將對過氧乙酸的特性和使用注意事項進行介紹,供廣大畜禽養殖朋友學習和參考。
過氧乙酸是一種酸性強氧化劑,具有強烈的、酸性的、刺鼻氣味,雖然添加在清水和有機溶劑中的溶解性很好,但是它的穩定性較差,因為溶水后極易分解,添加濃度越大其分解的越快、酸性氣味越濃。并且過氧乙酸在貯存過程中也容易發生分解,如果遭遇高溫、強堿或有機物時更容易分解失效。畜牧生產中使用的過氧乙酸濃度基本為4%~16%,不會發生爆炸情況。如果濃度大于45%時,再加上劇烈的碰撞或加熱,可以引起爆炸現象,因此在應用過程中一定要慎重,切忌劇烈震蕩和加熱。
過氧乙酸首先通過氧化作用來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和細胞膜,然后進一步破壞細菌的酶系統。過氧乙酸還可以氧化病菌細胞壁的蛋白質,致使病菌細胞膜和細胞壁遭到破壞,改變了病菌細胞的通透性,從而使病菌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失去平衡。最后過氧乙酸進入病原體內部,再接著破壞酶系統的功能和結構,引起細菌代謝受阻,從而達到抑制細菌生長和殺滅細菌的作用。
同時過氧乙酸的酸性作用還能夠直接損傷細菌。因為過氧乙酸的強酸性能夠改變細菌細胞的酸堿性,致使細菌的代謝功能下降,而增加氧化作用,這樣就可以直接殺滅細菌。由此可見過氧乙酸通過氧化和酸性作用,就能夠使病菌微生物受到損傷,進而發生病菌死亡[1]。
過氧乙酸不僅消毒能力強烈,而且消毒效果迅速和高效,因此對真菌、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病原體均有很好的殺滅作用,起到高度的消毒效果。畜禽養殖場在冬季消毒時,由于外界溫度較低,一般的消毒劑在低溫下容易失去殺菌作用,故消毒效果較差。而過氧乙酸不僅在常溫下消毒效果極強,而且在低溫下殺菌功能也不會受到影響,只是需要較長的作用時間罷了[2]。
在使用過氧乙酸進行消毒時,隨著消毒過程的結束,過氧乙酸基本上會很快揮發完畢,不會像其他有強烈刺激氣味的消毒劑那樣留下刺鼻氣味,不僅對環境沒有造成污染,而且對人體也不會造成任何危害。過氧乙酸的應用范圍很廣泛,通常使用在畜禽養殖場所的消毒、傳染病控制和糞便污水后處理等多個方面,實踐證明在應用過程中對畜禽的生產性能和生長發育沒有不良影響,故過氧乙酸既可以作為預防性消毒劑,一般每周定期消毒1~2 次,也可以在畜禽發生傳染病時進行緊急消毒,需要每天消毒2 次,連續使用3~5 d[2]。
一般畜禽養殖場舍內、墻壁、地面、用具、道路和車輛進行消毒時,均選用噴霧消毒,這也是最有用的一種消毒方法。用微粒噴霧器將過氧乙酸噴成霧狀形成氣溶膠粒子,再覆蓋于需要消毒的物體表面,從而達到殺滅病菌的效果。使用濃度為0.05%~0.5%,每立方使用過氧乙酸消毒劑20~30 mL 即可,在噴霧過程中一定做到均勻覆蓋于物體上面,才可以起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如果掌握好使用濃度,也可以用于帶雞噴霧消毒,為了達到最佳消毒效果需要在消毒前關閉門窗或通風口,避免揮發分解,影響消毒效果。建議用0.1%~0.3%的濃度,用15 mL/m3,濃度為0.1%~0.3%[2]。
畜禽養殖場在空舍期間,清洗消毒結束后,可以采用過氧乙酸進行最后的熏蒸消毒,在消毒前先將雞舍進行密封、升溫和加濕,因為過氧乙酸在溫度25 ℃以上、濕度達60%~80%的封閉環境中消毒效果最好,所以要求畜禽舍內的溫度不能低于18 ℃,濕度不能小于60%,并且使用3.0%~5.0%的高濃度溶液來加熱熏蒸。在消毒結束后立即打開畜禽舍的門窗和通風口,以便盡快排出濃烈的刺激氣味,等待氣體排完后再進入,避免引進畜禽后損害呼吸道黏膜。
在清洗工作服或一些用具時,可以采用浸泡方法,為了避免過氧乙酸損壞和腐蝕衣物用具等,應掌握好使用濃度,一般藥物浸泡濃度為0.2%~0.5%,這種濃度對衣服和某些物品,不會造成損壞或腐蝕,而對金屬器具會產生腐蝕,因此在消毒后必須對金屬器具用水沖洗擦干,防止其生銹[3]。浸泡用的過氧乙酸濃度越高或者溫度越高,其消毒效果會越好,且需要浸泡的時間也比較短些。
由于過氧乙酸溶液非常容易分解,在保存時需要用塑料瓶盛裝,并且應在低溫和避光環境中保存,通常使用期限為6~12 個月,過期后會影響消毒效果。同時過氧乙酸溶液的濃度高于4%時會灼傷皮膚,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建議戴防護眼鏡、手套和口罩,尤其是噴霧和熏蒸消毒時,更需要做好保護工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