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波
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沈陽 110003
我國在頒布的《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中,對仔豬配合飼料蛋白含量設定的上限值,平均下調了1.5 個百分點,這標志著仔豬低蛋白飼糧體系應用推廣已變為全行業共同努力的方向。仔豬低蛋白日糧體系從理論研究到商業應用已經有超過20年的歷史,并隨著合成氨基酸工業的不斷發展進步而日益成熟。下面筆者就低蛋白飼料對仔豬的生長性能、腸道免疫和氮排放的影響進行介紹,為低蛋白豬飼糧在飼料企業和養豬場的應用提供科學參考。
低蛋白飼料并不是必需氨基酸含量不達標的日糧,相反在滿足所有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同時,還平衡了其他過量的非必需氨基酸。利用合成氨基酸配制低蛋白飼糧是相當經濟的。目前,晶體合成的氨基酸中,僅有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色氨酸價格還算合理。因此,配方師們還是需要繼續添加一定過量的蛋白質來滿足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如纈氨酸、異亮氨酸。在一般情況下,豬飼糧蛋白質降低2 個百分點,如由18%降低為16%,這對仔豬的生長性能及胴體品質毫無影響。
仔豬對蛋白質的需要,實質上是對氨基酸的需要。在高蛋白飼料中,高蛋白滿足了仔豬對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賴氨酸)的需要,但同時,部分其他必需氨基酸卻高于豬本身的需要,等同于浪費。低蛋白飼料是指將飼料蛋白質水平按NRC 推薦標準降低2%~4%,再添加工業合成氨基酸,降低蛋白原料用量的同時也滿足仔豬對氨基酸需求的飼料。王忠剛等[1]研究了低蛋白日糧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使用低蛋白飼料(添加了工業合成氨基酸,以保證低蛋白飼料與高蛋白飼料的氨基酸組成和水平無差異),對10~29日齡仔豬進行飼喂,試驗結果顯示低蛋白飼料對哺乳期仔豬和斷奶仔豬采食量有明顯的提高作用,在飼料蛋白水平降低3%的情況下,仔豬生長性能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有明顯的提升作用,這表明低蛋白質氨基酸平衡飼料有利于發揮仔豬的生長性能。
仔豬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其小腸絨毛長度和面積都影響仔豬對營養物質的吸收。當飼喂仔豬低蛋白質飼料時(蛋白水平降低不超過4%),仔豬的小腸黏膜能保持正常生理狀態,保證營養物質的吸收。張錦秀等[2]研究發現,用低蛋白飼料中添加液體蛋氨酸羥基類似物來飼喂28日齡斷奶仔豬,在日糧粗蛋白水平從21%下降到18%時,仔豬的飼料報酬能增高,能發揮仔豬的生長性能,改善仔豬的小腸黏膜形態和降低腹瀉率。低蛋白平衡氨基酸飼料還可以提高仔豬腸道免疫功能,當仔豬飼料蛋白質水平降低8%(由20.7%降至12.7%)時,能顯著提高血漿IgA 和IgG 濃度,從而增強仔豬腸道的屏障功能,提高仔豬腸道免疫,抑制疾病的發生[3]。
如果仔豬攝入100 g 蛋白,會有60 g 的總排放蛋白進入環境,對環境的污染是非常嚴重的。隨著中國對環境污染與保護越來越重視,各地政府加強對豬場的污染管理也是前所未有,并且這種趨勢不會放松反而會越來越嚴格,對于想長遠發展的養豬場來說,排污量的減少和處理都是必須要考慮并采取措施的。低蛋白飼料技術有助于減少氮和糞便排放量,緩解糞污處理壓力,保護環境。糞尿中的含氮廢棄物主要來源于飼料蛋白質經腸道微生物的代謝,而低蛋白飼料技術從源頭上減少蛋白的攝入,就可以有效降低氨氣、硫化氫等排放,減少臭氣。將豬飼料中粗蛋白質水平降低1%可以減少氮排放9%左右[4],能減少豬排泄物的總量、減少豬舍中的氨氣濃度。冬季豬舍氨氣等大量有害氣體大量積聚,會加速高熱?。ǜ咧虏⌒郧萘鞲校┑陌l生,保育豬的死亡率會更高。而低蛋白飼料能降低氨氣等有害氣體的排放,能促使豬群更健康。在各地政府對環保不斷加壓,強化對對豬場的污染管理之際,應用低蛋白飼料降低豬糞便排出的數量并大大減少氮的排放量,有助于豬場獲得長遠發展。
國內很多豬場養殖環境條件有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簡單認為高蛋白就是對動物有利、高蛋白就是好產品,這使得低蛋白飼料在飼料企業和養殖場并未得到真正的廣泛應用。近年來,隨著政府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低蛋白飼料技術在緩解豬飼料資源緊缺、降低生產成本、控制仔豬疾病、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低蛋白飼料對豬群、環境和養豬者都有利無害,是未來豬營養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