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璇
廣西柳州市柳南區太陽村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柳州 545007
本病常根據病初高燒高熱、眼鼻分泌物增多、嚴重肺炎、多發性(廣泛性)出血、咽喉部水腫、纖維素性肺炎及胸膜炎等典型癥狀作出判斷。進一步確診需做實驗室鑒別:首先采集新鮮的心血、肝、脾、淋巴結等病料組織制作涂片(或觸片),以高倍油鏡鏡檢,發現多量兩端鈍圓、兩極染色的細小桿菌,經革蘭氏染色呈陰性;再以無菌環境采集的病料接種于血液瓊脂平板和麥康凱瓊脂,置于37 ℃恒溫箱培養24 h,未發現有菌落在麥康凱瓊脂上生長,但在血液瓊脂平板則可見大量圓形、濕潤、不溶血的露珠狀小菌落,經涂片染色鏡檢呈革蘭氏陰性小桿菌,即可確診為本病。
本病的致病原是多殺性巴氏桿菌,在環境條件惡化、營養供應失衡、飼養管理不當、不良應激等綜合作用下才會引起動物發病。
1)環境控制是關鍵。定期清掃、沖洗牛場(舍、欄)內重點活動區域,清除糞污、墊料等有機物載體后進行消毒,科學的消毒程序能夠有效抑殺環境中大量病原菌。以保潔、消毒2 項措施保證空氣質量達標、飲食源不被污染,最大化降低感染發病機率。
2)強化飼喂管理是基礎。良好的營養狀況和科學的日常管護消除了潛在的主導致病誘因,對于降低發病風險意義重大。肉牛養殖戶應尊重牛屬于反芻畜的生理特點,盡可能滿足其福利化待遇:盡可能多地投喂易于反芻動物消化的粗纖維性飼料,日常食物源以野生牧草、人工牧草和禾本科植物(包括秸稈)為主,即使短期優飼、強化育肥的肉牛喂養也要適量搭配粗纖維性飼料,精料的添加比不宜超過40%~50%。有條件的規模化養牛場可適量補充瓜果蔬菜等新鮮青綠飼料,以多元化的天然食物源補充動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此外,還應滿足肉牛每天適量運動及光照,全舍模式每天至少需在配套運動場上自由活動2~4 h,這樣有助于促進其消化能力并提升機體抗病力;全天不間斷供應清潔飲水(符合安全飲水標準);建議牛舍內懸掛牛羊專用營養舔磚,任其自由舔舐,可補充多種動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促進消化,促使皮毛光亮;適時啟動驅蟲程序,春秋兩季須分別驅蟲1 次,驅蟲劑最好選擇當前較為廣譜高效的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當秋冬季逐漸進入枯草期前要提前儲備充足的飼草料,以防止牛群因營養供應不足而掉膘;盡量避免冷熱應激、疫苗免疫應激,以及換料、轉舍并群、長途販運、驚嚇、濫用藥物(抗生素)等造成的各種不良應激。
3)合理應用保健預防程序。經近代畜禽規模化養殖生產實踐總結認為:按照中醫學食藥同源理論以及“治未病”理論,合理使用某些保健型食藥材參與動物四季常見病防治效果確切。推薦以下肉牛養殖常備經驗方劑,清熱解毒、健脾開胃,首選“胃腸活、健曲、牛羊專用健胃散、山楂開胃散”;初春、秋冬季預防病毒性感冒等諸般雜癥,依據“寒病熱之”理論,首選小柴胡散、荊防敗毒散、紅糖姜湯水;夏季久雨放晴、高溫高濕環境條件下,依據“熱病涼之”理論,預防腸炎(濕熱下痢)、紅眼病、中暑等諸般雜癥首選穿心蓮散(主腸炎)、麻黃魚腥草散(主呼吸道疾病)、魚腥草散(主生殖、泌尿感染)、金銀花散(主眼疾、上呼吸道感染)、雙黃連(口服液/散劑,主清熱解毒);孕產母畜首選益母生化散、白頭翁散、母子康散等,可預防母畜產科疾病。上述推薦方劑可遵中獸醫辯證后合理加減、聯合組方應用,效果更佳。
筆者結合長期獸醫臨床實踐總結認為,當前治療本病的廣譜高效處方如下。
1)肺炎型。氟苯尼考注射液(0.1 mL/kg)+替米考星注射液(0.05 mL/kg)+Vc 注射液(10~20 mL),混合肌注,1 劑/d,連注3 d。
2)腸炎型。頭孢噻呋鈉(0.1 g/kg)+黃芪多糖注射液(0.2 mL/kg)+魚腥草注射液(0.1 mL/kg),混合肌注,1 劑/d,連注3 d。
3)肺炎夾腸炎。采用復方長效磺胺注射液+黃芪多糖注射液(0.2 mL/kg),混合肌注,1 劑/d,連注3 d。針對絕食超過12 h 以上的病畜,建議首次注射時同時另側頸部肌注1~2 劑(間隔6 h 左右)復合維生素B 注射液,以促進胃腸蠕動、排除宿便,這樣有助于促進病畜盡快恢復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