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鳳華
廣州航海學院,廣東 廣州 510700
土木工程制圖是土建類各專業非常經典、實用的一門基礎學科。該課程有兩大模塊: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畫法幾何以正投影原理為主要理論基礎,以介紹、貫徹國家有關制圖標準為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邏輯思維能力。工程制圖是投影原理與國家制圖標準在各專業的具體運用,培養學生閱讀和繪制專業工程圖樣的基本能力。盡管這門課重要,且內容多,但課時有限,目前54 學時,有時節假日還會沖掉幾個學時,所以有效的課時數不多,因此要上好這門課,必須根據本課程的特點進行教學改革,改變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畫法幾何部分主要研究正投影原理,學習投影法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適度刪除部分內容并調整深度。重點講述正投影原理,精講點、線、面的投影特點、作圖方法,減少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相對位置關系等對實踐性應用不大的內容。詳細講述立體的投影特性、畫法,但立體的截切、二補三(根據立體的兩個視圖補畫第三視圖)等內容是畫法幾何教學的難點,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空間想象能力,由于學時較少,授課信息量有限,教學中點到為止,以夠用為度。至于體與體的相貫等內容難度大,后續運用較少,基本上不涉及。
工程制圖模塊又包括兩部分:建筑施工圖與工程制圖課程實訓。為了把這兩部分有機結合起來,我以一個真實的工程案例為主線來教學,采用學校最近修建好的一棟學生宿舍樓作為教學案例,學生可實地觀摩,深入、仔細地弄清圖樣表達的內容和規定,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快速、牢固地掌握專業知識,且以一個現有建筑物作為案例進行繪圖實訓,不僅增加了繪圖難度,還能提高學生的識讀能力[1]。
教學效果好壞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我認為教學方法是每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自己摸索出來的,別人的教學方法只能參考,不能人云亦云,照搬照抄。況且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信息反饋來動態調整。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改革在如下幾方面進行。
老師自己本身要吃透教材,并把配套的工程制圖習題集里的習題全部做一遍,在學與做的過程中,空間想象能力與空間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升華。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對該課程知識體系、知識點進行歸納分析,發現、總結規律,如:講述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時,可總結為“兩框一斜線”,兩框:指平面投影為具有類似性的兩個封閉線框;一斜線:指平面投影積聚為一條與投影軸都傾斜的直線,這樣學生容易理解與掌握。老師在做題的過程中,能親身感受學生做制圖作業時的苦與樂,同時把我們的體會、經驗分享給學生,大大增加師生感情,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教室中的實物培養學生空間思維[2],如:把講臺上的粉筆盒變成空間三個投影面,可演示三面投影體系的建立,物體在三面投影體系中的投影、展開,及三面投影圖的旋轉歸位,展示空間與平面之間的相互關系,幫助學生分析、理解問題。利用粉筆頭、鉛筆、三角板等給學生演示點、線、面的投影特性、相對位置等。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室中的梁、柱、窗臺、門窗、地面、樓面、踢腳、樓梯等實物作為教具,可幫助學生理解建筑物的構件及作用,提高專業圖的識讀能力。
如啟發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練習式教學法等等,使學生能夠跟上老師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在講解例題之前,先讓學生先思考、練習一下,通過這個過程,學生會集中精神,運用剛剛學習的原理、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若做不出來,也會更加認真聽取老師的講解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土木工程制圖是一門主干專業基礎課,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同時還要注重教書育人,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這是學生將來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所必備的重要素質,實現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