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年紅 陳智慧 劉漢忠 卞傳花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畜牧發展促進中心,山東蘭山276000
自2018年8月3日沈陽市沈北區養豬場突發非洲豬瘟以來,我國生豬產能急劇下降,并且難防難控。此病是筆者從事疫病防控30年來碰到的發病率、致死率最高的一種病,給我國養豬業造成巨大損失。經過1年多的調查,筆者發現本人所在的山東省臨沂市規模戶飼養的“洋三元”中招率較高,而散戶飼養的土雜豬無恙的較多。筆者指導的中、小養豬戶大多沒有發病,在非洲豬瘟疫病流行面前能夠挺得住,避免了疫病發生,現將做法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養豬戶要學習當地獸醫站發放的非洲豬瘟防控明白紙、放映防控光盤,加強對非洲豬瘟疫病預防知識的學習;要通過廣播收聽疫病預防信息,要觀看電教片,熟悉非洲豬瘟發病的特點,臨床癥狀、剖檢變化,以及傳播途徑、預防措施。養殖戶之間要相互交流、學習防控辦法。
1)養豬場建設要布局合理。凈區建有飼料室,車輛熏蒸消毒室。場外建有車輛洗消處,門口有消毒池,人員進出有噴淋消毒室,衣帽換洗間。
2)杜絕與外面疫源接觸。豬場門口消毒池灌上3%~5%的火堿水,利于車輛輪胎消毒。車輛洗消干燥后,先用火堿噴灑1 遍,再用戊二醛消毒1 遍。場內人員進場經過消毒室噴淋后,把換下的衣服放在0.3%過氧乙酸中浸泡30 min。鞋子先用火烤1 遍,再放入0.5%過氧乙酸溶液中浸泡40 min。生活中不到外面買豬、牛、羊肉吃,不到外面聚餐。嚴禁到有生豬排泄物、污染物的場所。養豬戶之間不聚集,不參加培訓班,避免交叉感染。
3)飼料車輛要消毒。送飼料的車輛先停在離場200 m 外,然后用自家車輛轉運,轉料車開進飼料熏蒸室,熏蒸消毒(把3%~5%過氧乙酸放在瓷盆中加熱)50 min,密閉2 d 徹底消毒后,才能使用。
4)售豬要采取恰當的方法。當育肥豬體重達到130~140 kg 時,把豬攆出來,經過售豬通道,離場300 m 再過秤交易。
1)飼養當地土種豬,堅持自繁自養。臨沂當地黑豬適應性強,耐粗飼,抗病能力強,發病少,好飼喂。他們以當地沂蒙黑豬、蘇太豬為基礎,飼養量占豬群三分之一以上。
2)控制雜交母豬代數。以黑豬為母本,通過長白、大約克雜交,飼養二代生豬。在雜交二代小豬中,選育生長快的小母豬,留作母本,長大后與杜洛克公豬雜交,生產三代土雜豬,飼喂效果也很好。
1)注意添加量。在非洲豬瘟流行時,豬場里一般是產前、產后母豬先發病,然后是50 kg 以上的育肥豬發病,最后是15~25 kg 小克郎豬發病。養豬戶在母豬飼料中添加質量好的脫霉劑(蒙脫石+甘露寡糖+添加劑),包被的電解多維與清瘟敗毒散(中藥提取物+保健劑),劑量加倍使用,提高母豬抗病能力,保證母豬生產活力不受影響。育肥豬按照正常劑量添加。
2)注意飼喂方法。保健品在飼喂時要集中投放,1 次/d,連喂5 d,隔2 d 再喂,效果比全天飼喂要好。
3)飼喂酸化劑。仔豬飼料中添加酸化劑(甲酸、乙酸、乳酸、檸檬酸,酸度≥75%),改善腸道微生物菌群,有利于消化、吸收,防止仔豬腹瀉,減少疾病。同時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增加仔豬采食量,促進生長發育。
4)添加益生素。母豬、育肥豬在不喂藥物時,飼料中添加包被益生素,提高腸道益生菌數量,使飼料消化得更徹底,豬糞排泄成型,沒有臭味。
1)在育肥豬圈舍中添加50~60 cm 厚的稻殼、鋸末(里面含有發酵好的生物菌種墊料),進行污物凈化。豬排出的糞、尿被生物菌群當做培養基吸收,豬舍不排污,聞不到臭味。育肥豬群活動場所好,環境干凈,生長迅速。由于采取環保養殖,生豬抗病能力強,很少發生疾病。
2)由于墊料中有生物菌種消化糞尿,污水不外排,墊料溫度高,豬舍中不產生蛆、蠅,夏天豬場干凈衛生,減少疫病的傳播。
通過上述5 種方法,臨沂市中、小養豬戶大力增加土雜豬飼養量,飼料中添加保健品、包被益生素,采取環保養豬。近1年來生豬存欄量增加20%,能繁母豬增加30%,為臨沂市生豬生產增加了活力。
豬喂驅蟲藥時的注意事項
1)使用驅蟲藥最好在早晨豬未吃食前,用少量精飼料將藥拌入喂服。
2)按體重計算出每頭豬的實際用量,驅蟲藥因有一定的毒性,用量一定要準確,否則易中毒,用藥必須一次性投足,不可將藥分幾次喂服,這樣不僅效果差,還容易使寄生蟲產生抗藥性。
3)豬只服用驅蟲藥后,1~3 d 內排出的糞便要及時清除,防止蟲卵擴散。
4)若養殖戶初次使用驅蟲藥,最好先用1~2 頭豬作試驗,這樣可以避免因劑量掌握不準而出現中毒等反應。
5)肥豬屠宰前1 個月內不投服驅蟲藥,母豬產仔后15 d 驅蟲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