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華 劉建明 馬 軍 團 勇 李 濤 禇洪忠 楊光維 乃比江
新疆伊犁州畜牧總站,新疆伊寧835000
伊犁州是新疆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和種畜禽生產基地,新中國成立以來,伊犁州曾先后育成我國第一個肉毛兼用綿羊品種——新疆細毛羊,我國第一個育成馬品種——伊犁馬,我國第一個育成牛品種——新疆褐牛,1985年又培育出中國美利奴羊(新疆型)細毛羊,并擁有哈薩克牛、哈薩克馬、哈薩克羊、伊犁白豬、伊犁雞、伊犁鵝、新疆黑蜂等優質地方品種。2019年末,伊犁州牲畜存欄649.01 萬頭,牲畜出欄580.35 萬頭,肉、奶、蛋產量分別達26.39 萬、38.41 萬和8.1 萬t,分別比上年度增長5.17%、11.49%和8.54%,畜牧業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農牧民人均新增可支配收入中來自畜牧業貢獻額達460 元,畜牧業以成為伊犁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產業、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農牧民增收和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在畜禽品種改良方面,2019年伊犁州共開設牛人工授精冷配站574 座,除國家良補凍精外,引進各類優質牛凍精10 萬余劑,完成黃牛冷配30.17 萬頭;綿羊品種改良240 萬只,其中哈薩克羊選育提高185 萬只,肉羊經濟雜交55 萬只,馬人工授精配種母馬7 396 匹,居全國各地區首位。
伊犁州作為全疆重要的種畜禽繁育和供給基地,近年來伊犁州始終把種源基地建設和種畜禽管理工作擺在牲畜品種改良的突出位置,在畜牧業發展中制定了“良種先行”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良種推廣體系建設,延伸管理內容、規范管理形式、加大管理力度,不斷提高種畜禽良種化程度。
伊犁州主要畜禽品種有27 個,其中綿、山羊8個,牛4 個,馬2 個,豬5 個,家禽8 個,特種經濟動物2 個。近年來,伊犁州在畜禽品種遺傳資源普查工作方面已完成了對哈薩克羊、新疆細毛羊、哈薩克牛、薩??搜?、新疆褐牛、哈薩克馬、伊犁馬、伊犁白豬、伊犁飛鵝、伊犁黑蜂等10 個畜禽品種(系)的現狀進行現場勘驗工作,依據屠宰性能的測定對畜禽品種進行收集資料并分析整理相關數據,申報了新疆褐牛、伊犁馬、哈薩克羊等3 個活體地理標志產品,注冊了伊犁牛肉、伊犁馬肉、伊犁羊肉、伊犁鮮奶、伊犁禽蛋等5 個公用品牌地理標志商標,制定了5 個特色畜產品標準體系和20 多項地方標準,進一步提升了我州地方畜禽品種的知名度和信譽度,使畜禽品種品牌化、資源化,逐步體現畜禽品種的商品優勢和經濟優勢。
伊犁州建立了完整的種畜質量監管體系,明確了種畜質量監測職責。州直種畜禽場從2001年的2個發展到目前的20 個(自治區級種畜禽場9 個,自治州級種畜禽場11 家)。其中:種馬場2 個,種牛場6 個,種羊場8 個,種豬場2 個,種雞場1 個,種蜂場1 個。
伊犁州各縣市有畜牧業執法證、監督證的工作人員共352 名,2019年行政執法培訓2 次,為規范種畜禽生產經營秩序,每年開展種畜禽執法檢查,對養殖場違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種畜禽管理條例》中的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銷售假劣種畜禽等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2019年開展種畜禽執法檢查25 次。
嚴格落實動物防疫責任制,發放各類疫苗4 658.94 萬mL/萬頭份,發放價值273.65 萬元的防控物資,有效保障全州動物防疫工作順利開展。春秋季免疫期間,各類動物疫病免疫率達98%以上。加快推進畜牧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制定《關于加快推進畜牧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指導意見》,積極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加社會化有償服務”運行模式,目前成立各類獸醫服務組織40 個,覆蓋率達到45%以上。嚴格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認真執行動物運前備案、落地報告、隔離觀察等監管制度,截至目前,完成動物產地檢疫704.2 萬頭只,完成屠宰檢疫257.26 萬頭只。3 處公路衛生監督檢查站檢查動物531.7 萬頭(只/羽)。
2019年對國外傳入、國內首次發現的牛結節性皮膚病全面開展拉網式排查、無害化處理和緊急免疫工作,緊急免疫牛119.48 萬頭,排查牛226 萬頭次,無害化處理病牛504 頭,隔離同群牛2 826 頭;嚴防密控非洲豬瘟,2019年排查養殖場戶13.7 萬戶次、生豬1 810 萬頭次,屠宰場1 070 座次、待宰生豬5.4 萬頭次,無害化處理場517 座次。聯合市場監管局開展豬肉水餃非洲病毒抽樣檢測266 批次(800 余份樣品),銷毀問題水餃20 余t。聯合伊寧海關、霍爾果斯海關、霍爾果斯市農業農村局及時處置合作區內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的問題豬肉干38 袋(7.6 kg)。積極保障市場供應,加大現有養殖場產能保護力度,統籌安排2019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種豬場和規模豬場貸款貼息)項目資金90 萬元,有效保障本地區生豬供應,同時,積極支援疆外生豬供應,累計外調生豬12.7 萬頭只。
在種畜禽監督管理過程中還存在執法隊伍力量薄弱、執法手段單一、執法力度不嚴等問題,導致了《畜牧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法律規章難以完全貫徹落實。
伊犁州少部分種畜禽還存在只引種不育種,只引進不選育的現象,只單純地重視擴大規模而輕視畜禽質量的提高,導致引進的品種質量不斷退化,致使地方品種的遺傳育種進展緩慢,缺乏競爭力。
伊犁州地方品種資源的保護利用和開發重視力度還不足,一段時期內只注重引進外地品種,而忽略了本地品種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為了切實提高對加快新疆畜禽種業發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推進依法建設和管理種畜禽場,提升種畜禽生產能力和水平,為新疆畜牧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支持保障,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因地制宜,根據伊犁州畜禽品種區域總規劃(2016-2025年)和轄區各地發展實際需要、資源和合理配置,制定切實可行的種畜禽生產區域布局短期、長遠規劃,認真開展畜禽品種登記工作,建立健全優良種畜登記數據庫。
依據《畜牧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對各種畜禽場全面開展清理整頓工作,認真落實新疆自治區關于對種畜禽場生產經營許可“吊銷一批、整改一批、規范一批”管理原則,從源頭上凈化州直種畜禽市場,推進伊犁州種畜禽場規范化管理,加強種畜禽場育種規劃審核備案制度,完善更新種畜禽場信息管理平臺相關信息,及時掌握各種畜禽場生產的動態變化情況,科學指導種畜禽場畜禽生產,促進種畜禽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認真開展畜牧獸醫、種畜禽執法綜合執法,加大種畜禽質量安全監測、種畜禽執法檢查、種畜禽的假冒偽劣鑒別力度,建立種畜禽執法互查互促機制,全面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州直種畜禽執法部門將定期、不定期對各縣市種畜禽場開展種畜禽生產經營專項執法檢查。
種畜禽的選育是依據畜禽的生產性能來決定的,提升種畜禽生產性能就能從根本上提高種畜禽的質量。要積極引導養殖場(區)參與畜禽生產性能測定,特別是對種畜禽場要根據選育計劃的要求,聘請技術專家開展種畜禽鑒定工作,強化數據分析,為種公畜后裔測定提供評估依據,提高種畜生產水平。
畜禽疫病凈化工作是動物防疫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各種畜禽場要結合伊犁州本地及本場情況,重視動物疫病凈化工作,加強疫病凈化,加強畜禽安全生產,全面促進伊犁州畜牧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