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
婚后約定婚前房屋共有? ? 離婚時單方毀約不認賬
通常情況下,房屋產權證登記在誰的名下,誰就擁有該套房屋的所有權。家住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一對年輕夫妻,在度蜜月期間,丈夫覃耀華為了給妻子趙秀麗一個驚喜,主動提出與趙秀麗簽訂一份《婚內協議書》,約定其個人婚前在柳北區某住宅小區購買的一套按揭房,歸他與趙秀麗共有。趙秀麗聽罷,意外之余又感到非常甜蜜。
可事后,不知是什么原因,覃耀華并未將房屋所有權變更到夫妻倆的名下。趙秀麗雖心有不悅,但并沒有說什么。
時間就這么一天天地過去,到了2015年,兩人的孩子出生。生活壓力大了,溝通交流少了,兩人開始摩擦不斷。
2018年1月,覃耀華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將趙秀麗訴至柳州市家事少年案件審理中心(以下簡稱審理中心),要求離婚。3月中旬,審理中心開庭審理時,趙秀麗認為孩子尚小,需要來自父母雙方的呵護,明確表示不同意離婚。主審法官根據雙方的答辯,認為他們還沒有達到離婚的條件,駁回了覃耀華的訴訟請求。
可之后,兩人的關系依舊沒有緩和的跡象。趙秀麗漸漸認識到,兩人的感情再也回不到從前了,這樣耗著對彼此都是折磨,便決定變被動為主動。半年之后的10月上旬,趙秀麗以感情破裂為由,將覃耀華告到了審理中心,請求依法判決兩人離婚,孩子由她撫養,覃耀華婚前按揭所購房屋按照雙方簽訂的《婚內協議書》約定,按夫妻共有財產進行分割。
12月底,審理中心開庭審理此案。庭審中,覃耀華表示,自己同意離婚,也愿意將孩子交由趙秀麗撫養,但不同意趙秀麗關于訴爭房屋屬于夫妻共有財產的說法。他認為,涉案房屋是其個人婚前購買的,雖然雙方簽訂了《婚內協議書》,但是該協議書并未實際履行。因此,應根據物權法定原則來確定該房屋產權歸屬。現在房屋所有權證書顯示該房產已經登記在他個人名下,理所當然是他個人的婚前財產,不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婚內約定合法有效? 未辦理產權變更不影響協議執行
審理中心經審理查明:2010年7月中旬,覃耀華與趙秀麗登記結婚,8月中旬,兩人前往某律師事務所,在律師的見證下,簽訂了一份《婚內協議書》,約定:覃耀華婚前按揭所購房屋的全部所有權屬以及所有裝修、裝飾和房屋內的家具家電等物品歸屬夫妻共同財產;覃耀華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證書及土地使用權證書后,應立即協助趙秀麗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產權變更手續,并將趙秀麗列為共有人。可是,兩人之后并未實際辦理變更手續。
關于訟爭房屋的歸屬問題,審理中心認為,因趙秀麗與覃耀華是在律師見證下簽訂的《婚內協議書》,該協議書為雙方基于夫妻關系做出的約定,是兩人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協商一致的結果,不涉及第三方利益,具有民事合同性質,故該協議對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雖然訟爭房屋僅登記在覃耀華名下,并未依照《婚內協議書》的約定將趙秀麗列為共有人并辦理登記手續,但不影響婚內財產協議約定的效力。所以,審理中心確認,訟爭房屋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但是,房屋不能像蛋糕一樣進行切割,怎么辦?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0條規定: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并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準許;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做出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補償;如果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則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就所得價款進行分割。
綜上,審理中心依法于2019年4月26日做出判決,準許趙秀麗與覃耀華離婚;孩子由趙秀麗撫養,覃耀華每月按時按數支付撫養費,且每月可利用周末探望孩子。另外,房屋歸覃耀華所有,結合訴爭房屋市場現價85萬元,剩余按揭貸款20萬元等實際情況,覃耀華補償趙秀麗房屋共有份額折價款32萬多元,房屋剩余按揭貸款由覃耀華個人負責償還。
(文中人物為化名)
法官說法:
近年來隨著我國離婚率的持續攀升,夫妻雙方在結婚后往往會就夫妻間相互忠貞、家庭責任、財產債務、孩子問題及懲罰措施等內容簽訂諸如保證書、協議書、承諾書等文書,對某些財產、權利進行婚內約定,而這類文書是否全部有效,除了判斷是否具備生效法律要件以外,還需要結合具體案情綜合判斷。
本案訴爭的焦點就是夫妻婚內協議的效力確定問題。首先,夫妻雙方均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具備獨立訂立協議并獨立承擔約定義務的民事法律行為主體資格;其次,夫妻雙方在第三人(執業律師)的見證下完成了民事行為(簽訂《婚內協議書》),足見協議是夫妻雙方自由、自愿的真實意思表示;最后,夫妻雙方約定處分的權利義務不涉及婚姻家庭以外的第三人利益,是將財產在彼此之間進行公平分配,具備合法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該協議對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
據此,法庭確定雙方簽訂的該份婚內協議合法有效,夫妻訴爭財產按雙方約定條款分割處置。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