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宏義
摘 要:針對數學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文章探討基于信息技術的數學教學創新策略。學校要組織教師進行學習,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而教師要注重對數學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巧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5;G4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1-0048-02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水平的進步,信息技術被運用在多個領域。尤其是在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更是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針對現階段數學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文從幾個方面探討基于信息技術的數學教學創新策略。
一、數學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
1.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掌握程度不高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部分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掌握不夠熟練,這種情況是由于教師沒有積極地學習信息技術。部分數學教師受到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并不重視,滿足于傳統的黑板與粉筆,這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課堂教學的需求。
2.使用信息技術的時機掌握不好
雖然說信息技術對數學教學有著諸多好處,但也并不是隨處都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主要是利用其直觀、形象的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數學的魅力,進而達到提升學習興趣的目的。但是,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使用的時機掌握不當,導致信息技術不但沒有給教學帶來便利,反而阻礙教學的正常進行,讓整個課堂變得混亂,甚至偏離教學重心。因此,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注意不要濫用,應當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讓信息技術的切入能夠恰到好處,最大限度體現信息技術的優勢。一般來說,如果切入較早容易導致學生無法進行正常認知,切入較晚又容易導致學生思維無法進行有效發散,無法達到拓展學生思維的教學目的。因此,教師對信息技術使用時機的把握直接影響教學效率。
3.無法通過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得到基本普及,但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應試教育”依舊殘存于大家的觀念之中。有些教師為了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得到一個更好的成績,教學的時候偏于知識的講解,不太關心學生的興趣。而對一個學生的評價,也往往停留在學生考試分數層面。雖然信息技術正在校園大力推行,但一些教師不重視教學模式的改變,反而為了提高考試成績而使用信息技術,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實際上,這樣的信息技術使用方式只是停留在表面,是不正確的。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應當以提高學生興趣為目的,讓學生能夠通過信息技術感受到數學學科魅力,為學生打造一個個性發展的空間,進行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
二、基于信息技術的數學教學創新策略
學校要積極組織教師進行學習,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而教師要注重對數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融合,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巧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積極組織教師進行學習,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成為“引導者”,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正因為如此,教師更需要積極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素養,更好地使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引導。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已成必然趨勢,這是教育的發展,也是教學的創新。學校必須積極組織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學習,讓教師能夠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提升信息技術素養。目前來說,還沒有一個具體的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融合的實施細則,因此學校應該注重組織教師進行學習與探索。首先,要轉變教師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其次,學校應該對教師的信息技術素質進行培養,讓教師能夠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最后,學校應當組織專題講座及經驗交流會,讓教師能夠學習先進的信息技術。
例如,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開設專題講座,讓教師能夠掌握信息技術的各項知識,理解信息技術對于數學教學的意義,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此同時還應當對教師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進行培訓,讓教師能夠通過網絡來查找需要的教學資料,并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生進行交流、設計數學教學課件等。通過這樣的培訓學習,教師能夠有效地提高信息素質,準確使用信息技術,進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導學”。教師熟練地使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輔導,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能夠讓教學變得更加高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2.對數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融合
青少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往往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數學學科屬于一門較為枯燥難學的學科,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困難。也正因為如此,教師才需要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進行融合,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進行數學學習,進而達到課堂教學目標。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情境創設,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即通過信息技術將學生引入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更好地去理解并且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在進行“認識圖形”這一課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開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事先做好的PPT課件。課件內容是生活中的一些基礎圖形,如長方形的窗戶、正方形的桌子等。這樣的展示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接著,教師可以播放教學視頻,展現這些圖形具備的一些基本特點,便于學生通過視頻直觀地了解圖形的特點,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這比教師的口頭講解效果更好。當然,教師也需要在視頻播放完之后進行再次講解,并對學生進行答疑解難,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完全學懂。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融入,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數學,拓展數學思維能力。
3.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巧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大弊端就是忽視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以及創新能力的開發。這也就導致整個數學課堂枯燥無味,無法讓學生產生興趣,自然而然教學效率低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青少年學生來說,這個年齡段他們往往只憑借著“興趣”進行學習。而信息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這也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安排,讓信息技術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在教學之中。有些教師對信息技術的使用片面地理解成PPT課件展示,整個上課過程就是對PPT內容的宣講,缺乏對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試問這樣使用信息技術怎么可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呢?因此,教師必須在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前提下,進行信息技術使用的安排。
例如,在進行“位置與順序”這一課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學生比較喜歡動畫片,教師可以從這一點出發,針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如可以用喜羊羊、美羊羊這樣的形象去表現位置關系,讓學生能夠掌握上下、左右、前后這樣的位置關系順序。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總而言之,對于學生來說,信息技術本身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數學學習熱情。學校要積極組織教師進行學習,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而數學教師需要做的就是運用好信息技術,從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出發,精心設計數學教學方案,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巧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昕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提高數學課堂效益[J].小學教學研究,2018(35).
[2]鄧清,夏小剛.信息技術情境下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探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12).
[3]蘇日娜,代欽.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之理論與實踐探索[J].數學教育學報,2018(02).
[4]李祎,鐘紹春,周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智慧教學模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11).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ng Hongyi
(Lijiadian Branch,Tongwei County, Gansu Province, Tongwei 74331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problems exist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with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strateg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hools should organize teachers to study and improve their competence in IT, whil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 rationa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killful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strategy;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