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玉霞
摘 要:縱觀當下語文教學,由于認知理念的偏差,隨文練筆在機械化、生硬化的推進下出現(xiàn)不容樂觀的現(xiàn)狀,學生練筆興趣低下、練筆本質錯位、缺乏匹配的評價體系,語文教學陷入高耗低效的尷尬境地。文章提出要立足文本語言、讓隨文練筆從遷移入手,立足故事情境、讓隨文練筆以想象推進,強化情感體驗、讓隨文練筆從激趣入手。
關鍵詞:語文教學;隨文練筆;寫作能力;語文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1-0066-02
語文教材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載體,蘊藏著豐富的價值資源,為學生搭建了文本閱讀和寫作訓練的橋梁。統(tǒng)編版教材所設置的語文要素、習作單元等為鏈接閱讀與習作做出積極的探索與努力,因此隨文練筆在統(tǒng)編版教材使用中就展現(xiàn)出更大的價值。本文針對當下隨文練筆出現(xiàn)的弊端,結合統(tǒng)編版教材的特點,試圖探索一條隨文練筆的高效之路。
現(xiàn)狀之一:脫離文本語言,隨文練筆生搬硬套
傳統(tǒng)教學一路走來,使得很多教師在課文內容上進行煩瑣的分析、在教法上包辦代替。而“語用”理念提出之后,很多教師將隨文練筆視為拯救語文課堂的“救命稻草”,每節(jié)課不來一次隨文練筆就好像不能順應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所以,經??梢栽诠_課的最后板塊看到隨文練筆以各種形式閃亮登場。這種純粹為寫而寫的練筆,對學生語文能力生長效果不佳。比如,教學《搭石》一文時,有的教師在訓練學生閱讀速度的基礎上,引領學生感受搭石景象的聲音之美、畫面之美和人文之美。行將結束之際,教師貿然地引導學生進行隨文練筆: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一個和諧社會,人們之間關系的和諧是構建整個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那么在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過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畫面呢?請將自己看到的寫下來。
從表面來看,這種隨文練筆確實是在教材文本主題上的衍生和拓展,卻沒有考慮到隨文練筆要回歸文本的整體性意蘊,其運用的語言已經脫離教材文本的語言系統(tǒng)。學生的隨文練筆已經演變成脫離語境的自主創(chuàng)作,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應對策略:立足文本語言,隨文練筆從遷移入手
入選統(tǒng)編版教材的課文都是文質兼?zhèn)涞牡浞吨鳎芏喽际敲掖髱煹淖髌?。語文教師積極推進隨文練筆,必須要從文本的具體語境入手,可以是對文本的仿照練筆,可以是基于課堂語言的創(chuàng)新表達。只有真正讓隨文練筆回歸文本、回歸語言,才能真正提升隨文練筆對于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發(fā)展的重要價值。
比如,教學《伯牙絕琴》的時候,教師可以針對文本中“伯牙鼓琴……洋洋兮若江河”這一段語言優(yōu)美、句式簡練的語句展開教學。文言文與當下的言語規(guī)范有著較大的差異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隨文練筆設置:伯牙的琴聲讓鐘子期如癡如醉,鐘子期欣賞這優(yōu)美的琴聲之后會發(fā)出怎樣的贊嘆呢?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這種想象絕不是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而是緊扣文本中的故事、文本中的人物,甚至可以對文本中描寫琴聲的語句進行改裝、重組,緊扣文本的內在語言進行合理的拓展,從而為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現(xiàn)狀之二:脫離故事情境,隨文練筆著力點錯位
很多教師過于倚重隨文練筆,還沒有對文本進行深入研讀,就想當然地圈定課堂教學的隨文練筆價值點,導致隨文練筆并沒有選準著力點,浪費寶貴時間和精力不說,還使得學生讀寫實踐能力也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升。比如,教學《橋》的時候,一位教師在教學最后環(huán)節(jié)引出自己家鄉(xiāng)的一座名橋,要求學生借助課文中的寫法來介紹這座名橋。由此一來,學生著力描寫的維度倒是非常豐富,描寫構造的有之,描寫外形的有之,介紹歷史的也有之。但很明顯,教師并沒有對教材中的范例課文的描寫價值點進行深入探究和研讀,最后設置的隨文練筆在教師的認知中就是簡單的“以橋寫橋”式的機械翻版,也完全脫離文本的內在情境,其練筆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應對對策:立足故事情境,隨文練筆以想象推進
很多教師都會發(fā)現(xiàn),隨文練筆的形式在一開始很受學生歡迎,學生寄希望于課堂中的隨文練筆能夠敞開自己的思維,做一回自己的主人。隨著隨文練筆在課堂中的廣泛運用,學生越發(fā)感受到并沒有如自己的預期一樣,更多的練筆要么是機械模仿,要么與文本毫無關聯(lián),自然也就失去練筆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想象中將思維朝著更深處邁進,但必須立足于文本的故事情境,才能達成隨文練筆的真正需求。
還以上述案例中《橋》一文的教學為例,這篇課文雖然題目為橋,也不乏對橋的描寫,但其本意卻不是在橋上,而是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以“橋”的意象為載體,刻畫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形象。結合這篇課文所在單元“讀小說,關注情節(jié)、環(huán)境,感受人物形象”的語文要素,教師要明確這篇小說創(chuàng)作上的特點,并著力引導學生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因此,進行隨文練筆時應該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擇一些富有象征性、代表性的事物,鏈接與這些事物相關的描寫對象,運用借物喻人的寫法進行實踐練筆,將練筆的重心設定在“人即是物,物即是人”的方向上,真正促進學生核心能力不斷發(fā)展。
現(xiàn)狀之三:背離人物情感,隨文練筆道德灌輸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但從語文課堂中的隨文練筆質態(tài)來看,這種和諧統(tǒng)一有時并沒有體現(xiàn)出來。有的隨文練筆過于重視情感的宣泄與表達,而忽視言語形式和表達策略的訓練;有的隨文練筆一味追求表達能力的訓練,而忽視了情感浸潤,使得隨文練筆邁向了僵硬而枯燥的境地。比如,教學《一個村莊的故事》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都沒有了”這句話之后,為學生搭建這樣的隨文練筆平臺:因為亂砍濫伐,最后小村莊被洪水給沖走了。你想對這些肆意伐木的人說些什么呢?請你將自己的心里話寫出來。由此一來,學生高舉環(huán)保的大旗,對亂砍濫伐的人進行了聲討。
看著學生們一段段義憤填膺的慷慨之詞,說明學生懂得環(huán)保的重要性,但綜合來看,情感比較空泛,言語方面的訓練有所不足。這樣的練筆,對學生真實性言語能力提升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教學對策:強化情感體驗,隨文練筆從激趣入手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在習作過程中注重個性化表達。而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很大程度上源于生命個體內在的情感關照。即便是相同的課文,不同的學生也會有著不同的理解和體驗。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從教材文本中獲取最真實的情感認知,引領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實踐練筆,從而推進學生核心能力不斷發(fā)展。
以《盤古開天地》一文為例,故事借助盤古開天辟地、頂天立地、改天換地的過程,塑造了一位力大無窮、無私奉獻的大神形象,包含了作者對盤古的贊美之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文本內在價值之后,可以著力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并積極轉化認知體驗,形成對盤古的敬佩之情,然后順水推舟,設置隨文練筆,讓學生將自己對盤古的感恩、欽佩和贊美之情表達出來。
這種情感的表達和傾吐,就源于學生內在的情感認知,學生就此表達出來的語言也就成為學生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達,其生發(fā)出來的語言也就不再是機械模仿,更多的是融通之后的創(chuàng)生。
總而言之,隨文練筆是鏈接閱讀與寫作的一條紐帶,更是促發(fā)學生核心能力不斷發(fā)展的通道。教師要立足文本語言,讓隨文練筆從遷移入手;立足故事情境,讓隨文練筆以想象推進;強化情感體驗,讓隨文練筆從激趣入手。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借助隨文練筆的方式促進核心素養(yǎng)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煥蘭.隨文練筆驅動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J].語文知識,2017(24).
[2]黃文霞.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練筆”的基本形式[J].教學與管理,2017(11).
[3]王國生.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有效訓練途徑[J].江西教育,2014(27).
Discus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acticing Writing with Text in Chinese Teaching
Yin Yuxia
(Shaobo Central Primary School, Jiangdu District,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225261, China)
Abstract: Looking at the current Chinese teaching, due to the deviation of cognitive concep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writing with the text of mechanization and hardening of students is not optimistic.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is low, the essence of writing is misplaced, and there is no matching evaluation system. Chinese teaching falls into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 high consumption and low efficiency. The article proposes to base on the text language, let the writing practice with the text start with migration, based on the story situation, let the writing practice with the text promote with imagination, strengthen emotional experience, let the writing practice with the text start with interest.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 writing with the text; writing ability; language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