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進入新世紀后,各個行業對人力資源異常重視,把其作為第一資源對待。從根本上看,高等院校之間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教師隊伍成為左右高等院校競爭的根本原因,人力資源的水平被人力資源結構所決定。對當前高等院校人力資源結構分布不合理,相關內容需要完善的實際情況,筆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國內高校人力資源結構的幾個重要指標,然后探討了優化措施。
關鍵詞:高等院校;人力資源結構;優化研究
在新的歷史背景下,社會對人力資源的認知越來越深,對人才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隨著國家大力普及高等教育,大量的學生進入高等院校進行學習和生活,各高等院校之間的競爭在不斷加劇,很多高校都想招生到高質量的生源,高中畢業生也想進入更好的高等院校中就讀,因此高等院校自身實力的強弱決定其招生的質量,影響其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就按,而人力資源結構則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一、國內高等院校人力資源結構
(一)生師比
所謂的師生比指的是學校內老師數量和在校學生人數之比,在評估普通本科院校教學水平的時候,高等院校是否具有合格的辦學水平,這一數據在評估指標中占據重要位置。維持科學合理的師生比,不僅能保證教學質量較高,還可以確保提升利用教學資料的水平,保證高等院校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事實上,國內范圍內各個區域的高等院校師生比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教育發達的省市,進入的學生越來越多,高校為了教學質量的提升,會加入更多的教學資源。一些經濟水平不高的省市,高校的發展基礎不扎實,短期內大量學生涌入學校,但是面臨教師資源缺乏的困境。
(二)生職比
生職比是對高等院校利用人力資源效率的最直觀顯示,該比是本年度學生和教職工的值。這一數值可以從整體上反映高等院校利用人力資源的效率,在年度學生培養質量相同的背景下,確保該比值的不斷提升是學校利用人力資源水平提升的關鍵。從全國各個區域來看,西部各省份這一比值增長較快,然后是中部地區和東部區域,這主要是各個區域的高等院校學生的增長情況各不相同,該比值的變化一般和年度在校生的變化保持一致。
(三)師職比
這一指標是對高等院校配置人力資源情況的總體反映,指的是專職教師和教職工之比。我們都知道高等院校是教學單位,其主體力量為科研,要是某一所高等院校教職工越多,占得比值越大,則說明該學校的人力資源利用效率越低,反之則越高。近幾年來,國家在不斷推動高等院校的改革,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越來越高。一些高校這一比值較低的主要原因為機構臃腫,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務人員較多,這一現象在國內東北區域的高等院校較為普遍,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看到,國內高校在機構精簡、行政管理層級壓縮等工作上所作的努力,也取得不錯的成效。
二、優化我國高校人力資源結構的對策
(一)增加研發經費投入,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
我們都知道,高校人力資源集聚的助力原因之一為投入研發的水平。目前中央、地方政府等在研發經費上的投入越來越大,一些企業也不斷重視科研投入,創建了區域性的創新體系。要想以創新為驅動發展經濟,就應該不斷地調整產業機構并保證其得到優化。高等院校在對自身智力和學習優勢進行發揮的同時,還應該積極地爭取來自政府和企業的科研投入資金,不斷更新研發設備,提升研發效率,借此帶動高層次的人才加入,輻射整個區域的人力資源集聚,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二)將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促進區域間人才的合理流動
作為一種高智力群體,人才在人力資源中占據特殊地位,人才市場通過人才流動進行調節人力資源,是保證人才獲得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人才集聚的重要措施。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才國際化流動趨勢越來越明顯,人才在高校之間,校企之間的流動格局在逐漸形成。市場機制在配置和調節人力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愈發明顯,但是僅僅依靠市場機制對人才頻繁的流動進行驅使,也會對組織今后的發展和穩定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區域之間人才分布不均衡。所以有必要在市場規律的指導下,構建科學、有序且合理的競爭機制和人才流動,作為政府部門應該積極構建人才市場、人才信息平臺,保證配套的服務機構職能更好的發揮,同時還應該健全跨區域的合作共享機制,對人事管理、戶籍管理等進行改革,在人才評價、引進、選拔等機制上進行創新,加大創新資金投入,出臺相關政策,從宏觀上進行引導和調控。尤其是對西部各個省份,應該重視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機制,實現高校之間的布局更加平衡有效。
(三)高校自身要營造集聚和穩定人才的良好環境
對人才來講,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只能在宏觀上進行引導和把控,高校是和人才直接發生關系的場所,高校的體制機制,薪酬待遇,激勵機制,校園文化等等才是把人才留下的關鍵所在。作為高校最重要的資源,人力資源尤其是高層次人才是稀有品,對各個高校都有莫大的吸引力。所以高校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積極構建吸引和穩定人才機制,該機制應該涵蓋保障、激勵、情感、待遇等等,為人才營造良好的環境。如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薪酬管理體系,保證人才的努力和付出得到應有的榮譽和報酬;加強校園文化培育,建立尊師重道,崇尚人才的氛圍;為人才在科研資金、培訓、住房等上營造便利條件等等,讓他們對高校具有歸屬感,進而為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
結束語:
人力資源作為第一資源,高校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應該對此加以重視,構建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結構并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補充優化。
[1]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紀芳.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9(16)
[2]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劉琳,姜春曉. ?教育教學論壇. 2018(16)
[3]新時代我國高校人力資源內涵的再界定[J]. 袁川. ?現代教育科學.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