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采訪律師時福茂,我希望他給我講幾個農民工討薪的案子,盡量是曲折些、難辦些的。時福茂犯難了,在他看來,幾乎每個農民工討薪案子都不容易辦,涉及到一些糾紛和變故,有時判決下來了,執行還特別難。但他從來不輕易放棄,總要想盡所有辦法,做所有嘗試。
這種執著勁是時福茂與生俱來的。他出生在農村,父親就是農民工,親人中還有一些人在建筑行業做工。所以說到農民工,他有一種父兄般的感情。
正因為這種“底色”,對普通勞動者,時福茂有一種天然的同情。大學畢業后,他被分到河北邢臺一家面粉廠工作。有一年國家剛修訂了關于八小時工作制的法律,為了做好普法宣傳,他把相關內容寫在了板報上。結果單位領導批評了他,說影響安定團結。時福茂第一次感受到,企業管理者對于工人權益主張竟然如此忌諱。后來,他到車間工作,并在繁重的勞作間隙堅持學習,通過了律師資格證考試。
成為公益律師以來,時福茂發現,來尋求法律援助的農民工還是太少,大多數農民工維權意識淡薄,再加上一些用人單位故意拖延、設置障礙,讓一些農民工“耗不起”。
10多年來,除了為農民工維權,時福茂最喜歡做的就是給農民工普法。他經常在周末開展農民工普法維權培訓,直播、短視頻是他常用的工具,他希望農民工能真正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代農民工已經逐漸老去,他們的養老問題讓人憂心,大多數農民工都沒有繳養老保險,他們的老年能否體面?時福茂希望,隨著社保、保險等制度越來越完善,今后農民工能像城鎮職工一樣辦理退休,領取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