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作為用工大戶,很多央企加強農民工合同管理,規范用工行為,開設農民工專用賬戶,由銀行代發工資,優先保障支付農民工工資等,這些做法給廣大農民工吃下了一顆定“薪”丸。
解決好農民工工資問題,事關廣大農民工切身利益,也是央企踐行社會責任的體現。
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展開后,這個春節,是否能讓農民工兄弟們不再因討薪、追薪而發愁?《民生周刊》記者采訪了幾家央企。
“我一點不擔心工資拿不到手,到了月中,工資直接打到我銀行卡里。” 2020年新年伊始,中建二局一公司深圳機場T3綜合宿舍項目建設現場,手拿工資卡的山東籍農民工老陳說。
T3綜合宿舍項目是深圳機場片區周邊的重點民生工程,自2019年7月2日開工以來,項目部嚴格落實勞務“兩制”,實施勞務工實名制,建立農民工工資分賬制管理,邀請銀行工作人員為每一位農民工辦理了工資卡,由銀行代發農民工工資。
利用深圳市住建局開發使用的深圳市建筑行業實名制與分賬制管理平臺,可實現監督網、信息網、服務網三網合一,監督勞務工分賬發放,從源頭治理欠薪問題。

“除了實施建筑勞務兩制的管理模式,項目部與業主、當地派出所、銀行一起,制作了相應的維權公示牌、維權卡片和銀行工資卡。” 中建二局一公司項目經理李遇貴告訴《民生周刊》記者,“詳細標明項目負責人、工會負責人和派出所投訴電話,以及維權機構、投訴程序、維權提示等具體信息,確保勞動者工資發放零風險。”
維權公示牌的設立,讓農民工兄弟一眼就明白怎么維權、找誰維權、什么事情可以維權,將監督和維權途徑公開化、透明化,讓農民工們有了主心骨。截至目前,T3綜合宿舍項目未發生一起農民工工資拖欠事件,未收到一起投訴。
此前,農民工的工資由勞務分包商支付,延后支付、工資被挪用的情況時有發生。為疏解農民工工資發放堵點、痛點,中建三局二公司組織勞務分包商參加培訓,制定專項方案。
一是將人工費和其他工程款分賬管理,將施工合同總價按一定比例在工程開工前存入指定銀行,優先保障支付農民工工資。
二是推行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人通過刷指紋、刷臉或刷卡等方式進出工地,出勤情況有據可查。
三是為一線工人開設個人專用賬戶,每月經勞務分包商考勤、確認工作量后,由總承包方核定工資表,銀行代發工資。
為確保農民工專用賬戶順利開設并有效使用,該公司督促項目部每周開展專項排查,每月開展回頭看。目前,86個項目部的農民工已開設工資專用賬戶。
2019年1月22日,中建八局上海周浦項目電工閩海龍和99位工友現場拿到了建設銀行上海分行免費辦理的樂業龍卡,這標志著中建八局首批農民工工資專戶代發模式正式落地。
該模式是中建八局落實上海市住建委部署的試點推行農民工工資專戶代發監管、防范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建八局與建設銀行上海分行攜手為廣大工友奉獻的特殊賀年禮。
目前,中建八局已確定首批29個試點農民工工資專戶代發項目,涉及農民工1000人,并完成110個項目農民工工資專戶的開立工作。
“項目在工程開工之初就制定了農民工工資發放制度,明確了以項目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管理組織機構,配備了專職勞資管理員,并嚴格落實和執行上級的各項要求,完善相應流程。”中國五冶集團項目負責人賀勇介紹。
2019年11月20日,中國五冶集團企業開放日活動在成都市成華區梧桐棲項目舉行。
本次開放日聚焦農民工權益保護,現場觀摩展示了梧桐棲項目在保障農民工工資方面的有關工作。
中國五冶成都市成華區梧桐棲項目包含住宅、商業及配套設施等,總建筑面積達到37萬平方米,共包含3個地塊31棟建筑,點多面廣,對工人需求量較大,施工高峰期用工達1670人。
據了解,項目還引入智慧工地平臺管理系統,以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式對人員出勤、工作情況進行有效統計和監管,提高了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央企有擔當,但應建立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長效機制,開通農民工討薪直通車,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做到快立、快審、快結,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訴訟環節,減少農民工當事人的訴累。”在接受《民生周刊》采訪時,中國政法大學律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祁治軍表示。
他建議:“在受理案件時,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應作出減、緩、免訴訟費的決定,受理案件后盡量縮短審理時間,簡化程序,判決時應當將農民工訴訟的誤工費、律師費、差旅費、證人出庭費用等損失列入賠償范圍,加大違法人員和單位的違法成本,全力挽回農民工兄弟的正當損失。”
“同時,也要防止和加大惡意討薪或利用討薪惡意實施其他非法目的的成本,保護當事人雙方的合法利益。”祁治軍補充道。
近年來,建設工程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中,有80%以上涉及工程違法分包或掛靠,分包、轉包及個人掛靠成為建設工程領域普遍存在的現象。
由于承包人將建設工程違法層層轉包、分包或掛靠,使得勞動關系趨于復雜化,農民工一旦討要工資,各級承包人紛紛拿出轉(承)包合同來,相互推諉扯皮,誰也不愿意承擔責任。
自鎮安抽水蓄能項目開工以來,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水電十五局按照項目標準化管理,積極融入現代化管理手段,通過一系列“互聯網+”舉措,提升項目管理水平,保障農民工施工安全和權益。

“互聯網+”管理,實現實名制全面覆蓋,現場所有勞務工人的身份信息、銀行卡、勞務用工合同、人員有效操作證書、三級教育卡、安全承諾書等資料信息錄入到國家電網基建系統,數據實時上傳、永久保存,真正做到信息網絡全覆蓋,便于農民工工作的開展和合法權益的維護。
同時,健全工資管理制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協作隊伍入場,做到先簽訂合同,后進場施工,在這過程中,勞動用工合同會有一個審核過程,審核完成后將上傳至基建系統;為了保障農民工工資實實在在拿到手,項目部嚴格落實農民工工資代發制度及保證金制度。
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下屬的白鶴灘施工局、向家壩施工局、烏東德施工局有農民工千余人,外協隊伍20余家。
該公司指導各施工局成立了農民工管理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協作隊伍進場登記、接待農民工來訪、處理糾紛,加強農民工工資發放管理,并進行監督、調研等工作。
“在這里干活,我從來不擔心工資被拖欠,尤其是過年過節的時候,項目部總是催著我們去領工資。跟項目部的正式職工一樣,我們也有工資卡。”云南臨滄一公司猴子巖項目土建工人劉建偉說。
“集團大力推行集中采購、分包商黑名單制度,對分包商誠信履約、及時兌現農民工工資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葛洲壩五公司人力資源部一名負責人介紹。
葛洲壩五公司通過規范協作隊伍考評機制,督促農民工工資及時發放,公司每季度對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進行摸底,年底要求各項目報送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自查報告。同時,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外協隊管理人員進行約談,并要求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勞務組織直接進入公司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