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蘭州機車有限公司 解永亮
21 世紀,世界經濟發展與工業生產環境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復雜,經濟效益與消防安全之間矛盾日益顯現。我國工業生產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然而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也使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遭受損失和傷害,人們逐漸意識到工業生產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抓好工業消防工作刻不容緩。現代工業廠房,為了使工業建筑建造期縮短,大多數工業廠房選用的都是鋼結構,且規模比較大,不僅在防火設施等方面應用不成熟,就連工作人員都缺乏基本的消防知識和火災防范意識,因此生產過程中的消防安全事故發生概率大大提高。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很多企業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未制定相關的責任制度和火災、爆炸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后,難以有效控制、組織人員疏散。有些企業,雖設有消防設施,但并不組織企業人員進行演練操作。最為重要的是在一些工業生產廠房內嚴重缺少消防配套設施,甚至有些企業根本沒有設置。
為此,近年來國家不斷制定“消防安全法律法規”,大力宣傳“消防安全知識”,一些企業也開始治理工業生產消防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但是,現代工業企業的生產安全體制以及企業內部消防管理的確存在不少問題,很多工業企業火災事故頻頻發生,2015 年國家制定了“注冊消防工程師”考取制度,旨在打造一批具有專業水準的消防安全人才,為社會各行業的消防安全保駕護航。
工業消防安全事故頻發且傷亡慘重的主要原因是有關人員消防意識較差,這里的有關人員指的是企業負責人及所有參與生產的員工。目前來看,大多數企業負責人自身就存在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對消防安全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等問題,甚至有的企業負責人始終將牟利放在第一位,在工業生產中根本就沒有關注消防安全,對消防安全建設更不重視。管理層的安全意識薄弱直接導致下層員工沒有自我保護意識,不懂得在生產中發現并及時上報安全隱患,不懂得一些消防器材的基本使用常識。這種意識長期下去使生產中的違規、違章現象更為嚴重,同時也增加了許多安全隱患。
2.1 消防通道不合規
國家明確規定,建筑外圍需要預留一定空間的消防通道,建筑間安全防火距離要符合規定,而大多數在建工業廠房通常因為堆積材料等雜物占用消防通道,火災發生時不僅難以阻擋火情蔓延,而且救援難以開展,增加了人員疏散難度。
2.2 未設置防火防煙分區
很多工業企業廠房內未按規定劃分防火防煙分區;有些企業雖設置了防火防煙分區但是分區的建筑面積、倉庫物品未按火災危險類別分類存放,防火防煙分割完整不達標;防火墻、防火卷簾、防火門(窗)、防火閥、排煙防火閥、防排煙風機等未按國家標準設置。
2.3 防火間距不足
有些大型廠房忽略在車間之間也要預留防火間距,使車間緊緊相連,火災發生時造成火勢蔓延現象嚴重。
2.4 建筑、裝修材料耐火等級不達標
在一些臨時建造的廠房中因為普遍使用耐火等級低的結構材料,火災發生時人員往往沒有足夠的逃生空間。
2.5 消防救援及應急通道堵塞
有些工業廠房因選址偏僻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難以到達火災現場,或在關鍵消防部位未設置消防應急電話,在火災發生時沒有辦法與消防人員及時聯系以及無法得到外援而造成人員傷亡慘重。
2.6 消防設施未按規定配置
有些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在防火要害部位該安裝自動噴水滅火裝置的未安裝,防排煙設施、自動報警裝置該配置的未配置,粉塵油氣大的地點空氣凈化裝置該安裝的未安裝,結果導致嚴重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有些企業因地理位置限制水壓流量不足以啟動消防水管而使救援無法有效開展,或者是沒有按要求合理設置滅火器等消防器材,致使在火災發生時不能有效控制火情。
3.1 消防設施質量不過關
消防設施施工安裝是實現消防設施早期報警,撲救或者控制初期火災,保護、引導人員安全疏散等基本功能的環節,其質量控制直接關系到消防設施發揮作用的實際效果,但往往某些施工企業建設廠房時對施工質量控制不夠到位,導致火災發生時因一些火災報警裝置失效、自動滅火設施失靈釀成大禍。
3.2 消防設施技術檢測與竣工驗收不到位
消防設施技術檢測、竣工驗收是各類消防設施交付使用前的重要技術保障工作,通過技術檢測、竣工驗收,能夠統一標準,規范施工行為,及時發現消防設施施工中的質量問題,保障消防設施應有效能的最好發揮,但有些第三方消防評估企業在消防設施技術檢測與竣工驗收時流于形式,未能按標準真實有效的進行消防評估。
3.3 消防設施維護保養不到位
某些企業為了節省成本不對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或維護保養周期不符合國家標準,導致消防設施不能完好有效,不能及早探測火災、及時控制和撲救初期火災,也不能有效引導人員安全疏散,導致重大火災的發生。
4.1 消防安全工作監管、實施不力
消防安全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大多數取決于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否落實到位,而據統計多數事故發生的原因都是企業的消防安全工作無人監督、無人實施。
4.2 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不完善
有些企業不僅沒有針對性建立消防安全監督部門,更沒有制定相關的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使企業中的違章操作、違章用火、用電的現象愈發常見。
4.3 消防安全制度執行不到位
一些工業企業雖然建立了管理制度,但并未起到相關作用,內部消防安全管理紊亂,相關設備安裝、使用不合規范、電線亂拉亂接、閘刀裸露,電器危險隱患多,消防應急措施落后。
在企業內加強防火宣傳教育、規范安全檢查流程和普及消防常識,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落實防火責任制,深入進行防火檢查,切實整改火險隱患,加強內部消防隊伍建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提高消防意識,將消防安全常抓不懈。
按國家標準科學制定消防規劃、做好消防工作,合理規劃是前提,企業應該根據相關的防火規范編制全面、系統的消防安全規劃,對工業廠房的功能布局要合理,部門的消防設施要建設到位,保證維修供應。對于選址偏僻的工業廠房更要做好應急消防規劃。一些大型的工業廠房要對建筑材料進行防火、防爆處理,盡量保證選材的耐火極限等級高,對甲、乙類火災危險物的加工存放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對已經生產使用的廠房要進行整改和火情防范,防火器具要按國家標準配備,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安裝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按規定協議向城市監控中心發送消防設施運行狀態、消防安全管理信息,以便市消防局實時監控企業消防動態并在火災發生后第一時間啟動消防救援。
進行火災風險評估,是分析區域消防安全狀況、查找當前消防工作薄弱環節的有效手段。從而可以根據不同火災風險級別,部署相應的消防救援力量,建設消防基礎設施,使公眾和消防員生命、財產的預期風險水平與消防安全設施、火災及其他應急救援力量的種類和部署之間達到最佳平衡狀態。
(1)聘用足夠數量注冊消防工程師加強消防評估企業人才建設,提高消防安全評估工作專業水平。
(2)在消防安全評估工作中嚴格按照國家及行業標準做好消防安全評估工作,確保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賦予社會單位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的法定職責,GB25201-2010《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規定了消防設施維護管理的具體要求。
企業應該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性及有效性。
(1)火災爆炸危險區域設置火災危險或爆炸危險禁止煙火的警告牌。
(2)消防設施的電源控制柜、水源及滅火劑等控制閥門,處于正常工作位置,具有明顯的開(閉)狀態標識。
(3)需要保持常開或常閉的消防閥門,采取封鉛、標識等限位措施,保證其處于正常位置。
(4)廠房內設置明顯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燈。
(5)消防安全疏散樓梯處設置明顯提示箭頭、字幕等。
工業生產企業應根據自身建筑或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特點,建立值班制度。在消防控制室、具有消防配電功能的配電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煙機房等重要設備用房,合理安排符合從業資格條件的專業人員對消防設施值守、監控,負責消防設施操作控制,確保火災情況下能夠按照操作技術規程,及時、準確地操作消防設施。
消防安全巡查是指消防安全管理企業對消防設施、火災爆炸危險源進行直觀屬性檢查。消防安全巡查的主要內容為對火災爆炸危險源進行不定期重新識別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對消防設施設置場所的環境狀況、消防設施及其組件、材料等外觀以及消防設施的運行狀態、消防水源情況及固定滅火設施滅火劑存儲量等進行逐一檢查,并填好《消防安全巡查記錄表》。
企業應該按照自己的生產活動及火災爆炸危險級別做好相應的消防應急演練活動,演練次數不能少于國家規定。組織預案演練時,有必要將消防設施操作內容納入其中,并對操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處理。
只有做好應急演練活動才能在火災、爆炸發生時按照指定消防疏散通道逃離,才能有效的降低人員生命財產損失。
企業對消防安全和致災因素的管理能力反映了社會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消防安全形式,各單位是本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必須全面負責和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職責。
工業生產企業消防安全尤為重要,要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合理合法、符合標準、適用于本單位的消防管理制度、應急預案;要明確管理職責,消防管理單位需對其消防管理、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明確歸口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及其工作職責,建立消防設施值班、巡查、檢測、維護、保養、建檔等管理制度,并按照消防管理制度做好日常消防安全大檢查及消防應急演練工作。
工業的發展給我國社會經濟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發展的同時卻不能忽視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安全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做好消防工作非一日之功,做好工業生產企業的消防安全工作更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只有按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合理做好消防規劃、做好消防評估驗收、配備齊全消防設施并定期檢驗、建立健全的制度、定期做好消防應急演練,加強消防安全巡查、管理、加大消防知識宣傳培訓等工作,才能構筑工業生產良好的消防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