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是循環經濟的發源地。早期歐洲的循環經濟主要從廢棄物治理的角度出發,目標是降低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
2008 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歐盟提出經濟發展要由線性增長到循環型增長模式,在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促進經濟的轉型發展。2015 年12 月,歐盟提出循環經濟一攬子計劃,包括四項廢物管理立法修正建議、一個完整的行動計劃及后續行動清單,構建了歐盟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構想。
2019 年12 月,新一屆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綠色協議》,以2050 年實現碳中和為核心戰略目標,構建經濟增長與資源消耗脫鉤、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經濟體系。作為支撐歐盟綠色新政的一個重要支柱,2020 年3 月11 日歐盟發布了新版循環經濟行動計劃,核心內容是將循環經濟理念貫穿產品設計、生產、消費、維修、回收處理、二次資源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將循環經濟覆蓋面由領軍國家拓展到歐盟內主要經濟體,加快改變線性經濟發展方式,減少資源消耗和“碳足跡”,增加可循環材料使用率,引領全球循環經濟發展。歐盟新委員會表示,“新的循環經濟行動計劃將與產業戰略一起,幫助歐盟實現經濟現代化,并從國內和全球循環經濟的機遇中獲益。”
該計劃提出構建覆蓋產品設計、消費及制造環節的可持續產品政策框架,這是新版《循環經濟行動計劃》的核心內容。從產品設計方面來說,歐盟將提出一項可持續產品政策立法倡議,核心是將已有的《生態設計指令》擴大到與能源相關的產品之外,使其覆蓋電子、信息和通信技術、紡織品、家具和高環境影響的中間產品(如鋼鐵、水泥和化學品)等,從源頭提高產品的可持續性。從消費方面來說,為加強消費者的參與,歐盟將通過修訂歐盟消費者法,確保產品壽命和維修等相關信息的公開,并賦予消費者新的“維修權”,防止具有使用意義的產品過早淘汰。對于政府采購來說,將推動建立最低強制性綠色政府采購(GPP) 的標準和目標,加強綠色采購。從制造方面來說,通過在《工業排放指令》的“最佳可用技術參考”文件中加入循環經濟做法實踐案例,建立產業廢棄污染物報告和認證制度,促進“上下游”產業共生,使用數字技術跟蹤資源流向,促進綠色技術應用等方式促進生產制造環節的循環發展,并提出通過新的中小企業戰略促進中小企業之間的循環產業合作。
歐盟確定了七個關鍵領域:電子產品和信息通信技術,電池和汽車,包裝,塑料,紡織品,建筑物,食物、水和養分。這些關鍵領域將重點落實可持續產品理念和政策框架,并在2022年前陸續出臺細化的行業性法律政策建議和舉措。對于電子產品和信息通信技術領域,歐盟將提出電子循環倡議,要求設備要注意進行節能耐用、可維修、可升級、可維護、可重復使用和可回收利用的設計;并以電子產品和信息通信技術為優先范疇落實“維修權”,包括更新過時軟件;引入通用充電器,鼓勵充電器和新設備分開購買;改進回收處理方式等。對于電池和汽車領域,歐盟將提出新的電池監管框架,提高電池的回收利用率,并在有替代選擇的情況下逐步淘汰不可充電電池的使用等。同時,歐盟提議修改報廢汽車規定,考慮制定對某些部件添加可回收物含量的強制性規定。即將出臺的歐洲可持續及智能出行全面戰略將著眼于加強與循環經濟的協同作用,特別是通過采用“產品即服務” 的方案減少原材料的消耗、使用可持續替代交通燃料、優化基礎設施、提高車輛使用率和飛機載客率。對于包裝領域,為確保到2030 年,歐盟市場上的所有包裝均能通過經濟可行的方式二次使用或回收利用,歐盟將審查指令94/62/EC,以加強歐盟市場上包裝的強制性基本要求,減少(過度)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推動包裝的再利用和可回收設計,降低包裝材料的復雜性。歐盟還將制定規則,對滌綸樹脂(PET)以外的塑料安全回收利用為食品接觸材料。對于塑料領域,歐盟將對包裝、建筑材料和車輛等關鍵產品的塑料回收含量和廢物減少措施制定強制性要求。除減少塑料垃圾外,歐盟還將通過限制故意添加塑料微粒、防止意外釋放塑料微粒、加強測量等手段處理環境中的塑料微粒。歐盟還將制定生物基塑料采購、貼標和使用的政策框架。對于紡織品領域,歐盟將提出一項全面的紡織品戰略,旨在加強該行業的競爭和創新能力,推動建設可持續、循環紡織品市場以及紡織品再利用市場,解決快速時尚問題,驅動建立新的商業模式。對于建筑物領域,據估計,建筑業廢棄物占歐盟廢棄物產生總量的35%以上。從材料開采、建筑產品制造、建筑物修建和翻修等方面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12%,提高材料效率可以減少80%的排放。為此,歐盟將啟動一項新的可持續建筑環境綜合戰略。對于食物、水和養分領域,為解決食物浪費問題,歐盟將在即將實施的“農場到餐桌”戰略下提出減少食品廢物的目標,并將提出在食品服務中用可重復使用的產品替代一次性包裝、餐具的倡議。歐盟對循環水再利用和養分管理也將制定相關的法規和計劃。
對于廢棄物的管理,歐盟提出了到2030 年實現廢棄物總產生量大幅減少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剩余城市廢棄物減半的目標。具體措施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通過加強廢棄物管理政策,支持廢棄物的預防和循環,計劃提出需要建立、加強和執行歐盟廢物法,擴大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范圍等。二是重點關注再生原料中的有害物質,減少使用二次資源的顧慮。計劃提出需要制定減少再生原料中有害物質的方法,跟蹤有害物質,修訂《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條例》的附件,改進對危險廢物的分類和管理等。三是創設運行良好的歐盟再生原料市場。明確產品中回收物質含量要求可以有助于防止再生原料供需不匹配,保障歐盟回收利用行業的順利擴張。同時歐盟還將支持跨境合作倡議,加強標準化的作用,評估針對主要二次材料建立市場觀察機構的可行性等,從而推動建立運行良好的內部二次原材料市場。四是關注歐盟廢棄物出口問題,過去十年間,歐洲有數百萬噸廢棄物出口到了非歐盟國家,對其他國家的環境和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還會造成歐盟回收行業資源及經濟機遇的損失,同時當前一些國家的進口限制措施暴露了歐盟對境外廢棄物處理的過度依賴,因此,歐盟將加強對廢棄物運輸的管制,打擊非法出口和非法販運,并推動使“歐盟境內回收”成為優質再生原料的標桿。
歐盟認為循環經濟為社會創造了新經濟和新的就業。2012到2018 年間,歐盟與循環經濟相關的工作崗位數量總計增長了5%,達到了約400 萬個。歐盟將進一步加強就業和技能上的培訓,歐洲社會基金(European Social Fund Plus)將繼續投資于教育和培訓體系、終身學習以及社會創新領域。歐盟還將利用融資工具和基金的潛力,確保所有地區從循環經濟轉型中獲益。此外,歐洲城市倡議、智能城市挑戰倡議和循環城市和區域倡議將為城市提供關鍵援助。歐洲循環經濟利益相關者平臺將繼續為利益相關者提供場所用于交流。
行動計劃主要關注了三個方面的跨界行動問題。一是加強循環經濟和溫室氣體減排之間的協同。計劃提出要系統地衡量開展循環經濟對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并促進今后修訂國家能源和氣候計劃及其他氣候政策中加強循環的作用。同時計劃提出可以通過提高循環性的方式將大氣中的碳清除,并將探討制定一個碳清除的認證監管框架,以監測和核實碳清除的真實性。二是應用經濟金融手段。歐盟循環經濟金融支持平臺將繼續提供對循環經濟的激勵,以及對能力建設和金融風險管理方面的指導。當前框架下的中小企業擔保和“投資歐洲(InvestEU)”等金融工具將繼續支持循環經濟。同時繼續鼓勵更廣泛地應用精心設計的經濟手段,如環境稅,包括填埋稅和焚化稅等,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三是通過研究創新和數字化推動循環經濟轉型。歐盟將利用“歐洲區域發展基金+”(European Regional Development Fund)支持創新。
歐盟認識到只有同時推動全球向公平、氣候中和、資源節約型循環經濟轉型,歐盟才能取得成功。因此,歐盟將致力于推動全球循環經濟轉型,主要包括在2020 年前以《歐洲塑料戰略》為基礎,牽頭達成全球協議;在2021 年前推動建立全球循環經濟聯盟,發起關于國際自然資源管理協議的討論;與非洲建立更強大的伙伴關系,實現綠色轉型和循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確保自由貿易協議中強化循環經濟目標;在雙邊、地區及多邊政策對話、討論會和環境性協議等外交場合,推廣循環經濟;逐步開展外延活動,包括通過歐洲綠色新政外交手段和循環經濟代表團,與歐盟成員國合作加強全球循環經濟方面的協作和共同努力。
計劃提出將加強對國家計劃和措施的監測,以推動向循環經濟的加速轉型。同時,歐盟將更新循環經濟的監測框架,新的指標將盡可能依賴于歐洲的統計數據,并將進一步制定資源使用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