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規劃設計院,山西 大同 03700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面對農村行路難、如廁難、環境臟、村容村貌差、基本公共服務設施落后等突出問題,黨的十九大明確要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共同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具體任務和目標。
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收官之年”,整治效果較為明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農村改廁工作推進順利,使用無害化衛生廁所。此外,農村道路得到修復,建筑有不同程度的翻新、刷涂料等舉措,公共服務設施有了較大改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提升,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從愿景逐步成為現實。
2.2.1 宣傳工作不到位
宣傳工作停留在會議層面,沒有精準到戶、精確到人,宣傳的有效性、深入性相對較差,農民的主動參與意識尚未完全形成。
2.2.2 農民意識有待提高
長期以來的生活觀念和生活習慣,影響農民的配合度和主動參與性。如,垃圾分類投放,有些農民將廢棄物全部倒入公共垃圾桶,增加了后期處理難度;公共服務設施新增工作中,有些農民的意識較淡漠,認為是否新增這類設施與己無關,可有可無,增加了前期建設和后期維護的難度。
2.2.3 長效管護機制不完善
存在突擊治理、疏忽日常管理的現象。部分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甚至為應對檢查突擊整治。整治工作停留在政策性、臨時性層面,不能長久落實并維護。
東碾頭村位于左云縣小京莊鄉東北側,距離左云縣城約16km,距離小京莊鄉約3km。主導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年人均純收入約3000 元。
建筑方面,村莊部分院落閑置,北側建筑破損嚴重。土坯圍墻部分破損,部分院落無圍墻。院墻內臨時建筑較多,院落內雜物堆積。道路方面,村口景觀綠化單一、缺少村莊標識。部分道路路面破損嚴重,少數街巷未硬化。公共服務設施方面,配置不足。現狀衛生室、圖書室合建于村委會,室內設施老舊、環境較差。垃圾外堆,垃圾池數量不足。太陽能路燈數量不足。環境方面,街道兩側隨意堆放垃圾、雜物。村莊缺乏排水系統,生活污水自然排放。村莊綠化水平低。
3.3.1 建筑整治
對建筑、圍墻進行分類,在征得農民同意的前提下,針對不同分類給予不同的整治方案。
(1)建筑整治措施
現狀為殘垣斷壁的建筑,與農民協商一致后,優先予以拆除或改變用途;現狀以磚墻為主的建筑,先對破損墻面進行修補,再統一抹灰并粉刷涂料;現狀為土墻,先對破損的墻面修補并對圍墻頂部加蓋磚石,再統一抹灰并粉刷涂料。
(2)院落整治措施
清理院落垃圾雜物,更換或修補破損的門窗、屋頂,拆除破舊墻體與臨時搭建物,院落局部磚石鋪砌。
3.3.2 道路整治
(1)道路整治內容
道路路面(路面材料、斷面設計)、道路環境、道路設施(路燈)。
(2)整治措施
道路路面:對現狀主要、次要道路進行瀝青罩面,對出現裂縫、沉降等缺陷進行修補,增加路沿石,兩側統一鋪裝、綠化;村莊新建道路采用瀝青路面,斷面形式沿用現狀路面形式,村莊土路結合實際情況硬化。
道路設施:在村莊道路上增設太陽能路燈3 盞并替換破損太陽能路燈。
道路環境:現狀路面較窄時,清潔道路兩側的環境;現狀路面較寬時,在道路兩側布置適宜的綠化植物。
3.3.3 基礎設施整治
(1)規劃道路排水設施
對村莊道路整治的同時配套建設污水主干管,并在村莊西側設置一處小型污水處理站。
(2)確定垃圾集中收集點的位置、數量及樣式,新增垃圾箱3 個。
(3)農戶旱廁改造
垃圾桶及垃圾收集點:完善村莊垃圾清運系統,沿街巷按50~70m 半徑增設垃圾桶;增加移動式垃圾收集箱3 個。
廁所整治:規劃做旱廁改造,將村莊內常住戶旱廁改造為雙翁漏斗或無水沖尿糞分離廁所。
協調各方,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機制。積極整合各類資源資金,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支持人居環境建設。
通過多種渠道對農民進行宣傳教育,引導農民自主摒棄陋習,自覺維護生活環境;組織動員農民積極參與到整治建設中。把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充分把握農民的合理訴求,從最突出的問題入手,做到既尊重農民意愿,又使村莊建設接地氣,同時降低建設成本。
細化責任分工,落實政策措施,多渠道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管護。做到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五有”長效管護機制。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優先發展農業和農村的戰略需要,是關乎廣大農民福祉的重要工程。我們必須加大工作力度,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的力度和平衡度,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開展整治工作,并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確保此項工作如期收官,不斷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贏鄉村振興戰略第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