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藝術職業學院規劃建設處,陜西 西安 710054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校自身發展的需求,在高校建設方面的建設項目日益增多,國家對于高校在工程建設方面的資金也逐漸加大。大多是以審計結果作為最終的支付金額,隨著基建項目數量和建設資金的大量投入,原有的工作方式以及結算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基建工作的實際需求,尋求更加符合高校的基建審計模式迫在眉睫,工程項目全過程的跟蹤審計業務的開展是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必然發展方向[1]。
由于單純的工程竣工結算審計與實際工程施工存在著時間差,結算審計的滯后性決定了在結算審計的過程中審計人員對于工程項目信息的了解不全面,如審計人員未能參與到招投標、施工過程以及簽證發生的現場確認、安裝及主材的進場的具體實施過程,片面的采用簽證單、進貨單、驗收報告等作為結算審計的主要依據,在后期審計結論的確定上有可能會導致扯皮現象的發生,使得審計風險系數大大提高,審計報告的生成時效性產生一定的影響。
審計工作和高校其他工作一樣,都需要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內部審計的權威性由其授權組織層次高低決定。目前,高校基本內部審計組織結構是以校長為主管領導,總會計師協管的模式來保證審計的權威性。領導重視全過程的審計工作,能認識到審計工作對于高校基礎建設的重要性,把工程跟蹤審計工作作為學校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協調學校各部門關系,解決問題,使審計工作得以在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順利完成。全過程跟蹤審計業務一旦開展必然會帶來經費的增加,全過程跟蹤審計業務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領導的大力支持,在經費劃撥上對審計部門提供便利條件,才能更好的開展全過程跟蹤審計的業務工作,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堅持審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和立場。
在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下,高校對于基建工程的認識水平有限,建筑知識的專業性與特殊性決定了這項工作的難度,完整的運用相關造價軟件等技能。項目的全過程跟蹤審計是一項知識面寬廣、綜合性強的工作,現在許多高校與一些資質良好的可從事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的審計機構合作,采用委托外審的方式開展項目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管理工作,但社會審計機構缺乏嚴格的管理,在利益的驅動下缺乏職業道德和廉潔意識,不能公正的出具審計報告,審計結果不能客觀反映實際情況。高校的工程內審工作在人才儲備方面欠缺很多,現在很多高校已經明顯認識到了專業人才對于高校基建工作的重要性,源源不斷的補充內審人員的數量,但人員招錄的速度與日益急劇增加的高校基建項目數量不成正比,因此高校的審計工作仍需不斷進行探索,努力擴充高校自己的審計隊伍。
審計部門的工作必須以內部控制制度為依據,只有制度的健全和有效的執行才能規范高校建建工程管理的有序開展。工程審計工作的相關制度涉及面廣,多數高校在基建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基建工程審計質量控制、基建工程委托審計等制度的建設方面還是比較欠缺,沒有形成完整的基建項目審計系統,具體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制度與制度之間的融合與高校基建工作的發展相比有一定的滯后性。在審計人員職業規劃、績效審計、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均未被加以重視,亟待進一步的建設和完善。
要全面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并及時糾正項目進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偏差,及時糾偏把高校的投資落到實處,實現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就要把可能出現的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就有必要對影響工程造價的各個階段實施全過程控制,達到基建審計的最終目的。以往慣用全過程跟蹤審計基本切入點為工程前期的招投標階段,參與工程量清單的編制核對,確保工程量清單編制的準確防止漏項錯項的發生,以及對工程招投標活動的監督。
決定項目從計劃變為現實的的階段是設計,所以前期工作的方案設計對于一個項目的影響基本決定了該項目后期的建設質量、工程造價及投資效益等,但高校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往往忽視了設計階段的因素。在設計合同時,考核辦法和獎懲措施是否在列入范圍內,也是要重點審核的范圍。工程設計費用的計算方式大都采用以工程造價與計費費率相乘的方式,并且我國工程設計的實際情況是對工程質量有明確而重大的責任的主體是設計單位及個人,因此建議在保證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對設計部門依靠科學管理技術、優選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所節約的資金,按一定比例獎勵給設計部門,以調動設計部門的積極性,避免因設計保守而造成的投資浪費,也是控制造價行之有效的辦法。
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在高校的開展時間不長,各高校還在邊實踐邊探索邊應用的階段,全過程跟蹤審計歷時長、過程復雜,在項目建設中各部門或單位對項目實施具體負責,有決策權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審計部門只是在項目管理中承擔著監督責任,有一定的建議權和評價權利,因此要把全過程跟蹤審計的關鍵點把控好,從人員、制度、實際風險點出發對造價項目的控制落到實處。提高高校工程建設的投資、管理以及社會效益,更好的服務于學校的建設發展,將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的每一步都做細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