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玲 肖成成 張甜
【摘?要】 目的:探討帕金森病患者的人文護理方法,根據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其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評價其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人文護理)和對照組(常規護理)各43例,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與護理前相比,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FMA)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分和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分顯著提升(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FMA評分[(63.18±5.04)分>(52.54±4.76)分]、ADL評分[(65.58±4.83)分>(57.17±4.62)分]、SF-36評分[(68.87±4.18)分>(57.84±4.17)分]及其護理滿意度(97.67%>79.07%)相對更高(P<0.05)。結論:帕金森病患者的人文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提高其生活質量,使其獲得滿意的護理體驗。
【關鍵詞】 人文護理;帕金森病;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
文章編號:WHR2019041303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多發于高齡老年人群,患者的肢體運動、認知、感覺等功能出現異常,嚴重妨礙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病情的持續進展過程中,患者會逐漸喪失自理能力[1]。在帕金森病的臨床治療中,一般采用藥物治療方法,用于緩解患者的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等癥狀,防止病情的持續進展。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給予其細致、周到的護理服務,在促進疾病轉歸的同時,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提高其護理質量,使其獲得舒適、舒心的護理體驗[2]。本研究探討了86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根據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其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評價人文護理在其中的實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行分組對照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4例和19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67.44±4.59)歲;對照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3例和20例,年齡62~86歲,平均年齡(63.81±4.55)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密切監測其體征變化,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作息和飲食,并進行功能恢復訓練。觀察組患者則接受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細致入微地展開護理工作,能夠充分考慮患者的感受,了解其實際需求,耐心為其提供所需的服務。該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多與患者進行交談,能夠安慰和鼓勵患者。病房內保持清潔、衛生,按照患者的生活習慣、擺放相關物品,營造出家庭的氛圍,有助于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叮囑患者家屬經常陪伴在身邊,成為患者的精神依靠,能夠更加自信、積極地面對疾病。在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屬的陪護下,患者可以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欣賞自然景色,以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根據患者的興趣愛好,為其提供雜志、書籍,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能夠讓患者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2)健康教育: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具體說明治療方案,增加患者對于帕金森病的了解。該過程中,護理人員積極了解患者對于自身疾病認知情況,對于患者擔心和顧慮的問題,詳細予以解釋說明。與此同時,介紹帕金森病治療的預期效果,并以治療恢復良好的患者作為范例,提升患者對于治療康復的信心,使其在配合和依從治療方面更加主動和積極。在用藥方面,詳細說明各類治療藥物的使用方法,并在標簽和卡片上詳細注明,并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提醒,確保正確用藥。
3)安全防護:帕金森病患者在肢體運動、認知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日常行動多有不便。下床活動時,必須由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屬在一旁陪護,防止其摔倒。床邊不宜擺放尖銳物品、熱水瓶等,避免造成意外傷害。在風險事件的高發區域,則需要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1.3?統計學處理
以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應用(±s)和%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由t和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治療恢復情況及生活質量
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見表2。
3?討論
帕金森病患者受到生理衰老、環境因素和情緒因素的影響,其中樞神經系統發生退行性病變,引起肢體震顫、僵直等癥狀表現,影響肢體的正常活動。與此同時,患者的感覺、認知功能也會受到影響[3]。帕金森病難以從根本上治愈,一般通過藥物治療和生活調理等方式,控制病情的持續進展,減輕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質量。在藥物治療和功能恢復訓練的基礎上,根據帕金森病患者的個體情況,實施人文護理[4]。在護理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了解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實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開展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對于帕金森病及相關治療方法的認知,減少其顧慮,引導其積極配合治療,認真遵醫。同時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預防風險事件的發生,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5]。
綜上所述,在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人文護理的開展,能夠有效提升其生活質量,控制病情的穩定,護理效果能獲得患者的滿意與肯定。
參考文獻
[1] 張睿,王玉琴,婁煥云,等.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帕金森病患者腦深部電刺激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04):41-43.
[2] 盧洋.持續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9,20(01):95-97.
[3] 陸爽.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焦慮抑郁癥狀的影響[J].智慧健康,2019,05(01):82-83,86.
[4] 鄭蘭清.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焦慮、抑郁的心理護理措施評價[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01):62-63.
[5] 邵麗華,陳菁.Orem自理護理模式對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2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