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細軍
高安市瑞州醫院,江西 高安 330800
反流性食管炎屬于消化系統疾病,主要是由于食管基部的括約肌功能紊亂,無法抑制十二指腸和胃內的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內容物在食管內不斷刺激誘發食管黏膜炎癥性病變。反流物的消除能力決定著患者食管黏膜損傷嚴重程度。此疾病在肥胖、飲酒、吸煙、精神壓力大、中老年人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以胃部反酸或灼熱、吞咽困難、燒心、胸骨后疼痛等為主要臨床癥狀,若是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1-3]。現階段,臨床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方式普遍是采取藥物治療,主要有促進胃動力的藥物、黏膜保護劑、抑酸劑等,臨床經過反復實踐得知,單一使用某種藥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治療時間漫長,效果欠佳,但聯合用藥能使療效提高,改善臨床癥狀,促進疾病康復[4-6]。本研究主要治療藥物為西沙必利與奧美拉唑鎂腸溶片探究其聯用,對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0例。對照組:男39例,女31例;年齡34~79歲,平均(56.32±14.58)歲;病程0.8~3年,平均(1.74±0.63)年。觀察組:男37例,女33例;年齡35~80歲,平均(57.52±14.82)歲;病程0.7~3年,平均(1.81±0.7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經檢查確診為反流性食管炎;存在胸骨后疼痛、燒心、胃部反酸等臨床癥狀;同意參加本研究并保證高度配合。(2)排除標準:參加本研究前半個月服用過抗酸劑和對胃腸道功能造成影響的藥物;有惡性食管腫瘤、心肝腎疾病者;哺乳期或孕期女性;對本研究采用的藥物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口服奧美拉唑鎂腸溶片(許昌高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766,規格:10 mg),10 mg/次,嚴重者可增至20 mg/次,2次/d,分別在早餐及晚餐后服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西沙必利膠囊(黑龍江省地納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655,規格:10 mg),10 mg/次,3次/d。兩組均持續服藥8周。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避免食用牛奶、豆漿等易脹氣食物,以及咖啡、濃茶、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禁止吸煙喝酒;餐后3 h內忌平臥,盡量避免彎腰、持重物等行為;臥床休息時應將床頭適當調高。
1.4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內鏡檢查顯示胃黏膜明顯愈合,胸痛、燒心、反酸等臨床癥狀全無,為顯效;內鏡檢查顯示胃黏膜有所愈合,胸痛、燒心、反酸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為有效;內鏡檢查顯示胃黏膜未愈合或損傷程度加深,胸痛、燒心、反酸等臨床癥狀相比于治療前無差別或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臨床癥狀評分。臨床主要癥狀為胃部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根據癥狀嚴重程度分為4級:若患者出現嚴重的臨床癥狀,疼痛難忍,影響日常生活,急需藥物控制,評為3分;若患者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未影響到日常生活,評為2分;若患者出現輕微的臨床癥狀,可以忍受,評為1分;若是患者無上述臨床癥狀出現,評為0分。(3)胃蛋白酶原(包括胃蛋白酶原Ⅰ-Ⅱ)指標。采用乳膠增強免疫比濁法檢測,在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采集患者10 mL空腹靜脈血,血清收集在離心(3 000 r/min)15 min后進行。
1.5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8周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70) 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臨床癥狀評分基本一致(P>0.05);治療8周后,兩組臨床癥狀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相比于對照組下降幅度更大(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n=70) 分

表2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n=70) 分
2.3 兩組胃蛋白酶原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血漿胃蛋白酶原指標基本一致(P>0.05),治療8周后,兩組胃蛋白酶原指標均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胃蛋白酶原指標比較(,n=70)μg/L

表3 兩組血清胃蛋白酶原指標比較(,n=70)μg/L
近年來,由于人們工作壓力大、生活習慣不良以及環境的惡化等,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病率正逐年上升。該病患者經過內鏡檢查可看到食道黏膜發生潰瘍、糜爛等,常伴有燒心、胸部隱痛、反酸等癥狀,典型病癥包含病理性及生理性反流現象[7]。若是生理所致的反流現象,通過體內機制調節能自愈,但若是病理所致的反流現象,則易反復發作且無定時,病程長,若不及時治療,將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臨床主要采用奧美拉唑鎂腸溶片治療反流性食管炎[8]。此藥是抗酸作用較強的制劑,性質呈偏堿及脂溶性,故比較容易在酸性環境中溶解,可輕易進入胃黏膜壁細胞內分泌小管并在此發生作用轉化為亞磺酰胺,使胃壁細胞H+-K+-ATP酶的活性作用降低,進而有效阻止胃酸分泌,且作用時間持久,用藥一次抑制胃酸分泌的時間可長達24 h且抑酸效果顯著,高達90%以上,升高胃內pH值。奧美拉唑鎂腸溶片能有效緩解患者燒心、胸痛、反酸等不適癥狀。但是僅使用奧美拉唑鎂腸溶片治療,在治療期間患者可能還會出現消化道內容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的情況,治療效果不理想。使用西沙比利也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方法,此藥是氟哌啶醇的衍生物,是一種新型的促腸胃動力藥,其可作用于腸肌神經叢以促使乙酰膽堿合成,能促進十二指腸、食管、胃的收縮和蠕動,增強括約肌壓力,防止消化道內容物反流,縮短胃和食管排空時間,同時其對抗多巴胺、擬膽堿能無影響,對胃動素不會產生不良作用。但是西沙比利不能有效控制患者胃酸分泌,胃酸分泌還會繼續隨著反流內容物對食管黏膜造成刺激,故臨床提出在治療該病時應對患者胃酸分泌、腸胃動力等綜合考慮,聯合使用抑酸劑和促胃動力藥物進行治療,能夠明顯提高療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9,10]。本研究顯示,采用奧美拉唑鎂腸溶片聯合西沙必利治療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用奧美拉唑鎂腸溶片的對照組,且觀察組的臨床癥狀評分也高于對照組,表明西沙必利聯合奧美拉唑鎂腸溶片對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有顯著意義。奧美拉唑鎂腸溶片和西沙必利聯用,兩者相互協同、相互促進,不僅可以有效控制胃酸分泌,還能加快食管和胃部排空,阻止消化道內容物反流進食管,減少對食管造成的刺激,從而促進食管黏膜修復。除此之外,由于西沙必利能加快腸胃蠕動,必然使胃蛋白酶快速進入堿性環境中,阻止其發生作用,從而減少黏膜炎癥反應發生。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西沙必利與奧美拉唑鎂腸溶片聯用,能有效抑制胃蛋白酶,減少黏膜炎癥發生。
綜上所述,西沙必利聯合奧美拉唑鎂腸溶片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西沙比利能夠控制內容物反流,奧美拉唑鎂腸溶片能夠抑制胃酸分泌,降低內容物對食管造成的刺激,兩者聯用療效顯著,可明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抑制黏膜炎癥反應,促進食管黏膜修復,值得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