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瑞芳
(山西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030000)
通過實施施工組織設計,能夠提高工程建造方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保證施工過程中不發生意外的安全事故,使建造活動按照行業主流的技術標準與質量要求進行,高水平的施工組織設計能夠針對建造活動的進度、技術運用方式、施工現場管理等各關鍵要素進行合理配置,有利于在保障施工工作達到較高質量水平的同時盡可能地壓縮工時、加快施工進度,有效運用建筑工程的資金與人力資源,達成既定的成本控制目標,確保建筑企業在承包建筑項目建造工作后能夠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
施工組織設計可被概括為建筑企業在承包建筑工程后,根據施工地點的外部環境條件與項目標書中的質量要求,統籌各方面資源,針對建造計劃、工藝流程、原材料存儲與運輸以及施工團隊組織等各個環節工作制定具備一定可行性的長期規劃與整體性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可發揮指導工程建造合同簽訂、工程設備采購等多方面內容,是實施高水平工程項目管理所必須的最高綱領,施工組織設計的具體方案必須對工程項目的具體建造方式提出精準而適當的要求,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用工方式與建造計劃,針對工程經濟中的項目造價進行調節,拓展建筑企業的獲利空間。通過制定系統性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施工方可強化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協調各部門在不同階段的建造工作,使之形成合力,掌控建筑工程的在不同環節的施工過程,對各項主要的建造活動做好用工、用料準備。根據建筑工程的基本特性差異與施工能力的不同,工程造價的計算方式與具體數額也并不完全一致,企業只能基于施工組織設計方案評估項目對工程資源的實際用量,針對施工過程中建筑企業的用工情況與設備使用頻率,選擇較為貼合現實的工程造價標準,縮減現代建筑工程的投資額[1]。
施工組織設計的準確性與合理性決定了建筑企業是否能夠在預定時間以內按照行業內部技術標準完成施工工作,精準、有效地施工組織設計能夠提前確定后續不同階段的施工成本,精準全面地把握影響建筑工程經濟中造價的各項主要因素,提高工程建造中各方面工作的協調性與組織完善程度,避免建造工程在原材料與技術設備采購與運輸工作中花費超出預定數額的資金,制定配套的施工現場環境管理規則,避免持續性的施工工作違反當地環境保護要求。為提高建筑企業的項目盈利率,顯著降低其工程建造成本與資源消耗量,應當對建筑項目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經濟分析與有力的管控,通過科學、嚴謹的論證與現場勘查做好技術指標分析,保證統籌規劃的完善性與有效性,在尊重社會現實與客觀自然條件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管理能力與施工建造水平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進行協調性的組織規劃,拔高建筑企業的產業經營效益,將施工組織設計的具體內容與施工現場的實際環境條件進行密切結合,使工程建造活動符合我國對于建筑行業與相關工程的具體質量要求,避免僅僅通過整體性的宏觀調控對施工活動進行不具備持續性的管理與調節[2]。
由于部分建筑工程的建造時間較長、工期跨度大,建筑企業難以快速回籠資金,資金周轉效率較差,難以有效調控經濟風險,為提高工程進度、使工程在短時間內快速完工,進而增強經濟效益,建筑企業應當在滿足基本質量要求的前提下調整施工速度與工程建造效率,在工程合同的預定完工期限之前完成建造工作,并在施工過程中根據環境條件、人力資源消耗量、設備損耗率等不同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系統性分析與評估,將付款形式按照前后不同階段的用工量進行合理劃分,并根據業主的意愿和合同中規定的付款方式選擇合理的建造速度,避免因工期延長或資金周轉不靈而導致機械成本、原材料存儲成本的提升[3]。
預算定額是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中較為關鍵的技術性經濟指標,使施工企業有效完成計算、核查建筑成本與用工量等重要工作的基礎與必要條件,工程項目管理者應當根據施工企業在工期內的勞動力成本消耗量與施工技術水平等因素確定預算定額,隨著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高性能建筑材料的更新換代,現代建筑企業必須隨之調整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使之與建筑工程的實際預算定額保持一致,規定完成各項基本工程建造活動的工序與相應的質量標準與安全防護要求,使工程預算成為審計、核算工程成本、決算價格、開工預算的主要依據[4]。
由于施工原材料的采購與運輸存儲工作在現代建筑工程造價中占有一定比重,因此施工方應當制定有關原材料處理的各個環節的組織設計方案,在市場上選購原材料時應當比較多家供應商的出價與產品質量,評析不同商家的持續性供貨能力與商業信譽,避免單純追求低價格與高效率,采購人員應當從諸多不同性能的原材料中優選出存儲時間最長、性能最全面、價格最低廉的優等原材料,充分了解到與此類原材料有關的所有信息與資訊,以此縮減原材料采購工作所消耗的工程建造費用。為加快工程建造進度,提高原材料的存儲穩定性,施工方必須提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配套的原材料運輸組織計劃,保證施工工作必須大量使用的原材料能夠在預定時間內進行快速運輸與裝卸,提高物資轉運效率,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盡可能地縮減原材料的運輸距離,在距離施工場地不遠的隱秘地點批量存放重要的施工技術器材與原材料,以此減少原材料轉運次數與成本消耗量。
施工方應當依托施工現場的有利條件實施合理、嚴謹的施工平面布置,避免因平面布置偏離而發生人員調配混亂、不同部門施工活動相互沖突等特殊問題,提高施工企業建造活動的協調性與穩定性,及時清除容易影響施工質量與建造程序按規定落實的阻礙性因素。為達到施工效率的最大化與用工成本的最小化,工程項目負責人應當組織施工團隊進行分批次施工與流水線作業,提高不同階段施工量的均衡性與一致性,并對施工現場的交通條件與材料、設備存放方式制定詳細規定與嚴格的針對性管理準則,避免發生浪費人力資源頻繁搬運工程物資與設備的不良現象,在節約用工成本與工程資源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活動的流暢性與持久性,將工程資源浪費控制在最小范圍內,防止發生資源運用效率低、建造程序顛倒混雜的問題,提高施工企業的技術水平與場地管理能力。
施工組織設計必須根據預先確定的施工計劃進行調整,通過考查施工現場的實地情況評估建造方案中對人力、物力、資金、施工技術等不同方面要求的合理性,并評估工程的實際造價與用工量,發現影響施工成本、導致造價虛高的潛在不穩定因素與錯誤設計,進一步完善施工方案與建造計劃,以較低的施工成本達到計劃中的質量要求。在制定施工方案的過程中,項目負責人應當與測繪部門進行合作,共同勘測、考查施工現場附近的地區環境條件,采用較高的質量標準與精確度要求,不斷提高施工質量與建造效率,對施工現場的環境條件與建筑企業所擁有的專業性技術設備進行合理運用,選用高素質的施工隊伍與能夠持續工作的高性能設備。施工單位管理者應當在進行工程施工之前根據具體條件選擇恰當的用工方式與建造措施,并采用合理措施應對施工中可能遭遇的特殊問題,通過制定并實施科學、精準的施工組織設計計劃保證建造活動的精確度、速度,壓低在既定施工時間內的建造成本,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豐富工作經驗與專業性知識設計多種側重點不同的建造方案,項目負責人可與監管機構協商,分析諸多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所存在的優點與不足,根據工程項目的投資數額、資源配置方式、完工日期、質量指標等不同因素設計完善的建造計劃,保證建造工程的正常開展[5]。
為有效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收益率,建筑業企業應當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工作,制定較為完善、系統的專業性施工方案與建造計劃,運用高技術含量的施工設備,滿足建造項目的基本質量要求,合理配置工程項目的各方面資源,壓低建筑工程的總體用工成本,通過重組設計團隊、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模式促進建筑行業的穩健發展,使施工組織設計工作發揮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與速度的基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