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麗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公路管理所,安徽六安237000)
我國近年來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使城市化得到提高的同時,也推動了農村公路建設規模的擴大,而農村公路工程建設規模的擴大也使以往農村公路建設行業的技術、監督管理體系、施工人員資源等不在滿足現代農村公路建設需求。其次,在農村公路建設行業中,從事公路建設行業的多數都是一些農民工,這些農民工沒有經過專業的文化教育,所具備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都是較低的,所以在進行農村公路工程建設時,很難按照合同要求來進行標準化施工,在施工時,也可能會由于施工人員具有散漫性而造成施工過程中多樣性問題的出現,如果在這個時候,監理單位的監理人員也不能對自己的職責進行發揮,那么就會造成農村公路建設在質量、費用和進度上的不足,最終影響農村公路建設行業的長期發展。
農村公路建設單位并沒有雄厚的技術支撐,所以在進行投標時也達不到預期要求,這一問題也是導致公路質量問題發生的因素。而正是由于農村公路建設行業發展緩慢,在進行工程建設時所獲取的利益也較低,因此造成農村項目的投資數量少,一些大公司和資源多的公司并不看好農村工程項目,即使進行了投標,也沒有較好的技術和設備,這些都是造成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差的原因。
監理單位是一個工程建設項目中提高建設質量的重點內容,在監理單位中,監理工程師可以說是一個工程隊的靈魂,可以幫助施工隊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各樣難題,也能有效促進工程進度的加快。但是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建立工程師的存在形同虛設,不能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發揮監督的良好效果,所以也不能有效對工程質量進行提高。
圖紙設計是工程建設的前提,對整個工程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不論是在任何工程中施工過程都是根據圖紙的指導來進行,所以說如果圖紙設計質量高,該工程建設質量也會較好,反之亦然。經過對我國實際農村公路建設研究發現,多數的農村政府在進行農村公路建設圖紙設計時,都會聘用一些收費較低的設計人員來進行圖紙設計,這類人員通常不具備專業的技術,所以設計的圖紙并沒有較高的合理性,也沒有很強的工作責任心,有些設計人員在進行圖紙設計時還不會根據實際施工場地情況來進行設計,這樣就會導致在后期施工中各種各樣問題的出現。
在農村公路建設中,要想有效對公路施工質量進行提高,必須有著一套完善的監督體制。體制機制的確立是提高施工建設質量的重要措施,也可以有效對施工人員和監理人員進行約束。在農村公路建設施工單位中,缺少與施工質量管理相應的監督機制,那么就會使施工人員和監理人員不重視制度的存在忽視自身任務的完成,進而造成公路工程施工質量難以保障,也不能確保公路施工按照標準化和規范化進行[1]。
體系和制度的建立是提高質量監督有效進行和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的有效措施。要完善體系的建立,首先應該對質量監督體系和制度體系進行完善,通過制定規范化的行為和行業管理文件,來對施工單位的行為進行規范和指導。只有完善了體系建設,才能對施工單位的監理工作和施工工作按照制度內容進行規范化管理。其次,還要將制度管理明確到個人,并建立相應的獎懲措施,對認真負責的員工給予獎勵,對出現工作失誤的員工進行處罰,通過獎懲措施來帶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加強員工的責任意識。除此之外,還應該制定符合實際施工需求的施工工藝,在施工時所用的設備和技術都應該按照規劃和設計來嚴格的進行組織和使用,這樣才能保障工程質量良好完成。
要有效提高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還要從建立完善質量監督網絡,加強政府監督職責的履行來進行。質量監督工作的有效進行首先應該保障質量監督人員對公路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內容有著明確的了解,這樣在進行工作時才能保障工作任務的有效進行。所以,提高質量監督體系的合理進行應該提高質量監督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在不斷的提高,為了適應工程發展的需求也應該加強質量監督人員的培訓,通過培訓來提高質量監督人員的業務能力[2]。
監理單位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對農村公路建設施工過程進行質量監督和管理,因此,要提高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監督應該加強公路工程監理隊伍的建設。我國農村公路建設行業中,一些單位也存在著監理隊伍,但這些監理隊伍中的監理人員由于自身素質和技能原因,并不能真正的執行自身工作,所以為了保障監理隊伍能夠有效完成監理工作,在人員的聘用上,應該聘用專業技術強,素質高和具有專業證書的人員。其次,還需要加強監理隊伍的業務培訓,保障從業人員都具有專業的知識,這樣才能保障整個工程監理工作進行到位。
施工管理工作的進行極為關鍵,是保障施工合理性的重要措施。施工管理的合理進行首先是對材料進行合理的管理,選擇材料時,應該合理按照圖紙要求來進行采購材料,對材料進行質量檢測是進入場地之前和之后都需要進行,在保障材料沒有質量問題之后才能運用到施工中。其次,施工單位應該做好施工現場管理工作,所有的施工人員都必須按照施工技術和標準要求來進行施工,為了避免施工過程中事故的出現,要定期對施工設備進行檢查,進而確保農村公路建設整體質量[3]。
為了有效保障農村公路工程建設的質量,應該將監督體系全面覆蓋整個公路建設過程,實現農村公路建設項目質量監督體系的全面覆蓋,要有效保障監督體系的全面覆蓋,必須制定可實行的質量監督計劃,可以通過對以往公路工程施工過程質量監管方法進行借鑒,再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制定符合該工程施工需求的監督體系。監督體系的內容制定要有著對工程項目質量管理行為的監督,對規范化施工行為和工程實體質量的監督等方面。其次,還要對施工人員素質和技術的管理,這樣才能有效減少和避免農村公路工程建設中質量通病的出現。
在農村公路工程建設中質量和安全是建設的首要內容。而公路施工過程中要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提高公路的施工質量,就要保障公路施工過程的標準化進行,只有根據實際的施工要求來進行施工,才能最大限度減少施工過程中事故的出現。所以為了有效提高公路建設施工質量,施工單位也要加強對標準化建設的執行,標準化建設的執行還能有效提高建設單位自身管理體系的形成,從而有效提高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的控制水平[4]。
試驗檢測簡單來說就是對施工進行抽查檢驗的工作,也是質量監督體系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在進行試驗檢測時,質量監督機構應該在進行平時巡查的工作中對重要且關鍵的項目進行隨機檢查,檢驗時應該嚴格根據標準的檢驗檢測數據進行判斷,以此來保證建設的質量。試驗檢查工作頻率應該合理的進行,通過加強試驗檢驗工作的進行,可以有效保障施工單位按照標準化進行施工[5]。
為了有效提高農村公路建設的質量和質量監督的進行,也應該加強從業人員的市場行為,要有效對從業人員的市場行為進行評判,可以通過建立誠信體系,利用信用評價的方式對從業人員的行為進行相應的扣分和加分,這樣在聘用人員時,就可以明確對該人員的誠信行為進行了解[6]。
農村公路建設對農村的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而公路工程建設的質量影響著人們的出行安全,所以說保障農村公路建設的質量有著重要作用。不論是在任何的工程中,工程施工過程的有效質量監督是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要措施,質量是工程建設的靈魂,也是對一切工程建設進行衡量的指標,而堅持政府監督、社會監理和法人管理都是一個企業質量的保障體系,所以,在農村公路工程建設中,要想有效提高公路建設的質量在提高施工技術的同時更應該建立合理的質量監督體系,這樣才能從提高農村公路建設質量上推動建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