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雪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信息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帶來了很深的影響,且已與舞蹈藝術相結合形成了多媒體舞蹈,舞蹈因為多媒體的出現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多媒體舞蹈是一種新的舞蹈形式,它打破傳統,敢于突破與創新,將舞蹈藝術推向另一個高峰。文章從多媒體舞蹈的概念出發,探討多媒體舞蹈的應用和發展。
關鍵詞:舞蹈;多媒體;多媒體舞蹈
一、多媒體舞蹈
(一)多媒體舞蹈的概念
“多媒體是多種媒體的結合”,那么多媒體舞蹈就可以理解為“舞蹈與多種媒體的融合”,其主體是舞蹈。多媒體舞蹈以傳統的舞蹈藝術為基礎,廣泛地吸收多種媒體和視覺藝術進行組合而形成。在舞蹈中運用的多媒體,一般是指視頻、音頻等多種媒體形式的綜合,其創作對象主要是指舞蹈的影像、聲音等多媒體元素。
(二)多媒體舞蹈的起源
多媒體舞蹈是一種跨界藝術的產物。多媒體手段介入舞蹈發生于20世紀60年代,電視藝術剛剛興起,一些攝影家嘗試將舞蹈表演記錄下來在電視上播放。在那個年代舞蹈界都反對這種做法,他們覺得舞蹈作為一門藝術只能在劇場里表演。而瑞典的別基特·庫爾伯格和美國的默斯·坎寧漢兩位舞蹈家對這一做法有了濃厚的興趣,主動尋求與攝影家的合作,留下了許多影像資料,人們稱之為Dance Video。到了20世紀80年代,Dance Video 已經相當普遍,并在此基礎上出現了Video Dance。
舞蹈與多媒體最初的結合不算晚,早期的電視、錄像、計算機里都出現過舞蹈,也就是說從有電視、錄像器材、計算機出現時就已經開始進行媒體技術與舞蹈的合作,但都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并沒有實質意義,也稱不上真正的融合,只是舞蹈借助一個平臺去展示而已。但是隨后更多的藝術愛好者發現了這一點,電視等媒體是可以為舞蹈服務的,相繼進行真正的“舞蹈多媒體”的創作,側重點落在了“舞蹈”身上。
默斯·坎寧漢、約翰·凱奇和羅伯特·勞申伯格這三位藝術家被稱為跨界的多媒體表演藝術創作“鐵三角”。他們在紐約舉行了一場跨界藝術實踐活動——“網球公開賽”。通過聲音傳感器和紅外線的投影,整個舞臺呈現出多媒體交互表演空間,為多媒體藝術樣式也開辟了新的道路。隨后更多的多媒體舞蹈愛好者也紛紛進行多媒體舞蹈的探索和實驗。
二、多媒體在舞蹈中的應用
多媒體舞蹈是20世紀以來舞蹈與媒體技術交互藝術實踐的結晶。多媒體舞蹈的出現,不僅給創作者帶來了全新的創作方式,也形成了不同形式的舞蹈,如電視舞蹈、動畫舞蹈、舞蹈影像等,同時,教師在授課中運用多媒體,也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了新的體驗。
(一)在舞蹈的創作中
1.加深對舞蹈作品創作的理解
多媒體技術為舞蹈作品創作和舞蹈藝術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舞蹈表演者與創作者在進行舞蹈作品創作和二度創作時,可以使用多媒體這一元素加強對舞蹈的認知,從而應對和迎合新時期舞蹈藝術發展與舞蹈創造的各種需求。
2.為舞蹈作品創作提供靈感
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創作者提供更多的靈感和動力,也豐富了舞蹈創作的形式,為舞蹈創作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并且可以運用網上豐富的素材,創作出新穎的音樂。創作者可以在舞臺表演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在特定的編程投影下根據編程視覺效果結合舞蹈音樂、舞臺效果布置進行舞蹈創作。
在進行舞蹈表演藝術的創作時應增加新的視覺元素。如今人們已不滿足于二維的平面美感,對三維、四維的空間和意境更有興趣,在審美追求上已突破了單一的舞蹈表演概念和形式。舞蹈與各種不一樣的質感和結構的裝置相結合,舞蹈與影像技術相結合,并利用攝影鏡頭的語言在舞臺上創造出多重虛幻空間,巧妙地與舞臺上真實的生命互動、重構,讓多元因素的結合在作品中充分地展現出來,帶著強烈的時代烙印。在這個新技術層出不窮的時代要想實現科技對藝術的推動,我們需要的是不斷的創新??萍疾皇侨f能的,我們需要注重舞蹈本體的表達,塑造堅實的“舞性”。
(二)在舞蹈的呈現中
多媒體舞蹈可以豐富舞蹈作品的形象,提高舞蹈作品的表現力,增強舞蹈作品的藝術審美性。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優秀的舞蹈作品迅速成長并廣泛地滲透到大眾生活中。舞臺表演早已不是用舞蹈演員的動作和造型來支撐,而是將優秀的舞蹈作品和多媒體技術相融合,打造出更加生動靈活的作品。
《源》是孟加拉裔英國舞蹈家阿庫·漢姆(Akram Khan)最具個人色彩的作品,曾作為“世界文化藝術節2011”的閉幕舞蹈于香港上演。這個舞蹈充分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用LED顯示屏映射各種圖案和特效,與舞蹈演員的動作相結合,展現出舞者對家鄉的思念和懷念。
《源》這個舞蹈主要是以敘事為主,整個舞蹈情節都是在講主人公與他家鄉之間的聯系。敘事一直是舞蹈難以表達的一個方式,單單靠舞者個人的肢體、造型和動作,難以形象地展現出漢姆想表達的場景,并且會使觀眾的觀看效果不佳。所以漢姆運用多媒體的全景影像技術、光影和音頻技術,將整個舞臺和舞蹈背景用多媒體的技術來展現,更好地將舞者內心的活動具象化地表現出來,不論從哪個角度去觀看,都會有一種全新的形式美寄于這個舞臺的空間里。
一是音頻技術。音樂是舞蹈的靈魂,所以漢姆與著名的作曲家喬瑟琳·波克(Jocelyn Pook)合作,利用音頻技術在電腦上剪輯制作出各種各樣的音效,比如舞蹈中出現的風吹、打雷、下雨等自然界的聲音,聽覺與視覺兩者合為一體,完美地展現了舞者內心的活動。這些音效完美地詮釋著多媒體技術在制作音樂中的優勢,而且這一豐富的音樂表現技術為舞蹈添加了色彩。
二是光影技術。著名的燈光設計師邁克爾·胡爾斯(Michael Hulls)將光影技術與舞者的身體動作相結合,擴展了舞者在舞臺上表演的空間。例如舞者在舞蹈中表演爬樹或者從高空掉落,如果單靠舞者的肢體和動作技巧是達不到視覺沖突效果的,但是在舞臺上利用光影技術,再加上舞者的身體動作配合,就能活靈活現地展現出視覺動態效果,并且創造出舞者的身體與舞臺空間相互交融的畫面和意境。
漢姆將多媒體技術和自身的動作相結合,無疑讓這個作品更加精彩。多媒體技術使音樂、動作、空間等與舞蹈更加協調。他的選擇大大提升了舞蹈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拓寬了舞蹈創作的方法,使人們的視野不再只關注舞者的動作和技巧,使舞蹈更加現代化,更加多元化,并且彌補了舞蹈中敘事能力不足的缺點。
(三)在舞蹈的教學中
1.提高備課效率
多媒體技術在舞蹈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老師在備課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尋找到大量豐富的舞蹈作品材料和信息,制作出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教案,并且可以隨時改進舞蹈教案,建立舞蹈資源庫,方便查閱和尋找。
2.改善課堂教學現狀
目前一個完整的舞蹈教室離不開音響、顯示屏、電腦和投影儀等媒體設備。這些多媒體設備打破了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現在老師不單單靠語言和動作來講解,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提供的圖文和聲像來展示出舞蹈的趣味,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們更加直觀立體地了解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們在立體的多媒體世界里激發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當多媒體走進舞蹈教學中,就能使舞蹈作品從三維空間轉化為二維空間。教師可以用相機將學生的作品錄制下來,在屏幕上進行回放,并且分析舞蹈里面的優點和缺陷。老師因材施教,及時準確地指出舞蹈中的問題所在,還可以使學生在視頻里更加清晰地看到自身的缺點并加以反復練習,從而提高自身的舞蹈修養。
當教師在教授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時,這個舞蹈的風格、韻律、情感等有時老師很難用言語向學生表達清楚,這時可以用多媒體技術放映關于這個民族的影片,如此學生對這個民族可以有更直觀的了解,不僅可以了解該民族的生活習性、習俗、地域特點等,還可以學習到該民族的舞蹈動作特點。
多媒體也為師生創造出更好的網絡交流平臺。網絡上有大量的舞蹈學習網頁,學生和老師可以通過在網絡上查閱不斷豐富自己的舞蹈知識。這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例如中國舞蹈網,里面不僅包含了各種舞蹈資訊和資源,還可以在線進行舞蹈交流。這些都是多媒體為舞蹈帶來的益處。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音樂伴奏在舞蹈教學中也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多媒體的應用可以讓教師根據不同舞蹈的特點進行音樂選擇。利用多媒體不僅可以隨意切換不同的曲目和風格,并且還可以達到高質量的音效,使學生們在舞蹈學習中更加能體會到音樂的魅力,用心地感知音樂,在音樂中感知情感,進而全身心地投入舞蹈。
多媒體技術為舞蹈提供了以3D為主要形式的舞蹈教學軟件。例如AR技術,將真實的環境和虛擬的物體疊加到同一個環境或空間中。通過AR與虛擬角色進行舞蹈訓練,學生在家就可以學習到舞蹈的相關知識和動作要領,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舞蹈學習的積極性,并且還能使家長隨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讓沒有學過舞蹈的家長也可以以專業嚴謹的角度來指導學生完成舞蹈動作。
利用多媒體后期制作捕捉舞者的動作,以線條和三維空間的形式將舞者在運動時的軌跡展現出來。這種后期的制作技術是根據舞者在空間中不斷變化的動作來加以制作,不僅可以讓舞蹈更加有新穎感,還可以讓舞者清楚地看到動作的發力點和著力點以及線條和空間的運用。并且這種制作,還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展現整個舞蹈,例如角度、空間等,為舞者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創作平臺,可以讓舞者在此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從而完善自己的作品。
多媒體技術促進了我國舞蹈教學的發展,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可以自主獨立地學習,教師在課堂上的發揮空間也更大。舞蹈教學與多媒體技術兩者有機結合,進一步深化了舞蹈教學的內容、理念和方式,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我國舞蹈教學的改革添磚加瓦。
3.多媒體舞蹈在高校中的應用
如今有許多高校也引進了多媒體技術與舞蹈相結合,用學科交叉的方式來開展作品的創作。例如舞蹈專業的學生與設計類專業的學生以作業的方式合作學習,以多媒體舞蹈的形式進行創作?!霸诙嗝襟w舞蹈的創作過程中需引起注意的是多媒體的介入容易弱化舞蹈的主體性”,因此,在創作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改變固有的創作思路,將多媒體這一新元素很好地融入創作構思中,以更為廣闊的創作思維進行舞蹈編創。學生在舞蹈動作的編排上與多媒體的結合要做到精準,沒有思考的即興在多媒體舞蹈的創作中是不可取的。
(四)多媒體在舞蹈領域的擴張
多媒體為舞蹈演員創造了展現平臺,無論國內外都有關于舞蹈的大型選秀類節目。他們將優秀的舞者聚集在一起,用PK的方式將舞蹈展現在觀眾面前,廣泛地宣傳了舞蹈,讓更多人知道舞蹈的魅力。
但多媒體帶來的這類綜藝類選秀節目也不全是友好的。舞蹈是一個對觀眾要求比較高的藝術門類,所以很多人對專業舞蹈的接受程度有限。并且對于綜藝節目,為了博眼球,吸引觀眾,制作方會泄露選手隱私或者利用評委們之間的爭執來提高收視率。最后的結果是反而把舞蹈帶來的“美”忽略了。
三、多媒體舞蹈的發展
多媒體早已存在于每個人的周圍,它的出現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并逐漸滲透到多個領域。如今,隨著科技與藝術不斷的發展進步,多媒體舞蹈也在中國興盛起來。
(一)早期的多媒體舞蹈表演形式
早期多媒體舞蹈的表現形式和內容突破了傳統意義上舞美的束縛,使舞臺的表現空間變得更加寬廣。影像是舞蹈接觸多媒體最初的呈現方式。舞蹈影像是用鏡頭進行拍攝,再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加工再創造去呈現舞蹈,其主體是舞蹈,影像技術是媒介。
舞蹈短片可以按照編者想要的效果進行拍攝,再后期剪輯。剪接視頻是利用電影蒙太奇原理根據編者自己的創意在已存在的視頻素材中截取需要的鏡頭。
The Cost of Living是一部舞蹈影像作品。在影像作品中,編導可以根據作品需求大量轉換不同場景、不同場所,以此更好地表達作品的中心思想。在這部作品中,演員們不僅可以在教室里舞蹈,還可以在酒吧、房間、草坪,甚至是馬路上舞蹈。與以往只能在舞臺上表演相比較,這部作品的場景切換十分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