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婧
摘 要: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節奏、表情、構圖是三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節奏是一個最基礎的表現形式。舞蹈動作一般按照節奏的變化進行調整和變化,并結合韻律等強化舞者的感染力與表現力。不過在高職舞蹈教學中,缺乏節奏意識會導致學生無法深入學習,這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加強學生的節奏意識是非常關鍵的。文章對培養學生的節奏意識的具體策略展開探討,為學生的專業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節奏意識;高職舞蹈;重要性
在高職舞蹈教學中,節奏意識的培養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由于舞蹈的學習需要與音樂節奏相融合,節奏意識淡薄,必然給舞蹈的形體、動作等帶來不利的影響。節奏意識在舞蹈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舞蹈動作和節奏相協調,才能彰顯出舞蹈的獨特魅力與韻味。所以,對于高職生而言,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節奏意識的培養及提升。接下來我們首先探討舞蹈節奏意識及其在實際教學中的重要性,然后對具體的培養路徑展開探究。
一、舞蹈節奏意識概述及研究意義
(一)概述
舞蹈節奏意識是指人們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所體現出的某一反應或感受,一般通過舞者的形體動作、運動等呈現出來。舞蹈節奏一般包括兩種:外在節奏與內在節奏。對于前者而言,一般通過聽覺、視覺兩個方面體現,聽者對音樂的高低強弱、長短快慢等表現出一些有規律的反應,視覺層面,動作、線條、形體等在空間中有規律地變化[1]。對于后者而言,是指人的情緒與情感在內心發生一些節奏不同的改變。對于舞蹈表演而言,節奏能夠使舞者在表演的過程中通過表情來強化作品的感染力與渲染力,利用節奏來強化形體的表達,是舞蹈表演中一個常見的表達方式。
(二)研究意義
具體來說,其包括兩方面重要意義: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對于前者而言,節奏意識已成為高職舞蹈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理論素養發揮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一些教育學家指出,音樂節奏能夠促使舞者獲得情感共鳴,因此舞蹈節奏意識的培養能夠幫助舞者更好地讀懂舞律,這對于舞者的全方位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對于后者而言,舞蹈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節奏感與韻律感,而且能夠達到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等目的。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加強學生審美教育的過程中,舞蹈也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模式,舞蹈是肢體協調性、韻律性的一個重要藝術表達方式,需要舞者結合音樂節奏來調整身體動作,所以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節奏感是非常重要的。
二、節奏意識在高職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節奏意識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只有正確地把握節奏韻律的變化,才能增強舞蹈動作的感染力,一味地注重動作的優美與干練,卻忽略了節奏意識的培養,往往會導致舞蹈失去活力與生機,甚至會出現節奏不穩定的現象。節奏意識和審美情趣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在高職舞蹈教學中,加強學生節奏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只有正確地掌控節奏、韻律等,才能增強舞蹈形體的美感與韻味。
(二)增強學生的身體協調性
在培養學生節奏意識的過程中,讓學生的肢體動作得到鍛煉,促使學生高效率地學習舞蹈動作及技巧。在舞蹈教學過程中,節奏韻律一開始是在肢體運動中形成的,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要通過單一的肢體節奏進行學習,隨后逐步拓展到復雜的節奏培養方面。在此期間,要對學生的肌肉、骨骼、神經等進行有效的訓練,幫助學生增強身體的協調性與平衡性[2]。
(三)促使學生整體發展
高職舞蹈是一門培養學生專業素質的重要學科,只有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才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節奏意識,能夠促使學生的團隊意識、配合能力等大大提升,不但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而且音律、節奏等學習也能夠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刺激,促使學生的智力得到開發,愉悅的學習環境能夠改善學生的心情,所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意識,有利于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四)提升學生的“舞蹈語言”創新意識
在高職舞蹈教學中,節奏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隨處可見。對學生節奏意識的培養,則需要通過舞蹈教學來實現。一般來說,對重要舞蹈動作進行提煉、整合、美化等,并對不同層次、不同結構的舞蹈動作進行設計,使舞者的個人形象、思想情感等完全融為一體,將其當作一個重要的表演實體,由此打造出節奏層面的新旋律。學生也可以利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來增強節奏意識,將樂曲與動作相結合,在感受樂曲節奏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節奏來表達藝術的韻律與內涵,由此幫助學生進行動作調整與改進,通過連續不斷的學習與鞏固,學生的基礎更加牢固,學生的舞蹈節奏表達更加熟練與專業,同時學生獲得新的靈感,并能夠展現出新的舞蹈動作。
三、培養學生節奏意識的具體策略
(一)培養學生興趣,增強節奏意識
在高職舞蹈教學中,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提升,這是增強學生節奏意識的一個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大部分學生通常不會對單一的舞蹈動作產生強烈的興趣,所以,在教學期間營造有趣的課堂氛圍非常關鍵。教師需要盡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并運用一些有趣、豐富的教學方法,如播放音樂、詩歌朗讀、體育活動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踴躍地參加課堂教學活動,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教師可為學生播放一些流行音樂,引導學生對其中的節奏進行掌握與理解,由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利用形體來表達音樂的情感節奏,由此逐步增強學生的節奏感與韻律感[3]。
(二)形體訓練是增強學生節奏感的必要條件
形體訓練是一項優雅、有品位的活動,通過呈現優美、高雅的舞蹈基礎動作,來塑造舞者優美的形態、彰顯高雅的氣質等。具體來說,在對學生進行形體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確保學生的肢體更協調,讓學生通過舒適、優雅的動作進行綜合訓練,由此幫助學生塑造優雅的形態,逐步使學生擁有高雅的內涵。若學生在形體學習的過程中并未掌握專業知識,動作不精準,就會導致舞蹈動作的節奏出現問題,所以,形體訓練是培養及增強學生節奏意識的一個必要環節。在高職舞蹈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輕松、愉悅、活躍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在加強學生形體訓練的同時,引導學生認真地感受其中的節奏韻律,然后把形體動作與音樂氛圍相融合。由此看來,在培養學生美感的過程中,要想讓學生熟練地完成某一個舞蹈動作,不但要促使形體更加理想,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肌肉能力,這樣才能夠確保舞蹈動作更加柔和、協調、靈活,與整體的節奏吻合,才能夠將舞者所具有的線條感、流動感等一一呈現出來,并逐步增強活力與激情[4]。
(三)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加強節奏訓練
要想在舞蹈教學中逐步增強學生的節奏意識,就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表達能力。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將琴棋書畫等方面的知識逐漸滲透進去,使學生在接受藝術熏陶的過程中逐步增強審美情趣。詩詞歌賦也是增強學生節奏意識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方法將其與日常教學全面融合,例如繪畫意識、戲劇欣賞等,通過對藝術的鑒賞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并讓學生逐步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更強烈的節奏意識,進而表現出更優雅、精湛的舞技。
四、結語
在高職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節奏意識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與應用意義,不僅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能夠促使學生的肢體更加協調,當然這也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一個重要教學模式。所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且還需要加強學生的形體鍛煉、審美意識培養,促使學生在具備一定節奏觀念的前提下,真正地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勐進.大學舞蹈教學中節奏意識的培養思路研究[J].戲劇之家,2015(13):166.
[2]謝恒.淺議大學舞蹈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節奏意識[J].戲劇之家,2014(8):300.
[3]姚英姿.淺談大學舞蹈教學節奏意識培養策略[J].明日風尚,2018(22):153,157.
[4]劉黎芹.舞蹈教學中節奏意識培養方法探討[J].中國文藝家,2019(5):213.
作者單位: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