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2日19時,全國現有44763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累計死亡病例1115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4870例。
許多人關心,患者入院后會接受怎樣的治療?各家醫院有何治病“良方”?當前的成功案例對下一步盡快消除疫情有何借鑒意義?……為此,記者近日采訪了多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和醫護人員,聽他們講述了如何戰勝病魔的心路歷程。
精心護理照料 中西結合治療
9日下午,在山東省臨沂市人民醫院多日精心診治和護理下,鄭某某、杜某某兩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順利出院。醫護人員送上鮮花,祝賀他倆康復。
臨沂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張清華說,鄭某某于1月22日確診后癥狀較重,經抗病毒、抗炎、調節免疫、營養支持及對癥治療、中醫藥治療,病情仍呈加重趨勢。后來,經醫院核心專家組會診討論及省級中西醫聯合專家組會診,調整了治療方案,患者住院8天后肺部病灶逐漸吸收好轉,目前已連續兩次核酸檢測陰性,符合解除隔離和治愈出院標準。
8日,新冠肺炎患者魏某某、遲某某、叢某某從山東省威海市胸科醫院治愈出院。“是這些醫生護士的日夜精心守護,才把我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威海市一名治愈出院患者說,“住院時,每天都有許多專家對我的病情進行會診,醫護人員也是24小時全天候護理,這才讓我一天天好起來。”
6日下午,在山東省煙臺市奇山醫院醫護人員的陪護下,劉某走出隔離區,成為煙臺首批兩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愈出院者之一。
煙臺市奇山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牛傳振說,劉某住院以后,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患者身體逐漸康復。并且,目前在奇山醫院收治的其他患者,絕大多數都出現了好轉的跡象。
“我們醫院也使用了中西醫結合療法,目前來看療效非常好。”從業35年的山東省萊州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于志剛說,西醫主要是抗病毒抗細菌感染用藥以及短效的激素療法;中醫則針對病人的體質、伴隨癥狀等進行辨證用藥,治療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消除不良情緒 堅定治愈信心
8日下午,山東省德州市第9、第16例確診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主治醫師認為,治愈的“秘訣”不光是為患者提供精細的醫療護理,還要隨時觀察患者情緒,適時進行心理疏導。
“人的情緒狀態與免疫力密切相關,穩定的情緒是抗擊病毒的強有力武器之一。所以,我們不僅擔負防疫、醫治工作,也是心理醫生,在克服自己內心恐懼的同時,也要安慰隔離的患者,幫助他們減輕負面情緒。”德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程慧楨說。
山東省萊州市首例收治的患者王先生入院時,正逢新春佳節。因遠離家人且飽受疾病折磨,“病人入院后,一開始比較煩躁、焦慮,甚至有些害怕。”曾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的山東省萊州市人民醫院醫生李明壽說,為此,醫院專門安排了心理醫生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在每天查房時,醫護人員還會對他進行相應的心理勸慰,將貼心關懷送到他的心坎上。不久后,王先生就變得樂觀開朗,積極配合治療,目前已經治愈出院了。
山東省威海市胸科醫院救治專家組組長、威海市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張靜說,除了日常護理,醫院還建立了一個醫患交流微信群。患者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通過微信群與醫生、護士進行交流,“很多時候,我們還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將已經出院的例子講給他們聽,鼓勵他們堅定治愈的信心”。
“感謝政府對我的關心,感謝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和治療。”煙臺市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劉某說,“希望廣大病友不要悲觀失望,而要克服不良情緒、堅定治愈希望。只要聽醫生的話配合治療,是可以治愈出院的,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飲食科學合理 出院不忘隔離
多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告訴記者,要想戰勝病魔,科學合理的飲食必不可少。“醫生根據我的身體狀況,專門為我制定了提升免疫力的營養餐,每餐都吃得津津有味。現在回過頭想想,要是吃不下喝不下,再好的藥也不行,肺炎不可能這么快治愈。”山東新冠肺炎治愈出院者王先生說。
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山東多家醫院都特別注重患者飲食的科學合理,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于志剛說,在飲食方面,患者每天兩葷三素,蔬菜水果科學搭配,確保營養。
山東省濱州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孔令貴說,治愈者出院回家后,還須做好居家觀察和隨訪工作,勤洗手、多通風等防范措施也不可或缺。他還提醒廣大群眾,新冠肺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一定要相信醫生、相信科學,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早日取得戰“疫”勝利。
2月2日中午12點半,小劉出院了,他是河南省人民醫院首例治愈出院的病人。
小劉曾是一名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是一名在武漢求學的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研究生,對于其他正在醫院治療的患者,他說:“首先,不要恐慌,這個疾病的治愈率還是很高的,你看我就出院了。”此外,他特別強調病友一定要配合醫生,按時吃藥、按時睡覺、按時吃飯。“尤其是吃飯,你不能說食欲不好,就不吃飯,因為吃飯才能提高免疫力,自身免疫力增強后,才能配合藥物更好地消滅病毒。”小劉說,當你覺得自己吃飯吃得很好時,那么,你就離康復不遠了。按照醫生囑托,為了更安全起見,出院回家后,小劉還要在家自我隔離14天。
張勁農教授的“自愈”案例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是收治首批疑似病例的醫院之一。58歲的協和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勁農是首批接觸疑似病例的專家之一,也是首批被感染的醫護人員之一。發現疫情以來,張勁農始終堅守在發熱門診,高強度工作長達半個月。極度的疲勞以及高頻次的密切接觸,導致他出現發燒畏寒、咽痛等癥狀,隨即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張勁農說,在家隔離治療過程中,他既是病人又是醫生,這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他當時雖然進行了較嚴密的防護,但沒做眼部防護。首批醫生感染后,包括護目鏡在內的最嚴格防護裝備,已成為一線醫生的標配。
在家隔離治療期間,張勁農沒停止工作,他“隔空”閱片、討論病例、參與會診,起草了《武漢協和醫院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樣肺炎初步診療方案》,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了“協和方案”。隔離治療一周后,張勁農逐漸恢復。他說:“康復后,我將繼續投入這場戰斗,與大家并肩作戰。”張勁農說:“有多套房的患者,最好獨居。無多套房患者要獨居一室,關門,不要與其他人共用衛生間,糞便也會傳染。獨居時無需開窗,注意保暖,飲食方面建議多喝雞湯,喝到發汗,體溫升高有利于抗病毒。”
鏈接
抵抗新冠肺炎,請收下這份運動處方
“體育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最主要體現在改善了人體的自穩態,就是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使身體抗造耐折騰,不容易感染其它疾病。”北京體育大學運動康復研究所所長王安利教授表示。
對于具體通過哪種鍛煉來提高免疫力,王安利表示要因人而異,鼓勵百花齊放,最好通過有氧運動、力量訓練、伸展練習三個內容顧及全面。
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代謝、預防慢性病并且控制體重,以此來保持基本的健康水平。我們日常在屋內的走動、原地跑、太極拳、八段錦等都是有氧運動。
王安利認為,在抵抗病毒國家鼓勵不出門的當下,居家久坐、久躺等會使人體肌肉力量下降,導致腰疼、腿疼等疾病出現。因此要多做些力量方面的訓練,比如仰臥起坐、俯臥撐、原地下蹲、平板支撐、臀橋等在鍛煉腰腹、軀干力量方面都很有效果。
在家站立過程中,也可以做一些伸展運動,拉伸筋骨。比如在刷牙的時候,也可以進行單腿站立、閉眼單腿站立等方式進行平衡穩定練習,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延長壽命。
此外,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六字訣、太極拳及呼吸吐納、導引等我國的傳統體育療法,因鍛煉比較全民,動作相對緩慢,且鍛煉強度適中(心率在110至120之間)是提高免疫功能的適合形式,大家居家可練習。
“通過加強居家鍛煉,希望在春暖花開,病毒消散之時,大家走出門時保持一如既往的活力。”王安利說。
(本版稿件綜合新華社訊、《武漢晚報》《大河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