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是信息時代最前沿的技術,結合網絡分布技術、數字化技術、數據庫技術、密碼學技術和智能合約等高新技術,正在深刻地墊付信息時代。從本質上來說,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串改、自信任的分布式數字化賬本。無論在理論還是在應用上都與未來財務管理發展的方向相契合,能夠大幅提升財務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改善財務質量。
在傳統財務管理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導致代理成本過高,而采取區塊鏈技術將企業的財務錄入到公共賬本,這樣財務信息共享程度更高,中介成本就被大大降低,在企業內部也可以采用這種方式,降低財務不透明的風險。傳統財務管理還存在財務信息不及時,當前上市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季報披露往往延遲過長,以年報為例,報表往往要在來年4月份披露,這造成了披露不及時,嚴重地影響了投資者的利益。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財務信息及時分享,讓投資者和監管者都能及時獲得財務信息,有效解決財務信息不及時的問題。最大的利用優勢在于其應用能夠改變傳統財務管理技術中的財務造假問題,尤其是我國上市企業為了粉飾業績長期以來存在的財務造假問題,以及小微企業為了逃稅漏稅的造假問題。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僅使財務人員從傳統的繁重對照核算中解放出來,而且還避免了財務人員將時間都浪費在傳統的對賬工作中。對于稅務部門和企業來說,工作效率都大大地提高了,在企業寫入對賬本之后,稅務系統自動獲得更新,免去了報賬的繁瑣流程,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大大減負。采用區塊鏈的時間戳對財務交易行為進行記錄,當財務上發生糾紛時,能夠為企業提供證據鏈條,典型代表就是IBM公司,在使用區塊鏈技術之后,每年的財務爭議凍結金額減少一億元,占用資金大大減少。同時結合人工智能等技術,大量利用數據,全面對企業的財務進行分析,降低人工勞動的頻率,實現全面的數字化管理。在結構上,采用鏈式賬本結構、P2P組網結構,促進交易、價值和財務信息的點對點流動。
區塊鏈技術將會開啟財務管理的新時代,不僅通過利用企業全流程的信息和數據推動深層次地重構企業價值鏈,更在于能夠深刻地改變財務管理的模式,更好地推動企業財務業務的一體化,推動企業財務信息共享,加強客戶數據隱私保護,建立智能化風險預警功能。
引入區塊鏈技術之后,財務管理將會發生深刻的變化。首先,改變了過去財務管理中人工做賬的方式,過去財務管理存在滯后性,很多賬目都是財務行為發生很久之后,再進行歸賬處理。而區塊鏈技術的采用,結合AI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可以實時進行財務處理,自動歸賬,并且利用其可追溯性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讓財務管理人員業務前端進行業務活動的指導。
其次,財務管理工作從傳統的核算和信息搜集工作中解放出來,利用大數據和區塊鏈全流程處理業務信息,財務管理人員轉而進行財務決策工作,實現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
最后,采用區塊鏈技術能夠顛覆傳統企業財務信息利用方式,將企業經營信息和財務管理信息結合起來,全面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例如,過去企業只能在經營段獲得客戶的信息和數據,而且通過區塊鏈功能可以將供應鏈系統內的各層級供應商和客戶整合起來,既給企業提供風險控制功能,又能構建一條企業價值鏈,改變過去大企業中心化經營帶來的壟斷問題。
在組織準備上,企業要做好從傳統財務管理向區塊鏈財務管理的準備,根據引入的區塊鏈平臺對財務系統進行初始化設置。企業生產經營部門要根據業務特點重構業務流程,法務部門設計合約模板,財務部門設置財務管理各類參數。在當前的企業生產經營中,完全的去中心化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權力執行機構,必須要在區塊鏈節點中給予明確的權限分配,這樣才能實現財務和業務數據的有效對接,確保所有生產經營活動都在統一的流程之下。
在系統銜接上,要通過一段時間全面測試技術的適應度,不但要讓財務人員適應系統,同時也要讓財務流程和區塊鏈技術相適應。比如安永的opschain平臺存在多層次供應鏈關系,系統會自動下單并且在區塊鏈上傳電子令牌。各部門的工作就要和這一流程相協調,將智能合約納入談判和交易流程,將電子令牌納入供應鏈系統中,從而完成整個業務流程。
在維護管理中,要注意財物管理去中心化的風險,可以在ERP系統上開發一個服務器對資料進行管理,避免去中心化造成的財務數據風險。同時明確各節點的權限,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并且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再拓展區塊鏈的應用,比如可以為每個業務生產一個二維碼,消費者可以根據二維碼來追溯信息,并且在此基礎上推進財務業務一體化。
區塊鏈本身的工作共識機制需要耗費的能量較大,電力消耗大,存在資源浪費,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引入POS和DPOS等機制減少浪費,縮短驗證時間,盡快確認交易,這種方式下會損失一部分去中心化特性,但是效率更高。另外,區塊鏈成本和節點成正比,節點和可靠性成正比,因此在財務管理中如果出現記錯的問題,涉及的影響就較多。加之在非中心化記賬方式下,記賬權分散,容易造成一定的財務風險,因此在實際的財務管理中,就要強化監管機制,控制此類風險。
區塊鏈技術基于共識信任,但是對信息造假不能有效解決,如果企業一開始就使用虛假的會計信息進行錄入,隱瞞原始數據,時間戳的作用就無法發揮。另外,比如商品的質量、區塊鏈技術也無法保證,典型例子就是現在幣圈泛濫的各種虛擬幣,造成了信任的濫用。因此在財務管理方面,一方面政府和審計機構要加強監管,另一方面要增加在制度上做好公開透明的管理,從源頭上遏制造假。比如銀行可以加入到區塊鏈系統中,對企業的資產進行監控,避免資產轉移和重復質押等情況的發生。監管部門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落實監管細節,強化控制機制,比如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可以讓多個有公信力的監管部門進行簽名認可,合約要通過半數以上的委員會審核,一旦發現違約現象,就要采用懲罰措施。
要在財務管理中,創新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多個場景,推動各方面技術的創新,尤其要致力于解決當前區塊鏈技術應用在財務管理的瓶頸。區塊鏈技術在應用于各個場景過程中時,總會產生大量不必要的計算,這會影響財務效率,因此在此基礎上就要引入精準定位、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新技術,結合神經網絡、可視化編程等算法,降低計算量,減少查找的時間,提高其時效性,減少區塊鏈上各個節點的不必要傳輸。
針對區塊鏈前提投入成本較高的現象,應該利用現有大型智慧企業和網絡平臺的技術,比如和IBM以及阿里巴巴這樣的大企業合作,充分發揮平臺的優勢,逐漸完善技術,可以從電商領域逐漸先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電商平臺的區塊鏈財務管理。
同時推動財務管理數字化和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在區塊鏈應用于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另一個問題,即區塊鏈技術依托于網絡傳播,如果網絡出現問題,財務信息的傳輸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在系統開發時要注重避免突然發生網絡風險導致財務信息丟失的現象。
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動數字貨幣的建設工作,企業之間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數字貨幣交易,方便監管,強化財務管理的過程,避免因為財產轉移等行為帶來的損失。同時還可以發展區塊鏈電子發票等應用場景,利用數字化技術避免稅收的流失。企業還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在集團企業內部,或者行業之間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推動財務業務一體化的發展,提高財務信息的利用水平。因此,要將區塊鏈節點和財務業務發生節點結合起來,只要符合合約規則,業務自動觸發,不需要財務人員上傳,實現數字化的管理。
大力發展數據庫技術,做好對共享分布式賬本的維護,合理設置智能合約技術限定交易規則和條件,提升財務報表的公信力。在企業財務應用中,既要保證企業財務數據的透明,又要確保企業經營商業信息的保密。這就需要在財務管理中加入私有鏈和聯盟鏈,采用先進的加密技術,驗證企業的身份,同時對企業進行信用管理。比如,針對商業財務數據的隱私性,建立公司的授權認證機制,查詢方和數據方對相互的信息都有一定的隱私,沒有任何一方歸集數據。
為了確保企業的財務安全,除了保障系統的完備性與安全性之外,還需要相關技術公司強化維護,避免任何財務風險的發生。通過技術背書構建財務管理的可信任體系,賦予財務管理以活力,做好系統維護和升級,提高實效性和存儲安全水平,打破原有模式。要加強人員的培訓,改變過去對區塊鏈技術僅僅是一種記賬工具的認識,全面構建一個全流程的控制系統,并且和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對財務管理的全面控制。
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財務管理,能夠大幅提高傳統財務管理的效率,減少人力審計成本的消耗,縮短財務管理的周期,防范人文和財務系統復雜造成的風險顛覆傳統財務管理的模式,實現深度變革。但是在目前的應用中,仍然在探索階段,還需要不斷創新技術,在多個應用場景中進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