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燁
詞匯是構成語言最基本的要素,是一切語言活動的基礎,是學生學習語言技能的前提。詞匯教學在整個語言教學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人教版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是圍繞著某一話題展開的,如果能基于閱讀文本的主題將本單元的重點詞匯、短語、句型以故事的形式重新編排,同時設計不同形式的詞匯活動,那么詞匯教學就會更加生動、高效。
反觀當下的詞匯教學,許多教師仍然采用“領讀—跟讀—講解—操練—背誦—聽寫”這種機械、單一的模式,以教師詳細講解每一個單詞、學生被動抄筆記的“填鴨式”教學為主,導致學生不僅難以對新學詞匯留下深刻印象,還很難抓住重點詞匯,缺乏記憶目標,體驗不到語言學習的樂趣。這種現象的產生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解釋:(1)對詞匯習得認知心理過程的認識還不夠充分;(2)缺乏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和手段(戴煒棟、任慶梅2005)。
有些教師喜歡在閱讀課之前按照詞匯表的順序集中教學所有生詞,要求學生課前背誦單詞。這樣做,在進入閱讀課時,就可以掃清詞匯障礙,直接處理文本內容。還有些教師習慣在詞匯教學過程中照搬詞典詞條,孤立地對生詞進行分析、講解。這種脫離文本語境的詞匯處理方式容易給學生造成記憶負擔,導致他們很難建立起英語詞匯和概念之間的直接聯系(陳則航、王薔2010)。
在日常的詞匯教學中,目標詞匯和總結練習環節設計的內容往往是不相匹配的,比如要填寫的詞匯并非課堂中的目標詞匯;或者在學生初步感知詞匯時就讓其運用目標詞匯進行難度較大的寫作任務。實際上,課堂活動的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難易度必須有梯度,使他們能按“認知—識記—領會—應用”的規律掌握單詞,從而實現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詞匯教學中,以文本主題為線索、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對零散的詞匯進行串講,讓學生深度掌握詞匯并學會使用,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而且是教師教學的重點。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閱讀文本的處理一般分兩個課時進行:第一課時以理解文本為主,掃清阻礙學生理解文本的詞匯,接觸其讀音、拼寫和語義;第二課時應在分析和解讀文本語言特點的基礎上,找到教材文本與課程標準要求的語言知識目標的最佳結合點,進而確定需要在語言知識課上重點突破的目標詞匯(呂萌2015)。一般情況下,接觸詞匯5—16 次才有可能掌握(Nation 1990),基于此,在第二課時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不斷對目標詞匯進行操練,提高課堂教學中目標詞匯的復現率,幫助其在語境和意義中不斷深化理解目標詞匯。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是以話題為中心編寫的,教師可以利用單元話題,讓學生在感知、探究、整理話題語言的過程中掌握語言(賴朝暉、劉曉燕,等2004)。教師可以整堂課圍繞一個與閱讀文本主題相似的話題,設計不同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從大量的語言輸入中汲取詞匯知識并綜合運用,在活動中體驗語言的魅力,逐步實現語言的內化和整合,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師設計并開展了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5 Canada 文本主題的第二課時詞匯教學(教學時長40 分鐘)。該文本的中心話題是“加拿大之旅”。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時,通過第一課時的閱讀,學生了解了加拿大的概況、面積、城市、環境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將零碎的詞匯整合成一個旅游主題,引導學生圍繞旅游主題拓展相關詞匯,并通過設計不同的活動,對目標詞匯進行鞏固和運用,最終運用所學詞匯完成有效的輸出。
本堂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創設與文本主題相關的語境,幫助學生體驗并理解目標詞匯的語義、用法、形態等,并學會運用所學詞匯描述旅行經歷。
由于詞匯在頭腦中并不是以詞典的方式存儲的,而是以網狀形式存儲的,因而學習者需要通過任務、運用策略來構建關聯網絡,從而組織心理詞庫,而且這種網絡越多越好(Thornbury 2011)。
教師在教學中以“before traveling—Vancouver—The Great Lakes and Toronto—before leaving”為旅行路線,和學生分享了自己去加拿大的一次旅行,創設了5 個活動,并貫穿于4 個場景中。在對詞匯進行講解、運用和拓展時,依舊緊密圍繞“‘我’在加拿大旅行”這個主題,讓學生在一個完整、統一的語境中學習詞匯,在真實的語境中注意、加工、記憶和提取單詞信息,從而建構語義網絡,生成詞匯深度知識。
根據教材設置和單元學習內容安排,對這一堂課將要學習的詞匯進行了梳理,確定了以下目標詞匯:(1)與主題相關的需識記領會的詞匯和短語,如schedule、pack up、baggage、credit card、first aid kit、passport、totem、harbor、lion dance in Chinatown、carnival、beaver、maple、within、continent、border;(2)描述事物或事件發展的詞匯和短語,如abroad、aboard、settle down、sight、surround、consist of、measure。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教學目標和學生認知規律等因素,把第(2)類詞匯作為教學重點。
1.回歸語篇,復習與鞏固閱讀文本內容及相關目標詞匯
Step 1:Review
教師邀請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復述閱讀文本內容。隨后,展示其他學生的優秀作品。
【設計說明】此環節是對前一課時所學內容及課后作業的反饋。盡管學生在表述時會出現語法錯誤,但不影響對文本中相關的目標詞匯的淺層信息進行檢查和復習,能喚醒對目標詞匯的注意,并為后續教學任務搭建“腳手架”。
Step 2:Lead in
通過“‘五一’即將到來”的話題自然地過渡到traveling 這個主題上來,從而引出A journey to Canada 這一旅行路線,并直接向學生展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
【設計說明】在課前向學生闡明學習目標,是為了讓其更好地參與課堂,獲得一定的思維啟示,如觀察、對比、運用、討論等,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Step 3:A journey to Canada
A journey to Canada
Scene 1 Before traveling →Scene 2 Vancouver →
Scene 3 The Great Lakes&Toronto →Scene 4 Before leaving
教師創設了“我”去加拿大旅游的情境,并圍繞四個不同的場景展開。在對詞匯進行操練時,依舊緊密圍繞“‘我’在加拿大旅行”這個主題,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用。
Scene 1:Before traveling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詞匯go abroad、go aboard the plane、schedule、pack up、baggage、credit card、first aid kit、passport 等描述三幅圖中的信息,不僅讓學生了解了出國前應作哪些準備,并且巧妙地啟發他們發現abroad 和aboard 兩個詞的不同,掌握兩個詞的區別和用法。
Activity 1:It’s my first time to__________.(答案:go abroad)
Now it’s time to__________.(答案:go aboard(the plane))
【設計說明】此環節是為了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其發現abroad 和aboard兩個詞在詞形、詞義和用法上的區別。讓學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掌握兩個詞的用法,比直接講解更加生動、有趣、高效。
Scene 2:Vancouver
旅行正式開始了,在第二場景“溫哥華”中,教師讓學生觀看溫哥華的旅游宣傳視頻,并結合自主學習時積累的有關溫哥華的背景知識,找出具有溫哥華特色的事物:totem、harbor、lion dance in Chinatown、carnival、beaver、maple。為保證學生能提取到目標詞匯的信息,教師還備用了一些圖片,以激發詞匯信息。
在溫哥華之旅結束之際,教師用settle down 和與sight 有關的詞組編寫了三段短文,用來和學生分享離開溫哥華時的心情,激發其同理心,讓其掌握它們的用法。
Activity 2:
Vancouver is so attractive a city that I am too excited to settle down here.But after I settle down at the table in a coffee shop and settle down to thinking carefully,it is just a sweet dream staying in my heart forever.
(答案:settle down 定居,坐下,靜下心來)
I fall in love with Vancouver at first sight.I catch sight of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city.Especially,at the sight of lion dance in Chinatown,I am so proud of being a Chinese.
When I leave the harbor,I feel sorrowful that I lose sight of the beautiful scenery completely.It’s easy to focus on the regrets and to lose sight of small happiness in the journey.Anyway,out of sight,out of mind.
(答案:at first sight 初看、乍一看;catch sight of,at the sight of 看見;lose sight of 看不見、忽略、忽視;out of sight,out of mind 眼不見,心不念)
教師把settle down 放在語境中教學,不僅能讓學生置身于創設的情境中,而且能讓他們更好地理解settle down 的含義和用法,特別是注意到settle down to doing 的結構。此外,與sight 相關的詞組有很多,與其把它們羅列出來讓學生死記硬背,不如結合語境,通過類比對它們進行歸納整理。
【設計說明】通過“聽”視頻中對溫哥華的介紹,到“說”出溫哥華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是語言知識輸入到輸出的過程,也是圍繞文本主題進行延伸的一個部分。通過Activity 2,學生對settle down 和sight相關的詞組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利用語境對知識進行類比,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策略,培養了他們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增強了其自主學習的自信心。
Scene 3:The Great Lakes&Toronto
教師借助兩幅地圖和學生一起了解五大湖的背景知識。接著,激發學生對五大湖的興趣,利用activity 3 順勢對五大湖的地理概況進行深層次挖掘。
Activity 3:用下列詞的正確形式填空。
surround,consist of,measure,within,continent,border
The Great Lakes,________ Lakes Superior,Michigan,Huron,Erie,and Ontario,are located mainly in the upper mid-east________of North America,on the Canada—United States________.
The total volume is 5 439 cubic miles,which is________ at the low water datum.The total surface____________(measure)94 250 square miles.Lake Michigan is the largest lake that is entirely________one country.The ________ area is called the Great Lakes region.
(答案:consistingof,continent,border,measured,measures,within,surrounding)
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這一任務后,逐個分析選填該詞的理由,若有錯誤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可由教師進行進一步的講解和補充。比如,其中consisting of、measures 和surrounding 這三個空錯誤率比較高,于是教師通過思維導圖分析measure的詞性、用法;通過三個例句描述五大湖周邊著名旅游城市多倫多的景點來呈現surround 的衍生詞及用法,并創設情境,設置短文填空,再次復現surround 的相關知識點,實現讓學生掌握并運用的目標。
Activity 4:There are three campuses in UT,which ________ trees and wonderful buildings.Few vehicles in the ________ areas make it a good place away from noises.Do you long to study in such wonderful________?
(答案:are surrounded by/ with,surrounding,surroundings)
【設計說明】在五大湖這個場景中,將目標詞匯surround、consist of、measure、within、continent、border串聯起來,讓學生了解五大湖的地理環境;在多倫多的場景中,重現surround 的相關用法,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和用法,并激發去多倫多旅行的欲望,從而融入人文教育。
Scene 4:Before leaving
教師表示加拿大之旅就要結束了,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用一些詞匯描述關于這次旅行的感受及印象深刻的地方。
Activity 5:用這堂課中所學的核心詞匯描述此次旅行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和感受。
(參考答案:
·...impresses me most.I long to settle down in...,because...is surrounded by...
·...is worth visiting,which is attractive/impressive/fantastic/splendid/exhausted/comfortable,etc...
·...canbroadenmyhorizons/increasemyknowledge,ect.
·Ihave fun/admire wonderful sceneryin...,because I catch sight of...)
【設計說明】對于剛學過的詞匯,加深記憶最好的辦法是運用,學用結合是復習與鞏固所學知識的最佳途經(文秋芳2003)。此環節回歸主題,讓學生回顧對加拿大之旅的感受及印象深刻的地方。在體驗旅行美好的同時,復現了目標詞匯的用法,并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培養了合作意識,而且提升了對目標詞匯的綜合運用能力。
Step 4:Homework
運用所學目標詞匯,完成一次微寫作:寫一篇自己的旅行日志,詞數30—50。
【設計說明】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深化和補充。與課堂學習任務相關的作業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教師為學生創設的寫作主題緊扣這一堂課的主題,把學生的個人經歷與目標詞匯相結合,把課內語言學習與社會語言活動有機結合,體現了用語言做事的理念。
基于文本主題的第二課時詞匯教學打破了傳統詞匯課堂的枯燥、無趣、低效,以主題為引領,以活動為導向,有利于學生建立詞匯的語義網絡,恰當并且得體地使用詞匯,激發詞匯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實現詞匯知識的積累。
當然,在這一次嘗試之后,也應同時注意學生詞匯的習得過程和習得結果,不斷調整、優化詞匯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利用集體備課組的力量收集素材,通過對文本話題的延伸和拓展,更自然地將目標詞匯串聯在一起,讓學生在相同的話題中感知、理解、運用詞匯,培養自主學習詞匯的能力,從而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