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先
英語閱讀能力是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判斷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標志之一。閱讀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很多教師仍停留在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教學層面,采用“灌輸式”“填鴨式”教學,導致閱讀教學效率低。思維導圖具有簡單實用、可視性強、關聯度高、便于理解等優勢。利用思維導圖輔助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維導圖又稱腦圖、心智地圖、概念地圖、樹狀圖、樹枝圖或思維地圖,是英國著名學者博贊(Buzan)在19 世紀70 年代初發明的一種新型記筆記方法。它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由一個中央關鍵詞以輻射線形方式連接各級主題,以總分關系為框架,對紛繁復雜的事物進行歸類整理,使其清晰明了、簡單易懂。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白虹2018)。
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閱讀能力的提高能為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為今后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教育部2012)。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仍然堅持傳統的教學理念,注重知識點的講解,忽略學生能力的培養。很多教師仍然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講解生詞,翻譯課文,完成教材上的配套練習,背誦課文,課后做題。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厭倦情緒,無法提高閱讀能力。而且,學生缺少與同伴的交流和合作,不利于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出英語教學應同時關注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應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模式,拓寬教學渠道,提升學習效率(沈昌洪、王之江2005)。
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英語閱讀缺乏興趣,甚至有些學生對閱讀產生了厭惡及恐懼心理。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通過構建閱讀知識體系,完成文本信息和圖式認知的交互,在豐富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同時,激發其對英語文本的閱讀興趣,切實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激發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充分參與課堂閱讀活動,感悟知識,發現知識,發展技能,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增強學習動力。
目前正在修訂的《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課標組專家夏谷鳴在進行思維品質解讀的過程中指出:“學習活動中的思維訓練有觀察、比較、分析、推斷、歸納、概念建構、批判性與創新性思維。”閱讀課教學不只是讓學生查找信息,理解大意,還涉及對文本更深層次的分析、探究和評價。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建構思維導圖對文本進行分析與判斷,可促進其內化、運用語言知識,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基于語篇表層信息的分析和判斷任務,實現對文本的深入學習,促使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形成,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思維品質提升的目標。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教育終極目標之一,同樣也是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利用思維導圖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學習策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其對語言的運用和實踐。在初中英語閱讀學習活動中借助思維導圖可以助力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學生通過不斷閱讀、思考及整理閱讀信息所形成的思維導圖是自主搭建的新的知識結構語言支架,再利用這種語言支架對文本進行簡單的描述與闡釋,是以自主方式實現的語言輸出。另外,學生在讀后環節的語言輸出部分運用思維導圖再次挖掘文本所蘊含的豐富信息,領會文章的內在邏輯關系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能促進自身形成遷移創新能力。
思維導圖作為輔助英語教學活動的一種方式,要為教學活動的主題服務。在設計活動之前,教師首先要充分分析和深入解讀文本,全面了解語篇賦予語言學習的主題、情境和內容,判斷學生的難點,然后根據語言材料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確定在閱讀中什么環節使用思維導圖、如何使用思維導圖,以及使用思維導圖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下面,以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七年級(上)的兩篇閱讀文本的教學為例進行具體說明。
【課例一】Unit 6 Section B 2b Sports Star Eats Well閱讀教學
這篇文章是雜志社記者對體育明星的飲食習慣的采訪,以對話形式呈現。學生在完成對課文的初步理解后,通過完成思維導圖整理文章內容,使其內容具體化、結構化。在學生完成對文章的初步理解后,教師可以引導其完善思維導圖(見圖1)。
T: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complete the mind map.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words.They can help you.For example:like,don’t like,really like,healthy,not healthy.

圖1
【設計說明】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通常通過設置單詞填空檢測學生是否理解了文章內容。與傳統的單詞填空相比,思維導圖的方式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培養他們的思維品質。有的學生會在單詞旁邊配上相應的圖,讓思維導圖更加形象、生動,更容易被理解和記憶。思維導圖讓文章內容更有條理地呈現,一方面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有利于其整體感知文段;另一方面也鞏固了本課的重點目標語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優秀的作品,讓學生相互學習。
根據思維導圖(見圖2),教師可以設置形式多樣的任務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

圖2
活動一:根據思維導圖回答問題。
1.What does Cindy like for breakfast?What doesn’t she like?Why?
2.What does Cindy like for lunch?
3.What does Cindy like for dinner?What doesn’t she like?Why?
4.Do you think Cindy is healthy?Why?
S1:I think Cindy is healthy because she eats well.
S2:Cindy is healthy because she has good eating habits,and she often plays sports.
5.Do you want to be fat?Do you want to be healthy?How can we be healthy?
【設計說明】根據思維導圖,學生非常容易找到問題的答案,但他們需要自主組織語言進行回答,而不是直接機械地朗讀文本中的句子。這個過程是學生進行語言重組、思考和內化的過程。問題1、2、3 是基于文本的事實理解類問題。問題4、5 是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靈活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既關注語言能力,又關注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是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深化,符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要求。
活動二:改寫課文。根據思維導圖介紹辛蒂·史密斯(Cindy Smith)的飲食習慣。
【設計說明】這一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綜合運用目標語言(對于英語語言水平較低的學生,可以讓他們用第一人稱改寫),引導其在描述事實的基礎上適當加入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分層次布置任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選擇相應的任務,有利于其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課例二】Unit 7 Section B 2b Mr.Cool’s Clothes Store 的閱讀教學
Step 1:Pre-reading
Show the picture of the clothes store.Students answer some questions.
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2.Where are the clothes?
3.What’s the store’s name? How do you know the answer?(From the title.)
4.Is it news or an ad?
【設計說明】學生根據圖片和教師的問題預測文章內容。教師進行閱讀技巧點撥,指導學生利用標題獲取重要信息。
Step 2:While-reading
1.Read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設計說明】教師設計有效的問題檢測學生能否從閱讀材料中獲取文章關鍵信息。同時,教師進行閱讀技巧的點撥:學會抓關鍵詞。
2.How many parts can the ad be put into?
【設計說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合作互助,理解文章構架結構(見圖3),培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圖3

圖4

圖5
3.Read the body of the ad.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見圖4)
【設計說明】本環節引導學生細讀關鍵部分,獲取重要信息,培養其從語言材料中提取信息并進行整合、歸納的能力。
4.Read again.Complete the mind map(見圖5).
【設計說明】這一部分先由學生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分享。有了前面的分步、分層閱讀的鋪墊,大部分學生完成這一思維導圖已無障礙。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學生能非常清晰地理解文章的結構和內容。
5.What key sentences do you find in each part?
(1)Beginning:Come and buy...at our great sale.
We sell...at very good prices.
(2)Body:sth.is/are...
We have/sell sth.for...
You can buy sth.for...
(3)Ending:Come to...now!
Welcome to...
So we can change our mind map like this(見下頁圖6):

圖6
【設計說明】這一思維導圖是從文章結構到語言句型的轉換。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各部分可以用到的重點句型。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補充。這樣,能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更好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Step 3:Post-reading
1.Do you want to buy clothes at Mr.Cool’s Clothes Store?What do you want to buy?Why?
【設計說明】開放性問題的設計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審美、思考、判斷能力。
2.Retell the ad with the help of the mind map.
【設計說明】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不僅能清晰地知道文章的結構,而且使重點句型一目了然。通過復述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后續的寫作打下基礎。
3.Draw a mind map and write an ad for your own store.
【設計說明】學生可以通過模仿閱讀材料創造性地設計自己的店鋪廣告,學以致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獲。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配上圖片、符號等,讓自己的設計更具特色。
總之,把思維導圖運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將所獲得的信息結構化、圖像化、清晰化、具體化,從而提高了他們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其從整體上認識和把握整篇文章。同時,思維導圖還能調動學生存儲在大腦中的英語知識,激活他們的思維,使其對知識進行更多的自我思考,激發并維持學習興趣,從枯燥乏味的題海中解放出來。基于思維導圖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還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特長和展現其個性,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促進其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培養其思維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真正實現可持續性學習、終身學習和學會學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