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鳳英
目前,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正處于一個從外延不斷向內涵深化的階段。《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階段的英語寫作教學應秉承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盡最大可能地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強化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和發展。另外,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情感等還處于萌芽狀態,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寫作教學時,要一步一個腳印,進行階梯性訓練,并做好引導工作,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而提高和發展他們的英語寫作能力。
《課程標準》中的寫作技能目標是根據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所掌握的單詞量及運用于寫作的情況擬定的,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具體來說,一級寫作技能目標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字母及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句子,二級寫作技能目標要求學生能夠正確地書寫和使用掌握的單詞和語句,同時對詞匯量進行進一步的拓展,掌握自主學習的基本方法。簡單來說,一級寫作技能目標要求學生打牢英語基礎,二級寫作技能目標要求學生進行模仿及自主學習。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時,只有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才能取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日常英語寫作訓練中,教師往往讓學生翻譯句子及背誦范文,訓練內容缺乏針對性,訓練形式也非常單一,訓練效果不盡如人意。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興趣越來越低,思維能力得不到培養,反而陷入死記硬背的惡性循環中,寫作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與發展(黃曉敏 2019)。
為了很好地體現學生的寫作過程及其英語寫作的真實性,教師習慣性地將寫作過程局限在課內,僅通過課內寫作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忽視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的思維不能得到有效的拓展,寫作水平得不到進一步提高,也降低了課外閱讀的利用率。
寫作是一個創作的過程,需要學生發揮想象力及創造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為學生提供寫作模板或范文,要求他們按照一定模式進行寫作,導致他們發揮想象力及創造力的空間較小,相關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寫作水平無法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積累詞匯是英語寫作的基礎。小學階段學生的詞匯積累少,對此,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適當拓展相關主題的詞匯表達,從而為其英語寫作打下基礎。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寫作指導課時,本單元Story time板塊的內容是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圍繞“春節”這一主題,呈現香港女孩安娜(Anna)一家春節的活動計劃,展現一些相關的節日習俗。教師可以深度開發并適當拓展教材內容,引導學生積累相關主題詞匯。比如,在講到“Then,in the evening,we’re going to make some cakes and tangyuan.”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拓展其他關于食物的單詞;在講到“On Chinese New Year’s Eve,we’re...with my grandparents,my aunt and uncle and my cousin.”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拓展其他關于家庭成員、除夕夜習俗的內容。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深度開發,可以將學生的所學知識與已有知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豐富他們的英語表達。此外,教師還可以拓展《跟上兔子》中的Happy Halloween,Chinese New Year兩個繪本,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詞匯積累,從而讓其寫作內容更豐富。
古語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利用空閑時間閱讀一些課外英語材料,如《時代英語報》等,或者欣賞一些英語原音電影,以鍛煉其英語聽力及英語語感,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在生活中學習英語。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隨時摘抄優美的英語詞句,并能聯系生活進行記憶,從而為以后的英語寫作積累素材。
因為小學譯林版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篇幅都非常有限,所以它對語言運用場景的呈現不完整,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能對文本內容進行豐富和擴充,擴大學生對單一句式的運用場景,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進而提升其寫作水平。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Unit 3 My day時,教師可以結合前面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和Unit 2 After school兩個單元的內容,豐富文本內容,即:Tuesday is the colorful day.I have four lessons in the morning.I like English very much.Because it is fun.I have two lessons in the afternoon.I usually play ball games with my classmates after school.I am very happy.Spots can keep me strong.這個段落里插入了colorful,play ball games with...等單詞及詞組,豐富了學生的詞匯積累。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借鑒以上文本描寫自己某天的生活軌跡,這樣既可以建立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實現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在英語寫作中,比較關鍵的素質是“想象力”,那么,什么樣的想象才是合理的想象呢?在寫作中,不管學生的想象是現實的還是虛幻的、創新的,只要它符合事情發展的客觀規律,就都是合理的。因此,教師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其提供想象和表達的機會,這樣他們的英語作文才能具有獨特性,才能越寫越好。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時,本堂寫作課的主題是: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復述文本對話,以強化他們對于中心句的英語表達。然后讓學生聯系現實生活,充分發揮想象力,給出具體原因及操作策略,并靈活運用中心句進行表達。教師還可以將句型變換成What makes/make...happy?What can we do...?讓學生自定義一個場景,并在小組內交流,這也能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從而為其后續寫作輸出奠定基礎。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是服務于生活。英語寫作亦然。只有讓學生寫生活中的人、事、物,才能使他們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才能消除他們對英語寫作的抵觸與畏難心理,激發他們對英語寫作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素養。因此,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布置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聯的寫作任務,不斷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與寫作素養。
例如,在教學了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小動物,并讓他們用英語做好小動物的成長筆記。又如,在教學了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文寫一篇關于自己幫助父母的小故事。再如,在教學了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Unit 5 Signs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一些標識,并用英語記錄與這些標識有關的小故事。這樣,聯系生活進行寫作的過程,就是學生用英語描述和展現自己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過程,有助于鍛煉他們的創新性思維,提高其英語素養。實踐還證明,這種基于教材內容的英語小練筆,能極大地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其不斷在生活中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培養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課程標準》強調,教師除了合理利用教科書進行教學外,還要能夠整合其他學科資源,從而實現各個學科相互聯系,共同發展。由此可見,教材知識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內容,教學內容應是開放的、發展的,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轉變教學思路,整合各學科資源,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注入更多情感、科學等因子。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Unit 5 Signs時,教師可以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常見標識,并結合思政課程資源,在培養學生辨識相關標識能力的同時,使其認識到標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讓學生寫一篇對某個標識含義和作用認識的英語短文,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社會公德心。又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時,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環境保護的知識,引導學生思考“How to protect the earth?”在教授學生“We use water to clean things.”“We use plastic make bags and bottles.”“We use wood make tables,chairs and other things.”“We should use paper bags and glass bottles.”所包含的“We use...”句型的同時,對其進行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使其寫作內容中表現出更高的價值追求,不斷提升其英語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并充分挖掘其寫作潛能,從而不斷提升其英語寫作水平,培養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