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帆 楊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外產品銷往中國市場。人們可以通過專柜、品牌官方網站或者國外代購等方式購買。為了更好地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和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各大品牌公司對于產品說明書的撰寫及翻譯力求做到完美。嬰幼兒奶粉的說明書不同于其他日用品或電子產品的說明書,它在保證其產品配方及使用方法的可讀性的基礎上,還要做到內容簡潔、形式明了,讓人們在選擇此產品時安心。但是,市面上許多進口奶粉說明書存在內容生硬、操作指示不明、奶粉配方介紹模糊等問題。寶寶的健康決定著一個家庭甚至是整個民族的未來,對進口奶粉說明書的翻譯進行研究,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選擇適合的奶粉。經查閱,翻譯界對于其他產品說明書的翻譯研究頗多,特別是護膚品和電子產品,但對于進口奶粉說明書的翻譯研究卻寥寥無幾。業界有學者(曹珂、章華霞2017)從目的論的視角出發,研究過進口奶粉說明書的翻譯技巧。本文則以奈達(Nida)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為指導,以a2奶粉說明書的翻譯為例,探討功能對等翻譯理論是否適用于奶粉說明書的翻譯。
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基礎是動態對等,而動態對等來自奈達1969年所著《翻譯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所提倡的“對等效應”原則。動態對等包含四個方面:詞匯對等、句法對等、篇章對等、文體對等。動態對等理論的核心是讓目標語讀者對譯文的反應與源語言讀者對原文的反應基本一致。奈達在1986年所著的《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中,首次提出“功能對等”理論。但實際上,他認為“功能對等”與之前的“動態對等”并沒有實質的差別。而在《語言與文化——翻譯中的語言》中,他認為:“‘動態對等’過分強調源語言和目標語的對應,會讓譯者忽略文體和形式上的對等,會讓人覺得在翻譯中,‘文本意義的對等’和‘文體形式的對等’是兩個格格不入的觀點。”為了消除人們的誤解與困惑,他提出了“功能對等”理論。這個術語里的“功能”一詞重點突出了翻譯的實際交際功能,因此“功能對等”更能準確地表達奈達所提出的對等思想(梁戈、先蕾,等2016)。
奈達(2001)的動態對等就是譯文讀者對譯文所作出的反應與原文讀者所作出的反應基本一致。簡言之,就是“最切近的自然對等”。在譯界,對這種觀點的理解有很大的爭議,人們認為好的譯文一定是達到了動態對等,而忽略了其功能性。為了消除這種誤解和爭議,同時也為了強調“功能”這個概念,1993年奈達用“功能對等”代替了“動態對等”。綜觀奈達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發展,其核心是:譯文措辭通順自然,內容達意傳神,讀者反應相似(譚載喜2004)。葉子南(2013)重釋道,功能對等是奈達理論框架的核心,功能對等主要是讓譯文和原文在語言功能上實現對等,而不是實現語言形式上的對應。
綜上所述,對奈達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理解尤為重要,其核心可總結為三點:第一,內容上的對等比形式上的對等更為重要;第二,在目標語與源語言保持內容對等的基礎上,目標語要做到自然流暢;第三,功能對等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源語言讀者對于源語言和目標語讀者對于譯入語的反應相似,即實現交際功能的對等。第一、二點的實現并不難,但要做到第三點,需要我們充分了解目標語讀者的文化背景。所以,如何將奈達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精髓運用于奶粉說明書的翻譯,或者說這種理論是否適用于奶粉說明書的翻譯是本文接下來要探討的內容。
A2有限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分布在澳大利亞、新西蘭、中國和英國,同時也在積極拓展北美及亞洲市場。a2品牌牛奶于2003年上市,產品銷量顯著且持續增長,目前已成為澳洲高端乳品品牌。對于銷量領先的進口奶粉而言,其產品說明書的翻譯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將舉例說明。
例1:a2
就其產品品名來看,“a2”這個名稱源于其奶粉配方里研制出的一種A2β-酪蛋白,這種蛋白質比傳統奶粉里的A1β-酪蛋白更接近天然母乳里的蛋白質。或許正是為了突出其奶粉成分里的這種優勢,公司直接將奶粉命名為“a2”。“a2”一詞簡單好記,被漢譯后為“至初”。這一譯名看似與原名“a2”中所要強調的A2β-酪蛋白風馬牛不相及,但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至初”即“回到最初”,也暗含了它是A2蛋白質最初的倡導者呢?但這種分析的確顯得很牽強,因為譯者將a2品牌的品名譯為“至初”的時候并沒達到功能上的對等。當然,其在消費者中產生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國,“a2”的辨識度和影響力遠大于“至初”,這一譯法沒有實現交際功能的對等。打開“至初”的中國官網與“a2”的澳洲官網便可以發現,中國官網比澳洲官網多出了四個字“感受不同”。這是中國版a2的廣告語,緊跟在品牌名之后,彌補譯名沒有實現功能對等的缺憾,提醒廣大消費者感受“至初”奶粉里與其他奶粉里不同的A2蛋白質。
例2:Infant and toddler milks made with pure and natural a2 Milk.
這句話在中國官網的譯文是“來自特別甄選的奶牛,助力寶寶健康成長,值得您信賴的A2蛋白質的先行者”。譯文明顯增譯了很多內容,為了達到交際對等和廣告效應,在翻譯上完全沒有實現詞匯、句法的對等。在“感受不同”這一廣告語的基礎上,再一次強調“至初”奶粉是A2蛋白質的先行者。在翻譯時,為了實現交際功能的對等,讓消費者了解“至初”奶粉里珍貴的A2蛋白質,采用增譯的方式不斷進行強調。另外,從選詞上來看,“甄選”“助力”“信賴”等詞都很精練,“Infant and toddler”也直接譯為“寶寶”。這些詞對于目標語讀者而言更具親和力,也更符合廣告宣傳用語的習慣,能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
例3:Important notice:Breast milk is best for babies.Before you decide to use this product,consult your doctor or health worker for advice.
這句話摘自澳洲版a2奶粉2段的包裝說明書上,在“至初”奶粉的包裝說明書上翻譯為:“重要信息: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品,在使用本產品前,請咨詢醫生和其他衛生保健人員的意見。6個月以上嬰兒食用本產品時,須配合添加輔助食品。”“至初”奶粉的包裝說明書上的小標題信息都是中英文對照的,但實際意義并不大,反而讓翻譯顯得有些死板,因為保留了important的詞義“重要的”,為了讓詞組搭配恰當,將notice譯為“信息”,沒有實現詞匯的對等。并且這句話的交際功能是起提示作用,notice的詞義也更傾向于“留心、注意”而非“信息”。所以,此處譯為“請注意”更能實現交際功能的對等。小標題保留雙語對照的形式讓翻譯有了局限性,小標題后的內容則是單語形式,在翻譯的基礎上可以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從而實現交際功能的對等,如增加“6個月以上嬰兒食用本產品時,須配合添加輔助食品”這一句是澳洲a2版本不存在的,但又有必要提醒家長6月齡以上的寶寶需添加輔食。
例4:containsmilk,soy and fish
這句話在澳洲版本a2奶粉的包裝說明書上是附在“ingredients”后的,僅用加粗的字體加以提示,但在中國版“至初”奶粉的包裝說明書上則是“Allergy caution/過敏提示:本產品含有大豆制品、魚制品、乳及乳制品”。可以看出,這句話的翻譯是很用心的,為了符合目標語讀者,即中國消費者的語言習慣,特別增加了小標題“Allergy caution/過敏提示”,如果像原包裝說明書一樣直接將這句話附在“配料”之后,則不能達到很好的提醒效果。并且譯文還增譯了主語“本產品”,將milk譯為“乳及乳制品”,調整了語序,也更符合中國讀者的語言習慣。這句話的翻譯充分考慮了目標語讀者的接受度,反映了奈達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精髓。
例5:營養成分說明表的區別
為了能結合寶寶身體的實際情況給予其最合適的喂養,人們最關心的便是奶粉的營養成分。澳洲版a2的營養成分表比中國版“至初”奶粉的營養成分表更詳細。但從“蛋白質”一項來看,澳洲版a2的說明書上Protein(蛋白質)下,詳細介紹了四種,分別是Whey protein 50%(乳清蛋白50%),Casein protein 50%(酪蛋白50%),A2 beta-casein(A2β-酪蛋白),A1 beta-casein(A1β-酪蛋白)。而在“至初”奶粉的營養成分表里,“蛋白質”一項沒有詳細說明。“脂肪”一項也是如此。但“至初”奶粉的營養成分表里卻多出了一組數據,即以下各種營養成分在每100kJ中含有的能量。可是作為家長,他們更關心的是營養成分的內容還是其能量的多少呢?并且“至初”奶粉的各項營養成分也采用中英對照的格式,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這種意義并不大,不如像澳洲版a2奶粉一樣,利用外包裝上有限的空間詳盡地介紹產品的各項營養成分。所以,從奈達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來看,這是完全沒有實現交際功能的對等的。
a2奶粉作為銷量和口碑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的進口奶粉,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其說明書翻譯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品名的翻譯識別度不高;為了追求格式上小標題的中英對照,不能實現翻譯中的詞匯、交際功能的對等;為了精簡,在營養成分表里大量漏譯,不能將產品的全部營養成分詳細地表現出來等。當然,這些問題不僅僅存在于a2奶粉說明書的翻譯中。在澳洲原版a2的說明書中,還有三大板塊的內容是“至初”奶粉說明書中完全沒有的,分別是Directions for Use(使用說明),其中包括7步操作指示;Also available(系列產品),分別介紹了同款a2奶粉其他段數的適用年齡;Feeding Guide(喂養指南),包括cup feeding guidelines(喂養杯說明)和dental hygiene(口腔衛生)。所以,對于進口奶粉說明書的翻譯,在保證其內容的可讀性和版面簡潔的基礎上,一些重要的信息需保留,如Directions for Use(使用說明)。如果消費者連使用說明都不能從說明書上了解到,那說明書的意義便無從談起。另外,人們不能一味地追求格式上的簡潔或者小標題中英對照的格式而進行硬譯,這會讓翻譯晦澀生硬,不符合目標語讀者的語言習慣。相反,我們應該適當進行增譯,變換語序等,讓譯文更流暢自然,達到交際功能的對等,真正實現產品生產者與奶粉消費者之間的交流。
通過實例可以發現,奈達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適用于分析進口奶粉說明書的翻譯問題。功能對能翻譯理論的核心是譯文內容通順自然,能抓住原文精髓,讓目標語讀者與原文讀者閱讀后反應相似。即實現一種動態對等,盡量滿足詞匯、句法、篇章、文體的對等,但最終目的是實現交際功能的對等。在進口奶粉說明書的翻譯中,為了讓中國消費者對產品能和奶粉原產國消費者對產品的了解程度一致,就要實現交際功能的對等。那么,我們要適當地增譯/減譯,調整語序,杜絕死譯和重要信息的漏譯。另外,奶粉說明書的翻譯要以可讀性和功能性為主,讓消費者更好地了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