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10 月25 日,非洲水資源保護和糧食安全高端論壇暨法語區域與國別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河海大學舉行。河海大學副校長徐衛亞,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非洲問題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南京大學劉成富教授,武漢大學及非洲研究中心相關負責同志等出席開幕會。會上,徐衛亞副校長和劉成富教授共同為“河海大學法國與非洲法語區國家研究中心”揭牌。
開幕會上,徐衛亞副校長代表學校致歡迎詞,并向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河海大學自20 世紀60 年代起與非洲地區國家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近年來,在“中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下,學校積極與海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國際合作研究中心,深入開展學術交流與科技合作。2020 年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河海里爾學院更是河海大學面向法語區國家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的重要實踐。未來,河海大學將一如既往地利用學科優勢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服務不斷發展的中非合作關系。
劉成富教授在發言中指出,非洲經濟增長進程中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與水資源缺乏之間的矛盾將成為非洲目前和未來數十年面臨的巨大挑戰。非洲多國自2019 年以來,特別是疫情之后,糧食安全形勢出現惡化趨勢。中國也正和非洲多國開展更緊密合作,幫助非洲國家開展水資源利用與保護,提高應對糧食危機的能力。他希望借助區域與國別研究中心的成立,河海大學將教學、科研、人才培養與國家發展戰略結合起來,為中非合作、中非命運共同體貢獻才智。
研討會上,前中國駐盧旺達、摩洛哥大使孫樹忠教授,中國非洲史學會會長、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李安山教授分別做主旨發言,與會專家學者分別以“非洲水資源利用、保護,非洲水域合作與競爭”“非洲糧食安全與對非國際發展合作”和“法語區域與國別研究”為主題依次進行大會發言。
河海大學法國與非洲法語區國家研究中心將發揮智庫功能,開展有語言文化特色的非洲研究,形成卓有成效、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為河海大學國際化發展和“雙一流”建設貢獻力量。
研討會由河海大學、中國非洲問題研究會主辦,河海大學社科處、外國語學院、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和江蘇長江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研究基地承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華社、北京大學等智庫與兄弟院校的代表以及河海大學社科處、國際合作處負責人、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師生代表通過線上、線下同步參加了會議。